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植物园热带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分析

2016-10-11 11:00高传友
广西农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植物景观植物园

高传友

摘要:新加坡地理上位于赤道附近,具有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新加坡植物园位于新加坡城的核心区域,是以自然式为风致的热带风情植物园。园内分布有丰富的具有浓郁热带气息的园林植物景观,如:棕榈谷、热带雨林园、新加坡国家兰花园等景点,笔者通过对新加坡植物园内优美的园林植物景观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热带园林植物造景的一些手法和技巧,充实和丰富热带园林植物造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期能为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园林植物造景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植物园;热带园林;植物景观

中图分类号:S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1—0035—08

新加坡共和国是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首都新加坡市在新加坡岛最南端,地理位置在东经103°36′-104°25′,北纬1°09′-1°29′之间,面积710km2,平均海拔15m,属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4-27℃,潮湿多雨。

新加坡植物园位于新加坡市的核心区域,占地约74hm2,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科普纪念和艺术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热带植物风情园,植物景观热带特色明显,是热带植物繁茂的缩影。园内有超过2万种热带和亚热带的植物品种,包含:常绿乔木、藤蔓植物、大叶类花灌木、棕榈类植物、水生沼生植物、竹类植物、兰科植物等。植物园内有新加坡国家兰花园、葵园等多个园中园。其中兰花园特色鲜明,最具吸引力,兰花品种多达3000种,每年都在兰花园内举办兰花展,迎来大量各国游客参观欣赏。

1热带园林植物景观

热带园林是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以热带自然景观为素材,将园林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集中表现热带地区的景观特色、地域文化和社会风情的园林类型。植物景观是热带园林的主体,在热带园林景观特点的表达上占有重要地位。

2新加坡植物园的植物景观特征

2.1师法自然

2.1.1植物与地形结合 新加坡植物园内以平缓的丘陵地形为主,地势平缓视野开阔,以地形为构架与园林植物巧妙结合,丰富了景观层次和景观色彩,形成了疏密有致、开合有度的园林空间(见图1)。在一些景观节点位置,可见有微地形的堆叠处理,使得地形富于变化,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地形效果(见图2)。如棕榈谷通过高大的棕榈科乔木与下层植被搭配形成跌宕起伏的林冠线,谷地与周边的缓坡相互呼应,空间开合有致,棕榈树围合的草坪区域呈缓坡状,是人们休憩聚散的重要场所(见图3);交响乐湖紧邻棕榈谷,处在最低处,棕榈谷的草坪形成一个天然的露天看台,地形的巧妙处理与植物景观的结合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园林空间(见图4)。

2.1.2植物与建筑完美结合 新加坡植物园有围墙、厕所、园林建筑、办公楼等丰富的建筑元素,园内的各类建筑周围都配置有丰富的植物,前后配置大型乔木,靠近墙体处种植较耐阴的小乔木、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丰富了建筑的竖向层次,并可避免白天阳光强对建筑的直射,降低建筑内的温度,形成建筑与植物共融共生、相互补充的特色景观。园内的厕所宛如植物天然围合而成,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见图5),兰花园建筑走廊两侧的植物以“草—灌木丛—大灌木—小乔木—乔木”的形式进行搭配,形成局部的密闭空间,使人感觉像穿行在绿色的走廊(见图6),大型建筑物周围,一般选择高大枝粗的树种,辅以丰富的棕榈科植物,使建筑隐逸在植物群落中(见图7),精致玲珑的建筑附近,在靠近墙体处多选择枝条柔软、体型较小的观叶观花植物,体现建筑的细腻和美感(见图8)。

2.1.3植物园林小品结合 新加坡植物园内布置有各类园林小品,如雕塑、园椅、凉亭、花架、假山置石等,植物园内的园林小品与周围具有热带特征的植物配置相得益彰,为植物园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园内有精致的雕塑元素,有些置于花丛中,有些在高大乔木树荫之下的开阔草地上,与植物相互映衬,是景观的点睛之处,在渲染艺术感染力的同时,兼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见图9、10);园内分布较多的园椅,在冠大荫浓的大乔木下或在各类植物围合而成的封闭和半封闭的植物群落下,具有较好的遮阳和点缀风景的作用(见图11);凉亭在园内也多处可见,具代表性的是游览节点处的维多利亚式的亭子,显得古朴具有历史感,周围配以大型乔木,烘托了优美的环境,是婚纱摄影、旅游拍照的重要魅力景点(见图12)。

