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悔的一件事①标题直接表达出作者写作此文的情感基调与目的,但过于平常,因而缺少吸引力。

2016-10-11 06:14
小学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洪亮脚趾刀片

最后悔的一件事①标题直接表达出作者写作此文的情感基调与目的,但过于平常,因而缺少吸引力。

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 陈可欣

那天早晨,妈妈让我自己整理文具盒。我翻看了一下,嘿,有支绘画铅笔需要削一下,这可是卷笔机不能完成的任务,可我自己又不会削,该怎么办呢?②作文的开头很重要,它就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能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在这里,小作者直接记述事件,无法在第一时间体现标题中的“后悔”。

如果求助妈妈,又要听她“念经”。算了!我叫醒了呼噜震天的爸爸,爸爸果然有求必应,揉着惺忪的睡眼就起来“开工”,一会儿工夫就削好了。③这一段的动作描写很好,“揉着惺忪的睡眼”体现出了爸爸对“我”的爱。

“爸爸万岁,您继续睡吧!”我“吧唧”亲了爸爸一口,一溜烟跑了出去……

上午的美术课,需要用绘画铅笔。可是,我怎么翻找,都不见它的踪影。咦?早上我明明让爸爸削好的啊……记忆像电影一遍遍回放,我终于搜索到了一个细节,难道我随手把刀片和笔统统放在爸爸的床上了?……我越想越害怕,美术老师讲了许多,可我一个字也听不进去……④“我”到底在害怕什么呢?不写清楚的话,小读者很难看明白哟!

正想着,窗外一个熟悉的身影闪现,老师连忙客气地打开门,问我们:“是谁的家长?”是爸爸!我的心猛地一紧,他怎么来了?

爸爸一定是来打我的,刀片那么薄,一定伤到他了,我肯定会被他打死的……⑤大家一起看一下,发现这段话中有哪处不合理了吗?太夸张的情节不仅突兀,而且缺少行文逻辑。想着想着,眼泪在我眼眶里直打转。

爸爸的身影慢慢挪到班级门口,我一点一点把身子缩起来,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找袁婷婷。”爸爸洪亮有力的声音似乎要震穿我的鼓膜。⑥“洪亮”一词,不符合当时的情境。而且“似乎要震穿我的鼓膜”也过于夸张。

全班同学的目光“唰”一下全部集中到了我身上,我只得慢慢挪到门口,等着爸爸有力的巴掌⑦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我”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呢?,时间仿佛定格在了那一刻——爸爸伸出手,递来那支绘画铅笔,我顿时呆住了,抬头看着爸爸,中夜倒班的他一直没有休息,眼睛里布满了血丝⑧哈哈,小作者是不是忘了,自己在前边明明写“叫醒了呼噜震天的爸爸”,怎么现在又变成“爸爸一直没有休息”了呢?作文前后逻辑一定要通顺。,却是那么温情地望着我:“孩子,没耽误你画画吧?”“没,没有……”我一边回答一边低下头,看见爸爸右脚大脚趾缠着厚厚的纱布,在凉鞋中显得格外刺眼,一时间我都不知道该把目光投向哪里……“孩子,认真上课,爸爸回去了!”⑨爸爸的脚趾是怎么弄伤的?和“我”的行为有关吗?记人叙事要“讲真话,诉真情”,还原生活。过度渲染情感而夸大其词,就无法感动读者了。

说话间,爸爸已经费力转过身,我呆呆地望着爸爸一瘸一拐的身影,泪,一滴滴砸在心头,一遍又一遍的“对不起”在我心头回响……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我想起这件事就后悔,真想和爸爸说一句:“对不起!”

名师点评:

这篇习作中的“我”可真够粗心的,结果酿成了一场小祸——刀片误伤了爸爸的脚趾。不过,爸爸很有爱心,不但替“我”削铅笔,还要把“我”遗忘在家中的铅笔送到学校,而且是在脚趾被“我”误伤的情况下。中心思想很明确,赞扬了父爱的伟大。

我们有理由相信故事是真实的。但是,读着这篇习作,我总感觉有些“不对味”。

1.爸爸平日里与“我”感情很好,“我”怎么会想到他专门找到学校来打“我”呢?还“肯定会被他打死的”,还吓得要哭?此处,不应用虚假的心理描写来渲染,应该有一说一,讲真事、抒真情才能感动人。

2.在教室门口,爸爸的话语,特别是“洪亮”一词,不符合当时的情境;“我”的动作、心理活动、语言等,都好像在演戏给别人看,显得不真实。小作者应该好好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客观、真实地再现,要让读者信服,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修改后:

猜你喜欢
洪亮脚趾刀片
清朝乾嘉时期名人洪亮吉
手指和脚趾
圆盘剪高速剪切时的刀片温度分析
李洪亮作品
圆刀片切削力计算方法
调皮的脚趾
圆刀片淬火裂纹分析及防止措施
谈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厂房设计
关于双重有效应力——回应洪亮博士
Retard function and ship motions with forward speed in time-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