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对种植牙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10-09 10:49邓瑞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护理应用

邓瑞冰

[摘要]目的 探讨种植牙患者采用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的接受人工牙种植手术患者86例,将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等两个组别,各组别患者均为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患者均采用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联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3年内种植牙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牙患者采用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或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种植牙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种植牙;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8—160—04

种植牙是牙科常见的一种缺牙修复方式,主要可包括上部牙修复体和下部支持种植体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对牙种植、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对手术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健康教育是种植牙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患者自身对口腔、牙齿健康知识的认识,提高其健康意识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种植牙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我院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组别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任意选取86例牙缺失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我院牙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患者均符合牙缺失的临床诊断标准,均采用人工牙种植术,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将8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均4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22~78岁,平均(47.3±5.9)岁,病程2个月~22年,平均病程(10.3±2.5)年,其中前牙缺失14例,后牙缺失29例,文化程度:≤初中19例,高中和中专16例,≥大专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22~79岁,平均(47.1±5.5)岁,病程2个月~23年,平均病程(10.8±2.7)年,其中前牙缺失15例,后牙缺失28例,文化程度:≤初中20例,高中和中专15例,≥大专8例。排除牙种植手术禁忌证者和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者,患者牙种植前,经临床“一对一”咨询,所有患者对本次临床研究均表示知情同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牙缺失情况以及文化程度当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行牙种植术。同时,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主要包括种植牙基础护理、个人口腔卫生指导、饮食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复查工作等。于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均采用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种植牙前的健康教育,通过常规检查,并采用健康教育调查表调查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及其对义齿种植的认识,前者主要包括患者牙缺失情况、咬合力、全身状况、口腔卫生习惯、个人饮食爱好、机体营养以及体育锻炼等,后者包括种植牙认知、种植牙方法、既往修复方式、对义齿种植是否同意、心理、手术费用等,为患者做出准确的护理评估,根据每位患者的差异性为其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实行“一对一”健康教育。(2)心理护理,术前多与患者交流,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流程、具体手术方法以及术中各项注意事项等,并辅以既往成功案例,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倾听患者真实想法,及时为其解答疑虑,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建立友好护患关系。(3)种植牙过程中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全身状况,选取种植牙最佳时机,同时预防或治疗其他疾病:手术前后给予患者复方氯已定含漱液,以杀灭口腔细菌,鼓励患者积极戒烟,教会其正确刷牙方法、次数以及时间等,保持2次/d,刷牙时间需≥3min,以预防或减少种植体周围炎症的发生;同时针对不同情况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措施,指导牙周炎患者积极行牙周序列治疗,长期夜晚磨牙者需经临床查找病因并及时就诊;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在保证机体营养的前提下多补钙,并鼓励患者多参与户外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骨愈合,培养患者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与HAMD评分改善情况,并对护理后患者进行3年时间的随访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3年内种植牙成功情况,以及患者对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所实施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1)SAS评分:采用SAS评分量表,评定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程度变化情况,量表内容主要分为正向评分和反向评分各10个,均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为各项评分之和,标准分=总分×1.25(取整数部分),设定50分为SAS评分分界值,评分越高,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2)HAMD评分:采用24项版本的HAMD抑郁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程度改善情况,其中无抑郁:HAMD评分<8分;轻度或中度抑郁:HAMD评分≥20分;严重抑郁:HAMD评分≥35分,评分越高,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3)护理满意度调查:针对本次研究,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均通过“护患一对一”问卷法,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该量表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技术、言谈举止、护理及时性、医疗纠纷、护患沟通以及整体护理效果等,问卷均由每位患者自行填写并回收,由专业调查人员收集并准确记录调查结果,量表评价项目主要分为3个,即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等,护理满意度=满意率(满意/总例数×100%)+基本满意率(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疗效判定