2.2植物竖向层次丰富

新加坡植物园植物配置竖向层次丰富,上层是高大乔木,以雨树、黄花盾柱木和印度紫檀为骨干树种,围合形成自然幽静的上层空间,是构成热带植物群落的重要部分;中层配以大量观花观叶中小乔木及大株花灌木,如多种棕榈类植物:猩红椰子、散尾葵等,还常见芭蕉、旅人蕉、蝎尾蕉等大叶类和特色明显的植物,相比上层的大型乔木,中层的植物多样性更加丰富;下层主要是由灌木、亚灌、花草地被植物及草坪组成,园内下层植物有多种兰花,形成美丽花带,应用较多的还有文殊兰、鹤望兰、红鸟蕉、圆叶轴榈等观花观叶植物,还有耐阴植物,如鸟巢蕨、肾蕨、细叶棕竹、亮叶朱蕉等,有多年生草本花卉,如美人蕉等观花观叶植物,植物园内草坪多用大叶油草(Axonopus compressus(Sw.)P.Beauv.)。上中下三层植物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竖向层次丰富,大多以自然式生长为主,贴近自然植物群落形态。

2.3热带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突出

新加坡植物园热带景观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具有热带特色植物个体的选择;二是对选择的植物个体进行热带园林特色方式的配置。新加坡植物园突出热带景观的植物个体元素科有:棕榈类植物、大型乔木、藤本植物、大叶形的乔灌木等。新加坡植物园热带园林特色的植物配置方式具有热带雨林的典型湿生植被特点,如多层多种、独树成林、附生现象(见图13)及绞杀现象等,并经过提炼景观渲染性强。园中大胆运用花卉、彩叶植物及形形色色的热带特色植物构成了浓郁的热带园林植物画卷。其中国家兰花园最具热带风情,将热带植物与兰花巧妙结合,展示了各种兰花盛开的热带园林场景(见图14)。

3新加坡植物园热带园林植物景观分析

3.1景观道路的热带植物景观

道路在园林景观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路侧景观是可以近距离欣赏的美景。新加坡植物园有几条优美的景观路,像脉络一样将园内的景观串联起来,构成了整个公园的游览构架。经笔者调查对比,园内路侧的植物景观遵循变化统一的原理,灵活多变,植物品种丰富而景观却整体有序,不仅有乔灌草多层次变化的搭配,还有不同颜色、不同体量和数量的搭配。园内的一处休闲小径,蜿蜒曲折,路边搭配以形态各异的鸡蛋花,与小径的弯曲感相融合,给人一种曲径通幽之感(见图15)。在一条林荫道中,以高大的大王椰子为上层植物,其下丛植大量的芭蕉、圆叶轴榈及鸟巢蕨等热带特色的植物,下层空间封闭,热带景观特色明显(见图16)。园中木栈道两侧丛植大量的猩红椰子,树姿优美,加之植物叶柄及叶稍处呈猩红色,显得美丽异常,具有特殊的热带植物景观效果(见图17)。园内多处道路两侧多见丛植鹤望兰、蝎尾蕉、芭蕉等不同高度梯次的灌木,与椰子树、棕榈等棕榈科大型乔木搭配,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园林景观空间,上层乔木构成疏透的空间分隔,中下层使用灌木进行空间的密闭分隔(见图18)。园内道路的转弯处,大多利用植物加以强调,在道路交叉口,常见有绿岛、孤景树等,使用植物美化的同时,还具有疏导作用(见图19)。

3.2花镜植物景观

花镜是现代园林重要的植物造景形式,有着色彩丰富,布局多样和景观多变的特点。新加坡植物园中花镜植物与其他热带特色植物搭配,营造出了生机勃勃、花开繁茂的热带风情景观。兰花园中花镜的使用无处不在,整个园内都充满了各种花色和品种的兰花,有的间植在棕榈类灌木丛中,有些则大面积丛植,与周围特色的热带植物搭配(见图20),如:槟榔、大叶仙茅、蕉芋、细叶棕竹、鹤望兰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景点是“兰花廊道”,将兰花种植在拱形门上,穿行其中如徜徉在繁花海洋,给人味觉和视觉上的享受(见图21)。优美的花镜漫步其中,浪漫,神秘,悠闲、繁茂的热带气息冲击着人们的感官。

