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6-10-09 21:39刘海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西医疗效护理

刘海泳

[摘要]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予以探讨并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共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经过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及伦理委员会通过后,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中100例患儿,对照组中10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治疗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及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治疗和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平均治疗疗程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具有明显差异,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组间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喘息型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和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明显提高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加速康复且无任何不良反应,是喘息型肺炎患儿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西医;小儿喘息型肺炎;疗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 6(201 6)08—89—04

小儿喘息型肺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多由于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喘息肺炎发生,在临床上表现出发热、咳嗽、气促鼻干煽,重症患儿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发绀、呕吐等症状,患儿在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是治疗不彻底时,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甚至出现死亡。因此,探究、分析小儿喘息型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观察组100例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易于患儿接受,明显提高了临床治疗效率,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现将具体的治疗及护理报道作如下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实验室检查,发现血象中白细胞增高或者是出现了下降现象,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者是出现了下降现象,还有淋巴细胞在不断增高,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查支原体IgM抗体为阳性,经X线检查发现患儿一侧或者是双侧肺部有散在点片状阴影,肺部出现典型哮鸣音,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按照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中有100例患儿,对照组中有10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该组中男性患儿占59例,女性患儿占41例,患儿年龄分布在2个月~6岁之间,患儿平均(1.3±0.4)岁,患儿病程分布在3~11d之间,患儿平均病程为(5.2±2.4)d,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该组中男性患儿占48例,女性患儿占52例,患儿年龄分布在1个月~5岁之间,患儿平均(1.2±0.3)岁,患儿病程分布在2~10d之间,患儿平均病程为(5.1±2.2)d,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方面、性别方面、病程方面以及病情方面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分析研究价值。

1.2方法

对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给患儿每天注射160-320万U青霉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H23021439),对其进行静脉滴注治疗。针对伴有高热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小儿退热栓塞肛(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37021424),此外辅助进行平喘、镇咳以及祛痰等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周,在护理干预方面,对患儿采取对症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对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处理,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医护人员要保持病房内通风,调节好室内温度和湿度,此外,针对缺氧的患儿,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吸氧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注意病情变化。

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及综合护理干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进行治疗,具体处方为:茯苓15g,石膏15g,牡蛎15g,杏仁6g,白术6g,莱菔子6g,连翘6g,板蓝根6g,灸款冬花6g,金银花6g,灸麻黄5g,甘草3g,葶苈子2g,煎熬成汤剂的形式让患儿口服,此外伴有腹泻者在此处方上去金银花,并加上煨葛根和藿香予以口服治疗,伴有痰粘者可以在此处方上加竹沥进行治疗,伴有躁动不安的患儿可以在此处方上加五味子进行治疗,根据患儿的不同病情采取针对性中药治疗,水煎熬30min,每天1剂,分4次口服,治疗时间为1个周。在护理干预方面,具体内容包含:(1)基础护理:密切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保持室内通风,注意环境温度合理,适当给予患儿保暖措施。(2)呼吸道护理干预: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患儿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黏粘,影响患儿的正常呼吸。针对痰液比较多的患儿,医护人员要经常给予翻身和拍背,针对痰液特别黏稠的患儿要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从而达到祛痰、化痰的目的,使得呼吸道通畅。(3)体位护理干预:医护人员要经常抬高患儿的头部,促使患儿肺活量增加,加速病情恢复,此外在患儿咳嗽时,医护人员要将其上身向下,对其利用空心掌在背部反复拍10min左右,促进患儿体内痰液顺利排除,缓解咳嗽症状,并且能够达到改善患儿通气的功能。(4)饮食护理干预:医护人员要注意患儿的饮食营养,以流食为主,增强患儿机体免疫能力,治疗的过程中要给予患儿多饮水,加快机体恢复。(5)其他护理:医护人员还要增进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给予患儿家长详细讲解有关肺炎的相关内容,消除家长焦急的心理状态,并指导其为患儿准确用药,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此外,在适当时候,医护人员还可以带患儿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病情变化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1.4评价指标

两组患儿接受上述不同治疗方式和护理干预方式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提出的标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治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经X线检查后发现肺部病灶完全消失,血象恢复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啰音减少,经X线检查后发现肺部病灶部分吸收,血象恢复正常;无效;患儿治疗后无任何改变,甚至出现病情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整理研究后,对所有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用%具体表示,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1时则组间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平均治疗疗程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2.2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2.3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3。

3讨论

临床上小儿喘息型肺炎的发生率非常高,其病的临床特征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快。在为患儿进行治疗时,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且由于小儿年龄比较小,身体机能发育不成熟,因此,一些西药还可能对患儿的机体造成损害等。本研究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疗效显著,加速了患儿机体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少,此外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对患儿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早期发现并发症,利于患儿恢复,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从中医角度分析,小儿喘息型肺炎属于温病范畴的“风湿犯肺”或者是“肺热喘咳”症状,其病是由于患儿出现了邪热,灼津成痰,导致肺气上逆。在为患儿进行治疗时,以中药汤剂形式,疗效显著,该处方中的麻黄、石膏以及杏仁等其功效是清热宣肺平喘;白术和茯苓的功效是健脾化湿;金银花、板蓝根等药物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此外莱菔子和葶苈子的功效是化痰泻肺,各种成分组合而成,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化痰、宣肺平喘以及健脾化湿等,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该处方具有抗病毒、抗细菌以及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此外,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别从:基础护理干预,呼吸道护理干预,体位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及其他护理等方面具体进行,为患儿快速康复提供了重要保障,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治疗费用,且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根据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平均治疗疗程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在为喘息型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和综合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预后结局,对于加速患儿机体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是喘息型肺炎患儿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中西医疗效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提高中西医儿科教学效果的对策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