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慢”孩子转变策略

2016-10-08 08:30王乐娟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漏洞智能家长

王乐娟

十个孩子九个磨,是当前中国青少年成长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孩子成长中致命的问题。而那些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学习慢、错误率高的学生往往就是班级里的学困生。有部分孩子进一年级就学习“慢”成为班上的差生,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加大学习量,课外辅导都不起作用,差生转变起来非常难。教师转差难,难在不了解学生,没有深入研究其成因,不能对症下药。经过一年的时间对这些学习“磨磨蹭蹭”的“慢”孩子的研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磨磨蹭蹭类型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改进措施呢?

一、无时间观念型

家人宠爱孩子,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孩子无时间观念,磨磨蹭蹭,无所畏惧。教师喊破嗓子,学生我行我素,表面上学生反应慢,教师会误以为孩子笨,让他完成学习任务耽误时间,自然就减少提问次数。教师要用心观察刚入学的儿童,研究儿童发展的特点。这种孩子一开始就得与家长沟通联手坚持不懈地增加孩子的时间观念。

二、力不从心型

身体机能不良造成的磨蹭,属于力不从心型。早晨孩子懒被窝、不爱起床、手脚冰凉、说话懒语、瘦弱、精力不足。还有其他疾病亚健康的孩子,都会导致磨蹭,动作自然快不起来。如果教师逼着这种孩子快,会适得其反,增加学生压力。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联系家长改善孩子的身体机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多带领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三、意志薄弱型

孩子往往缺乏毅力,不愿意坚持,难一点就退缩,累一点就开始求助,苦一点就开始埋怨。这些都让孩子无法克服自身的弱点,从心里想放弃,也就允许自己拖拉磨蹭了。对于这类孩子,从训练意志力、自觉性入手。孩子自觉性高了,意志力强了,做起事来也就不怕苦、不怕累,就会努力完成,也就不拖拉磨蹭了。

四、动机欠缺型

孩子的磨蹭往往是他的内在需求与他现在需要去从事的活动不相吻合。例如,学生希望得到礼物而没有得到,想玩却不能玩,肚子饿了吃不到饭等,都会使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就会变成孩子磨蹭的原因,成为孩子不完成眼前任务的理由。对于这类孩子,如果父母以及教师能够察言观色,知道孩子想做什么事,你如果满足他,他就会高高兴兴地做要他做的事了。

五、智力欠缺型

语言文字智能欠缺的学生会不善于表达和写作;数学逻辑智能欠缺的孩子归类、分析、整理能力弱;视觉空间智能欠缺的孩子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不敏感;身体运动智能欠缺的孩子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弹性、敏捷性及力量都差……这种类型的磨蹭纠正起来比较麻烦,第一步,父母及教师要能够通过细心地观察,发现孩子的磨蹭是由于哪一种智力欠缺引起的,是语言文字智能欠缺,还是数学逻辑智能欠缺,还是视觉空间智能欠缺,还是身体运动智能欠缺等。第二步,知道属于那种智能欠缺,就帮助孩子补上哪种智能。只要那种智能有所提高,孩子的磨蹭慢也就会有好转。

六、知识漏洞型

知识从低到高,互相关联横向和纵向互相交叉呈网状结构,而孩子在这个网里出现任何一点漏洞,就如同豆腐渣工程,早晚会出麻烦。孩子出现知识漏洞有各种原因,有时候孩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遗漏在哪里,父母就更难以了解。因此父母老师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看着孩子磨蹭,干着急没有办法。对于这类孩子,需要父母及教师耐心地寻找孩子的知识漏洞,只要找到漏洞,给孩子弥补上,孩子的行为也就会迅速、果断起来。

除了上述类型,还存在着集多种类型于一身的孩子。无论哪种类型的孩子都需要家校联合齐抓共管。单靠哪一方,都像瘸腿走路。榜样学生带动慢孩子,家校联手,磨磨蹭蹭的小学生会转变的。这就需要教师要经常邀请家长到班级听课,了解自己孩子磨蹭的原因。家长参与教学,积极配合班主任学习一些相关教育策略。让家长转变管教方法。教师与家长多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理解学生,对症下药,才会让这种孩子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转变。

(作者单位:吉林长白山管委会池北区红丰小学)

猜你喜欢
漏洞智能家长
漏洞在哪里
智能烹饪机
家长错了
侦探推理游戏(二)
超智能插秧机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漏洞在哪儿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视频、Office漏洞相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