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另类教师

2016-10-08 08:30陈立武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下课时另类本真

陈立武

我院前身是中专学校,每年都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去年评课总结时,我们一改领导唱“独角戏”的做法,选择部分授课、听课教师在大会上交流发言。前几位教师或对自己的公开课进行剖析,或对他人的课积极评价。对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大都列举出直观、生动形象、大容量、快节奏等优点,大加赞赏青年教师对多媒体的熟练运用。最后上台的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中文教师,他坦率声明:自己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且只从语文学科来谈。接着,他深情地谈出了几个回归:回归传统、回归书本、回归自我、回归本真。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他坦言不敢苟同,在发言中几乎予以否决。他从北大、清华的知名教授讲到通过“百家讲坛”走红的纪连海、易中天、于丹,言辞凿凿地论证了教师的功底和魅力在嘴上,在思想上。当然,提出了教师必须博览群书,有满腹的书卷经纶;同时要大胆实践,积极反思。会场鸦雀无声,待他讲完,掌声骤起,持久热烈。

作为管理者,我认真听了他的“另类”发言,感到其见解显然有些过激和有失偏颇之处。但我欣赏他特立独行、敢说敢为的性格,也感觉到他对此作了冷静而深刻的思考,不由自主地给予了掌声。会后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多媒体教学那么多显而易见的优点,这位教师却唱起了反调,且赢得了广大教师的赞同和响应?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师的必备能力,我们一直积极倡导,认真培训,教师公开课都必须使用。然而,统一要求的背后,确实有些不和谐、不适应,学生在热闹中可能并没有多大收益。课堂是动态多变,自然生成的,多媒体的系统预设,缺乏灵活。平时教学我们并没有强制使用,既然常态教学不用,公开课为何一定要用?对学生而言,这样做无疑是在表演、作秀。

一名老教师不会悖论到无端否认多媒体。他反对的是有害的形式主义教学,鄙夷的是丢弃核心活力的人的因素和生吞活剥的低级应用,思考的是如何还原教学的本真,让课堂真正展示出教师的魅力和风采。

作为分管教学的领导,我们需正本清源,搞清楚教师“吃饭”的根本手段在哪里。学校经过研究,废止了公开课对多媒体的统一要求。这无疑是对这位老师的肯定、认同。

学校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在一次教师教学情况反馈会上,班级学生几乎异口同声指责某老师,说她过于严厉,经常批评学生,不打预备铃就开始上课,下课了还经常拖堂学生也不能如厕,让我们批评处理该教师。

有趣的是,别的教师不打上课铃不会进入教室,下课铃一响便迅速离开,不愿多留。还有如此教师?我脑中浮现出那位戴深度眼镜的教师形象,她平时就喜欢较真,有时似乎不合时宜。但我想,这样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自我追求完美的教师一定要宽容对待。要理解她的用心,保护她的自尊,维护她的声誉。当然,也需要矫正不当,改变形象。

一天预备铃声一响,我径直走进她的课堂。这位教师课上得确实很好,备课充分,讲解清楚,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学生训练也安排得井井有条,不时巡视走动,提问开小差的学生,回答不好还不让马上入座。下课铃响了,她依旧不急不忙继续未完成的教学,迟迟不结束。等到她宣布下课时,我有意第一个冲出教室。

课后,我和她进行了交流。对她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表达了我的欣赏和赞同。希望她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把握分寸,多给学生应有的宽容,避免激起不满。最后我委婉地对她表示抱歉,说我早上水喝多了,下课时憋不住。她被我说了个满脸通红……一段时间后,这位教师面貌全改。询问学生,大家异口同声,再无不满。

学校中总是有这样的另类老师:他们或率意直为,敢说敢当,甚至爱挑刺,唱反调;或新潮入时,强调解放,甚至荒诞反叛;或认真呆板,不善变通,显得格格不入。但只要主流积极,本质不坏,确保教学,我们都应理解宽容,予以善待。如此,才算是尊重个性,体现民主,彰显人文关怀。学校管理,也在大家的心情舒畅、求同存异中实现文化多元、和谐民主。

(作者单位:安徽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下课时另类本真
一去不复返
“另类四不像”登场
本真
粽子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小胖子
缩写
干吗回头
另类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