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何从不崇尚“龟兔赛跑”

2016-10-09 07:33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26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常识乌龟

黄全愈

道德规范的认同固然重要,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认识更不可少。两者就像助

人前行的腿,缺了其中任何一条,都会影响我们理性准确地看待这个世界

约在1992年底,当我第一次读到理查德·斯卡利的美国儿童读物《小兔子之书》时,我小小地吃了一惊。因为在书的末尾,我读到了与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完全相反的内容:“乌龟总以为它们能在赛跑中击败兔子……但它们不可能做得到。”

“龟兔赛跑”的故事在国内是家喻户晓的。几乎没有一个儿童不知道,由于兔子骄傲自满,停滞不前,乌龟把兔子甩在了后面。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更希望孩子们从这个故事中学到其深刻的含义和哲学道理。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却更注重要孩子们去学到兔子要比乌龟跑得快得多的科学知识。美国的不少机械,例如割草机,在其档次变速的示意标志上,用两个箭头分别指着两个标志:一端是乌龟,另一端是兔子。这种国际通用的图示,明白无误地表明:乌龟标志着慢速,兔子标志着快速。捷兔骄傲自满,是一种寓言的想象,没有必然性,但兔子比乌龟跑得快却是科学常识。笨龟勤奋不懈,是一个童话的假想,没有规律性,但乌龟根本无法与兔子赛跑却是不争的科学事实。

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但不应将价值判断置于事实之上,也不应把道德判断置于科学之上,更不应只重道德教育而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如果孩子们在他们最活跃的儿童时代没能全面发展他们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以后就很难再补救过来了。

而且,如果我们只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而忽略对孩子的科学常识教育,他们一方面会变得“少年深沉”,另一方面,等到他们年纪大了,又会变得“老年无知”。忽略对知识的永恒性与伦理的局限性的教育,孩子将很难做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北方摘自新华网思客)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常识乌龟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回归常识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