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观察

2016-10-09 21:27钟达宏刘子胥石琼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

钟达宏 刘子胥 石琼梅

[摘要]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给予缬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和糖尿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治疗后3组患者的SBP、DBP、FBG、2hPBG、FINS、HbA1C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C组的降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44.1;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8—68—03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社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易引发血管、脑部、心脏等多处病变。据有关调查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8%~40%,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引发的肾脏病变、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为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0标准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低血糖,继发性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缬沙坦组(A组)、氨氯地平组(B组)、联合组(C组),每组40例,分组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A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2.4±7.8)岁,体重(69.56±8.13)kg,收缩压(SBP)(153.12±12.13)mm Hg,舒张压(DBP)(94.54±4.67)mm Hg;B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3.2±7.4)岁,体重(70.46±7.86)kg,SBP(152.69±11.95)mm Hg,DBP(95.55±5.07)mm Hg;C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3.8±7.4)岁,体重(70.55±8.09)kg,SBP(152.56±12.14)mm Hg,DBP(96.17±5.24)mm H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50508),口服,160mg/d。B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辉瑞制药,J20080048),口服,5mg/d。C组患者给予缬沙坦,160mg/d,联合给予氨氯地平,5mg/d。3组患者服药时间均为12周,服药期间戒烟酒。

1.3观察指标

(1)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包括SBP和DBP。(2)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指标的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IC)。

1.4疗效评定

根据患者的降压效果来判定。显效: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消失,同时DBP降低≥10mm Hg且降至正常水平,或者DBP降低≥20mm Hg。有效:DBP降低<10mm Hg且降至正常水平,或DBP降低值为10~19mm Hg,或SBP降低≥30mm Hg;无效:均未达到以上标准的。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值比较采取t检验,多组采取F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组患者临床降压疗效比较

治疗后,A组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55.00%,B组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52.50%,C组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5.00%,3组比较,C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见表1。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3组患者的SBP、DBP在治疗后均发生明显下降(P<0.01),比较发现,C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组和B组(P<0.01)。见表2。

2.3 3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指标比较

治疗后3组患者的FBG、2hPBG、FINS、HbA1C均有显著降低(P<0.05),比较3组降低的幅度,C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见表3。

3讨论

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属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两种疾病合并出现可明显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易引发肾脏病变和心肌梗死。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糖是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临床研究表明,单一用药无法使合并症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药物联用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缬沙坦是Ang Ⅱ受体拮抗剂,能有选择地抑制Ang Ⅱ,控制血管收缩,从而使患者的血管向外扩张,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通过有选择地抑制钙离子跨越细胞膜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有效控制血压。另外,氨氯地平对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心脏传导功能和糖脂代谢均无不良影响,因此,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血尿酸升高的现象,而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和血脂水平呈正相关。因此,使用改善脂代谢的降压药有利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而氨氯地平能够改善患者体内脂代谢,说明其在控制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功效。有关研究表明,Ang Ⅱ受体拮抗剂和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使用,可产生叠加作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都是有效的降血压药物,两者联用不仅能提高降血压的效率还可扩张患者血管平滑肌,同时还可通过影响脂肪分泌因子的水平促进胰岛素的信号传递,改善其敏感性,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本研究中对社区原发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在12周的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压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其中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的55.00%和52.50%(P<0.01),说明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与单药治疗相比,在降压效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在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压水平(SBP、DBP)和糖尿病指标(FBG、2hPBG、FINS、HbA1C)都有明显的下降(P<0.05),表明患者的血糖、血压、胰岛素水平都受到一定的控制,另外通过比较发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的下降更为显著(P<0.01)。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缬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Hold住,你的血压!
高血压界定范围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