3.3新加坡植物园中热带特色的典型植物应用分析

3.3.1棕榈类植物应用分析 棕榈类植物最具热带园林景观特色,树形独特优美,姿态万千,成为热带园林风光的代名词。新加坡植物园中棕榈类植物比重大、品种多,有大型的上层乔木,如大王椰子、棕榈等;有中高层的中等乔木,如槟榔、椰子树、贝叶棕等极富热带风情,充满灵性和趣味性;下层丛生有灌木类,如猩红椰子、三药槟榔、细叶棕竹等,显得景观清新雅致。棕榈类植物还具有人文美感,如槟榔象征爱情和财富,椰子树象征英雄,在造景时可增加空间的文化内涵。园内棕榈类植物造景中常采用孤植(强调意境)、列植(分隔和引导空间)、片植、混植、丛植(衬托和协调环境)的形式。笔者对新加坡植物园使用频率较高的棕榈类植物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见表1。

3.3.2具有热带特色的其他植物应用分析

(1)大叶类植物应用分析。大叶植物是热带园林植物景观的典型代表,能够适应热带多雨气候条件。新加坡植物园内大叶植物包含大叶类的乔木,如腊肠树、柚木、黄梁木等大叶乔木,树形高大,枝叶茂密,能很好的烘托热带风光;大叶类草本植物,如旅人蕉科、芭蕉科、天南星科、姜科的植物种类等;园内还有一些蕨类,也是营造热带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素材。

(2)大型热带乔木的应用分析。大型乔木是营造热带植物景观的关键植物类型之一。一般是以高大乔木作为上层植被,为底层的活动空间提供遮荫效果,而大型乔木则以形体的硕大威猛作为植物的焦点,新加坡植物园主要由雨树、榕树、黄花盾柱木等种类构成园内的基础大型乔木构架。

(3)质感强烈的热带特色植物的应用分析。新加坡植物园在营造热带植物景观时注重植物质感的应用,通过不同质感的植物的组合,营造生动活泼,对比强烈的热带特色。采用的粗质感植物主要有:金边龙舌兰、剑麻(Agave sisalana Perr.ex Engelm.)、春羽等,植物表面质感粗糙,形体粗犷,线条硬朗,但凸显热带特征,常应用于花带,绿带内部,做点缀使用;还有一些质感细腻的植物种类,如龙船花、蕉芋等植物,一般用于道路两侧或花坛边缘处。

(4)藤蔓攀援植物应用分析。藤蔓和攀援植物是热带植物景观的一大特色,这类植物具有吸附、攀援、缠绕等习性,新加坡植物园中主要体现垂直绿化和原始丛林中自然生成的攀援景观,不仅能营造近自然的植物景观,还通过典型的植物素材,打造优美的热带植物景观。

笔者对新加坡植物园使用频率较高热带植物进行归类整理,汇总分析结果见表2。

3.3.3热带特色的水生植物群落造景分析 新加坡植物园中的水面形式多以自然式为主有假山跌水、小型湖面及浅水景观。在热带雨林园中有多处自然式浅水溪涧景观,以王莲点缀水面,与周围各种热带特色的植物梯次搭配,极具热带雨林景观效果(见图22),少量的人工假山跌水景观的假山上附生有蕨类植物等,与底部水池中的大叶类挺水植物相搭配,犹如热带丛林中的一处自然瀑布,为热带景观效果增色不少(见图23)。水生植物群落对于地域景观的营造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园内的水生植物群落主要包含:水面植物、水边植物和水岸植物。水面植物以浮水植物装点水面,如睡莲、王莲等,极具热带景观特色;水边植物使用挺水植物,如:再力花、水葱、海芋等;水岸植物一般在距岸近处多用亚乔和花灌木,岸边远处使用大灌木和乔木,水岸植物的配置在漏美遮丑的同时还以保持岸线的疏密,增强韵律感,丰富水体的景观层次,水生植物群落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形、道路及岸线布局,与周围环境结合自然不呆板。

笔者对新家坡植物园水生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汇总分析见表3。

4结束语

新加坡植物园的热带植物景观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模拟,园内对植物群落的典型特征集中展示,凸显了热带植物的景观特征,完成了热带植物景观特色的扩大化。这对提升园林植物景观的品味和意境有重要借鉴意义。新加坡植物园通过营造富有热带风情的植物景观,延伸至整个城市的景观打造,对于城市品牌的印象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植物景观植物园
游中山植物园
成语植物园
江苏宜兴根大生态酒店生态景观设计
绿城“秀丽春江”居住小区植物景观分析
浅析中小学校园文化营造中植物景观的配置研究
浅谈酒店室内植物景观营造构思原则
热带雨林
绵纸植物园
光合作用,比你想的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