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2016-09-30 08:34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情语文教学目标

张超伟

[摘 要]不少教师习惯性地深入全面地解读教材,并“强加”于学生,极少顾及学生最近发展区、最需发展区,以至于学生在课堂上“水土不服”。这种现象,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都存在,可以说已成痼疾。在语文教学中要“接地气”,就要基于学情,巧妙地重组、优化教学内容,设置指向明晰的目标;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做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情 目标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27

“接地气”是当下社会流行语之一,其本义是“接土地之气”。《周礼·考工记序》中说:“橘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接地气”就是接地中之气,或者说要适应特定的地域环境。引申来说,在自然界,只有地气和天气上下相接,才有春暖花开,才会出现生机蓬勃的状态。各行各业常用“接地气”来说明顺应大众的方式办事,才容易被接受,才能稳步地推进工作,才能达成预期的目的。

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环节的推进等都应该既接课程目标之“天气”,又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规律之“地气”。只有如此遵循自然之道,做到走进课堂不居高临下,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才能享受语文课堂的情趣。

一、视角新颖,拾级引领,接地气

阅读教学依循“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拓展延伸”的思路由来已久,每一篇课文都这么教,对学生而言,早已审美疲劳,学习起来就比较乏味。如果能基于学情,巧妙地重组、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比较新鲜的话题,学生会乐此不疲的。

《鱼游到了纸上》一文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意思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时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要求学生读文中七个带“游”字的句子,再把这七个句子都串联起来品味理解。

师:(读课文相关语句)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在教师不同语境的引读下,学生依次读出了如下七个带“游”的句子)

生1:“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生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生3:“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

师:说得是呀!所以,真正吸引你过去的,真正让你迫不及待想看个究竟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

生:(齐答)“游”字!

师:对!“游”字。这个“游”字,是对青年画鱼的惊叹!读着这个“游”字,我们仿佛听到了这样的赞叹——

生1:画得太棒了!

生2:真是画得栩栩如生啊!

生3:他把金鱼画得跟活的一样!

……

师:是的,这一声声的赞叹,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课件呈现:“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王老师选取突破重点的方式非常新颖:教师引读文中的相关句子,学生紧跟着依次接读七个带“游”字的句子。如此循序渐进、不着痕迹地师引生读,读得兴趣盎然。这种处理方式,指向明晰,且有趣、鲜活,学生易于接受。

二、目标明确,反“主”为“客”,接地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把教材选文内容转化为可教的教学内容,培养儿童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话题。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有读写结合的意识,如 “学了课文,你一定有话要要对某某说,请写下来”“你想对某某说什么呢?请写下来”诸如此类的要求。殊不知,如此泛化、虚化的语言实践要求,学生往往也是空喊口号、说些大话套话。与其“高大上”地练,不如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指向明确的目标,从某一个点上挖掘素材,巧妙地转换视角,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少年闰土》一文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历来备受称道。每每教及此文,多数教师都要让学生仿写一番。尽管一再强调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学生依然难有情趣,难以写出精彩的外貌。一位教师把着力点稍作改变,效果却不一般。

师:“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着这些语句,一个热爱劳动、活泼健康的农村孩子形象就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初次见面时,“我”这个大少爷眼中少年闰土的模样。然而,在少年闰土眼中,“我”这个大少爷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想象一下,用笔描绘下来。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变动,却激荡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描写的欲望。这样巧妙的设计,颇具探究意味,思维含量高。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落笔写作,忙得不亦乐乎。展示出来的大少爷形象就生动可爱,丰富多彩。这样,课文中的外貌描写就内化成了学生的语言,真正达到外貌描写的训练目的。同时,描写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可谓一石二鸟、妙不可言。

可见,语言实践本身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练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教者要优先考虑练习能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选用何种训练方法更贴近学生。否则,脱离“地气”,生拉硬扯,必然造成读写两层皮的窘境。

三、策略优化,动情体验,接地气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就古诗文而言,习惯上按“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诵诗句,悟诗情”的路子走,学生因为知识储备有限,情感体验不足,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不难发现,学生经过小学六年乃至义务教育九年的学习,对古诗文的品悟能力依然欠缺。笔者认为,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应该用中国式的读书法——吟诵来感悟体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学生兴味盎然。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千里莺啼绿映红,

(平仄平平入仄平)

水村山郭酒旗风。

(仄平平入仄平平)

南朝四百八十寺,

(平平仄入入入仄)

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仄平平平仄平)

教学时,笔者采用“读—诵—吟”三环节逐步推进:读准字音,平长仄短地诵,情真意切地吟咏。“平长仄短”(平声:大体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一、二声,应读长音;仄声: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三、四声,读起来相对短促;入声字也是仄声范围,读起来短促有力),“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这是诵读的要求。学生饶有兴致地跟着教师一起举起手来,一遍又一遍地比划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师:边诵读边闭目遐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千里莺啼——”这个“啼”字是平声,处在第四个字的位置,是中平,诵起来得特别长,让我觉得到处都能听到鸟儿在叫。

生2:“水村”的“村”是中平,让我想到了江南水乡歌,“江南什么多,水多……”

……

(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在后两行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此时,笔者一遍一遍地吟诵,让学生仔细听老师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很快——)

生:前两行比较平稳,后两行比较急促。

师:的确,前两行平声字居多,尤其是第三行连用五个仄声字,其中包含三个入声字连用,吟诵起来比较短促。(再读)

生:前两行与后两行吟诵起来的感情调子不一样。前两行很开心,后两行比较愤怒、悲伤、无奈。

……

就这样,没有过多的讲解分析,没有华丽的媒体辅助,就是从这些汉字的声音里,学生领略到了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感受到诗歌明丽风光背后作者对南朝的感叹。这样的形式,令学生分外动情,很容易陶醉在古诗文的意境中。

四、张弛有度,氛围愉悦,接地气

心理学研究一再表明: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是有频度可循的。对小学生来说,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之后必须有3-5分钟的放松间歇,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将难以继续维持。这给我们的教学以启示: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疏密相间,不宜将内容安排过密、过频。

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的《祖父的园子》,教学环节疏密相间,步步深入,使学生“得言”“得法”之时,也能“得意”,让人意犹未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虞老师化繁为简,匠心独运地从十多件事中择取了“铲地”和“园子里植物的自由”为突破口,重点突出却不繁冗,其中不乏“放松神经”之处。记忆犹新的是虞老师打破沙锅问到底:他提出问题之后,孩子们思考几分钟;然后请学生接受老师的追问挑战,若是回答不上来可以选择投降。虞老师的问题犹如机关枪一样,一发接着一发。可学生们没有丝毫的害怕,反而乐此不疲。细读文本,为引导学生体验“浇菜”的快乐,虞老师让学生想想怎么浇,萧红浇菜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动作。学生便“放肆”地“玩”了起来,边扬起手来做洒水状边呼喊:噢,下雨了……惟妙惟肖地演绎着“萧红的快乐”。这是对前一段教学的放松,也是对学习内容的真切体验,为下一段集中精力学习作了准备。

虞老师在教学《金钱的魔力》一文也不乏类似的插曲。如,为了品悟到位托德的“鬼相”(文章抓住托德的笑容进行刻画),虞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了有关笑的成语,即各类笑之最,这样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放松作用。

当然,让语文教学接地气涉及的面很广,策略也很多。在教学中,如果多考虑“地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基础,那么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就不至于在实施中“水土不服”了。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学情语文教学目标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