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经济新体制

2016-10-10 20:50
经济 2016年19期
关键词:发展

刘宏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航标。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努力打造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和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排头兵”,在建设富裕新乡、文明新乡、绿色新乡、创新新乡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应时合势,把握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新乡市市委书记舒庆指出:“善识机遇者,识全局;善抓机遇者,赢全局“。谋划经开区新一轮发展,要准确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契合区情,应时而谋,顺势而为。

一方面,要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供给侧改革、推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出台《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复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我区带来千载难逢的政策红利。省委、省政府推进“三大国家战略”和“四个河南”建设,构建“一极三圈八轴带”的空间格局,制定《关于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为我区构建对外开放新体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另一方面,要看到面临的不利因素。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区晋位升级提出了新标杆。省、市着力解决产能过剩、产业结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不优等矛盾,我区稳增长、调结构面临更大压力。审视自身,发展空间不足,区域面积仅40平方公里,而多数国家级开发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产业结构不优,工业产值占比达98%,三产产值仅为1%;城市功能滞后,高标准的医院、学校、商住等配套设施匮乏;土地和环境容量约束趋紧,成立之初引进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企业尚需消化。

改革创新,增创新优势

经济学家林毅夫曾说:“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当前,区域竞争逐步由同质竞争转向差异化发展。经开区经过13年建设与发展,在区位、产业、体制等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需要整合优势并转化为胜势,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

一是培育发展新动力。立足良好的人力资源禀赋,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与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和驻新6所高校结成协同创新创业联盟,共建互联网创客空间、国家大学科技园新乡分园等创新创业平台,设立各类研发机构50家,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3.5万人。

二是拓展开放新空间。凭借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深化引资项目双带动战略,不仅聚集有中国兵器、中国航空、中国机械、中国通用等国内500强企业和新乡化纤、广州立白、豫飞重工等行业百强企业为代表的400余家企业,且项目质效不断提升。

三是构建产业新体系。依托扎实的企业基础,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高科技纺织服装、高成长性现代服务业“2+1”现代产业体系,产值占比达60%,特别是沪江网、大旗电商、中国网库等20多个新业态项目集聚发展,全省首支以支持互联网教育创业者为主的蚂蚁基金、首家电商学院成功设立。

四是创新发展新机制。发挥高效的体制特性,建立五大板块工作推进机制,创造性开展“讲促创”活动,率先实行干部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和绩效考核,弘扬“忠诚、奉献、激情、担当、务实、干净”的干部文化,推行“双联双包”和党员干部每天奉献半小时服务企业制度,有力推动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蓄势扬帆,开创新局面

“沉舟侧畔千帆过,击鼓催征稳驭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经开区要始终坚持完善功能、提升品质、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实现由“先进理念”到“模范实践”的转化。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新理念,打造活力经开。把创新贯穿一切工作,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效。一是推动科技创新。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以管委会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多元化资金为保障的“政产学研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从孵化器到产业化基地的全链条,努力成为双创沃土、创新高地。顺应“制造服务化”趋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促使制造业价值链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与高端装备制造、高科技纺织服装等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二是推动人力资源创新。坚持引资引智并重和引技引金并行,推广无源雷达项目模式,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实行人才服务绿卡制度等举措。搭建创客空间、大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促进高技能人才汇聚,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三是推动体制制度创新。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方法,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牵引,带动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

牢固树立协调发展新理念,打造魅力经开。明晰功能定位,尽快弥补短板,增强发展协调性。一是加快产城融合。规划建设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完善医疗、教育、居住、娱乐等城市配套设施,加强道路联通和外环路贯穿、地下管网扩容延伸、园林绿化,争取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二是加快区域协同。站位大东区,擦亮国家级开发区“金字招牌”,构建与主城和周边县(市)区通勤圈;建立跨区域产业协同机制,推进产业互补和双向转移;推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要素资源交流。三是加快城乡协调。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把外来长期务工人员纳入住房、就学、医疗、社保管理体系,加速人口汇聚。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打造生态经开。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守住“红线”,不踩“底线”,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区。一是做好“加法”。注重以高端优质项目吸引关联配套项目,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中水回用、工业自来水厂、空气环境监测站等环保设施建设。二是做好“减法”。严格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打赢“四小一高”企业关停并转“攻坚战”、“蓝天碧水”工程“持久战”,完善城乡垃圾处理机制,有效减少无效供给和污染排放。三是做好“乘法”。依托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区,引导企业间废弃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化利用,扶持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装备进行清洁生产,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低碳发展。四是做好“除法”。健全“大网格化”环保监管、破坏环境挂牌督办、生态保护补偿等约束性机制,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对违反环保法的企业问责追责,营造全社会珍惜环境的良好氛围。

牢固树立开放发展新理念,打造开放经开。始终把开放作为“生命线”来抓,实现内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统一。一是提升经济外向度。加大外向型企业培育和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服务外包等产业,争当扩大改革的先锋区和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二是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把握第六轮产业转移规律,围绕“2+1”主导产业,创新金融招商、集群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模式,全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三是提升开放环境。建设外商投资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构建新型亲商利民服务模式。

牢固树立共享发展新理念,打造幸福经开。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突出普惠性。搞好精准扶贫,确保全区300户贫困人口2018年提前脱贫。以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造为切入点,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抓紧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就业创业转移。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制度,持续提高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二是突出均衡性。吸引优质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本投资大型医院,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倡导群众参与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突出安全性。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探索政府主导、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协同治理新模式。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