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五心”教师 提高师德素养

2016-10-08 08:30刘林和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五心师德素养

刘林和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发展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那么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师德素养呢?

一、忠心

“热爱是最好的教师”。爱因斯坦的这句话道出了热爱(忠心)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教育家,都具有崇高的理想,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热爱,教师是道德准则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盛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我们只有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才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化作教育动力,积极投身到推进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吐丝的春蚕,流泪的红烛”,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相反,如果只是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就会出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情况,这同教师的职业操守是背道而驰的。同时,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

二、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非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缺乏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教师对学生高尚而纯洁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不但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学生身上,尊重、关心、帮助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还要掌握爱的艺术,懂得怎样去爱学生,教师的爱应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爱,要以一颗慈爱之心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师长、知己,成为他们的忘年交。当然,教师的爱不是溺爱、宠爱,而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寓于爱,爱寓于严,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把“严”与“爱”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严也要有策略,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这里的“严”也正是爱的体现。

三、苦心

教师是清苦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许多教师都是甘为人梯,耕耘一生,清苦一生换得桃李满天下,正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里唱到的那样:长大后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泪滴。学习是无止境的,教师只有不断进取,积累知识,解决“杯水”与“桶水”的矛盾,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

四、诚心

有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以心交心,以心换心,以诚相待,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诚心,就是要求教师要坦诚、真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用诚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多与学生交流,多关心学生,总之,只要我们捧出一颗真心,学生总能感受到你的真诚。

五、耐心

教师要有耐心,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列为做教师的首要条件。因为学生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我们要允许学生有缺点,耐心的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用爱在师生之间搭起友谊的桥梁,把爱传递给学生。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实施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良好的道德素养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吉安县永和中学)

猜你喜欢
五心师德素养
亚洲“天坑”里的“五心”党支部
独“数”一帜,五心并至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新时代工会组织“五心”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致良知与师德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