于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我院自制的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评分量表,评价本次研究中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疗效,量表内容主要包括种植牙病理知识、用药方法、饮食情况、心理情绪、遵医行为、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种植牙手术效果等多个项目,满分记为100分,所有评分项目均由患者自行填写并全部回收,其中评分≥90分为优:80分≤评分<90分为良:60≤评分<80分为可;评分<60分为差;护理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术后3年内患者种植牙成功的判定标准为:(1)种植体可正常支持并固定义齿,无临床活动度;(2)经放射线检查发现,种植体附近骨界面不存在透光区;(3)垂直骨吸引≤1/3手术植入体置于内部长度;(4)术后患者未出现感染、麻木以及持续性与不可逆的组织损伤等不良症状。

1.5统计学分析

总结、记录并整理本次研究中所收集的两组患者全部数据资料,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通过(x±s)的形式表示,数据比较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均通过百分比表示,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若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健康教育护理优良率

观察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效果,经评分量表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优3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3.0%。对照组患者中优22例,良12例,可4例,差5例,患者护理优良率为79.1%。两组患者护理优良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2.2 SAS评分与HAMD评分

观察比较护理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HAMD评分改善情况,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两项指标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HAMD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2.3 3年内种植牙成功率

经3年随访记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3年内种植牙手术效果,观察组患者中3年内种植牙成功42例,未成功1例,种植牙成功率为97.7%,未成功率为2.3%。对照组中3年内种植牙成功35例,未成功8例,种植牙成功率为81.4%,未成功率为18.6%。两组患者3年内种植牙成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6.95,P<0.05)。

2.4护理满意度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3讨论

牙缺失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病症,多见于中老年群体,患者发病存在不同原因,其中最常见缺牙原因为早期龋齿或意外事故,除此之外,牙齿受阻也是引起患者牙缺失的一项重要原因,致使牙齿无法正常长到牙龈上。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缺失牙齿多为门齿、前臼齿和第三臼齿等,部分患者臼齿缺失,可导致其牙齿外泄长入缺牙缺口,甚至造成咬合不良,形成牙齿磨损和面部肌肉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牙齿健康美观度及其正常咀嚼功能。现阶段,临床治疗牙缺失多采用修复疗法,目前各大医院中应用较多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和种植义齿等三种,且各有所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牙科中传统镶牙的牙套或卡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牙齿美容的需求,人工种植牙手术成为目前临床中首选的牙齿缺损修复方法,该手术并不是种植真实的自然牙齿,而是指通过医疗手法,将金属、陶瓷等人工材料制成种植体,经外科小手术方法将其植入骨组织内作为下部结构的基础,以支持和固定上部牙修复体。人工牙种植手术能够使牙根与牙槽骨紧密结合,使其像真实牙齿一样扎根口腔,其固位力和稳定性较强,同时该手术疗法具有多变性和灵活性,可根据每位患者的脸型、自身牙齿形状、颜色等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牙种植体和牙修复体,可达到整体美观和协调的效果。与传统缺牙修复方法相比,牙种植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自觉舒适、美观度高、固位效果好、牙齿咀嚼功能强以及不损伤健康牙齿等优势,多项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效果良好。

但是由于种植牙过程中患者义齿种植效果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由患者自身健康意识所支配的个体行为是决定性因素,所以临床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增强患者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种植牙成功率。为进一步研究种植牙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方法,我院特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其两种不同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展开临床研究,其中护理人员主要依据时间顺序于种植牙前、种植牙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并辅以适当的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植牙基础护理、个人口腔卫生指导、饮食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复查工作等常规健康教育。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优良率(93.0%vs 79.1%)、SAS评分、HAMD评分、3年内种植牙成功率(97.7%vs 81.4%)和护理满意度(100.0%vs 83.7%)等多项指标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

总而言之,于种植牙手术期间给予患者实施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患者焦虑、抑郁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均得到有效缓解,3年内种植牙成功率较高,对健康教育护理工作较为满意,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护理应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