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包条码检测标准与质量控制

2016-10-13 12:00崔德勇
印刷技术·包装装潢 2016年9期
关键词:烟包条码油墨

崔德勇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贸易程度不断扩大,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烟包条码印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烟草集团对烟包条码执行了更为严格的检测手段,对条码印刷采取一票否决的方式,即如果一个批次中出现一个条码不合格的产品,则整个批次将视为不合格品。这就对烟包印刷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了解烟包条码检测标准,控制好烟包条码印刷质量,成为烟包印刷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通过分析烟包条码的检测标准,对烟包条码印刷质量的控制进行探讨。

条码检测标准

我国卷烟包装中,条盒通常采用100%的条码;硬包、软包通常采用80%的条码。目前烟草行业及相应的烟包印刷企业基本上采用德国REA系列条码检测仪进行检测,一般要求烟包条码的检测级别必须大于2.5级,而烟包印刷企业为了确保其条码级别的稳定性,通常在生产环节把条码级别控制在3.0级以上。德国REA系列条码检测仪采取综合分级的方法对烟包条码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7个评价标准。

1.译码正确性(Decode)

译码正确性是评价条码符号正确与否的标准,其有两种评价标准,即通过(4.0级)或失败(0级)。译码正确性评价失败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错误的核验符、错误的码长、错误的码信息或检测到不合格的码元。这些问题通常是在条码文件制作过程中或制版过程中产生的。

2.边缘反差(edge contrast)

边缘反差(EC)评价的是符号中相邻条和空之间的反射率差,评价值取所有边缘反差中的最小值,其只有两种评价标准,即通过(4.0级)或失败(0级)。当ECmin≥15%时,边缘反差为4.0级;ECmin<15%时,边缘反差为0级。此时需注意,边缘反差级别不合格时会影响译码正确性的评判。印刷过程中,条码中条或空的某一单元出现油墨转移差、糊版、拉丝等问题时,就容易导致此问题的出现,通常使用放大镜就能发现该问题的所在。

3.符号反差(symbol contras)

符号反差(SC)是指整个条码符号区域中最高反射率与最低反射率的差值。符号反差有五个评价标准,4.0级(A)SC≥70%、3.0级(B)SC≥55%、2.0级(C)SC≥40%、1.0级(D)SC≥20%、0级(F)SC<20%。在条码印刷过程中,最容易导致条码级别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符号反差,空的反射率过低或条的反射率过高都容易导致SC值过低。印刷过程中空(白墨)的反射率控制在62%以上,条(黑墨)的反射率控制在4%以下,才能使条码级别得到有效控制。当空(白墨)的反射率较低时,则必须加大白墨的墨量,使空(白墨)有足够的反射率;当条(黑墨)的反射率较高时,则必须加大黑墨的墨量,降低条(黑墨)的反射率。

4.调制比(Modulation)

调制比(MOD)是指最小边缘反差和符号反差的百分比(ECmin/ SC)。调制比有五个评判标准:4.0级(A)MOD≥70%、3.0级(B)MOD≥60%、2.0级(C)MOD≥50%、1.0级(D)MOD≥40%、0级(F)MOD<40%。边缘反差与符号反差均会影响调制比的评价,通常应尽量提高边缘反差值才能确保调制比级别达标。

5.反射率比(Rmin/Rmax)

反射率比即最低的条反射率与最高的空反射率的比值,这一参数主要限制条的反射率大小,只有两个评价标准,4.0级(A)Rmin/Rmax≤50%、0级(F)Rmin/Rmax >50%。

6.缺陷度(Defect)

缺陷度是指最大单元反射率的非均匀度(ERNmax,主要是指条码区域内条或空中的某一个单元因印刷缺陷造成反射率不均匀度的最大值)与符号反差的比值,是评价整个条码区域内条和空不规则的情况。缺陷度有五个评价标准:4.0级(A)Defect≤15%、3.0级(B)Defect≤20%、2.0级(C)Defect≤25%、1.0级(D)Defect≤30%、0级(F)Defect<30%。在印刷镭射纸类(特别是光柱镭射纸)时,缺陷度是影响条码级别的一个重要指标,时常会出现缺陷度不合格的现象。通常条的黑墨和空的白墨印刷平实、遮盖较好时缺陷度才能达到要求,反之则会严重降低条码级别。

7.可译码度(Decodability)

可译码度是评价条码尺寸测量偏差的指标,有五个评价标准:4.0级(A)≥62%、3.0级(B)≥50%、2.0级(C)≥37%、1.0级(D)≥25%、0级(F)<25%。在印刷过程中,条码中各个条或空的尺寸偏差较大,或由于条套准偏差造成空区域宽度不够,均会导致可译码度级别降低,从而影响条码级别。尺寸偏差越小,可译码度级别越高。

烟包条码等级的评判由以上评判标准中的最低等级来决定。

不同承印材料的烟包条码控制

由于烟包承印材料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印刷过程中会对条码印刷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一般而言,根据烟包条码级别的难易程度,条码印刷由易到难的承印材料大致为:白卡纸和玻璃卡纸类、金银卡纸类、镭射卡纸类。

1.白卡纸和玻璃卡纸类

白卡纸和玻璃卡纸类属于较为普通的承印材料,在这类普通纸张上印刷条码后,空(白墨)的反射率基本上保持在70%左右,且不受印刷油墨质量和性能的限制。通常情况下,烟包条码级别都能控制在4.0级。

2.金银卡纸类

金银卡纸类属于金属纸张,纸张表面具有较强的金属光泽和较高的亮度。为确保烟包条码级别达到印刷要求,通常会在空区域印刷上遮盖力较强的白墨,以使该区域具有足够的反射率。

在实际印刷过程中,通常采用印刷两次白墨的方式来增加白墨的遮盖力和提高白墨的反射率,以确保烟包条码有足够的符号反差,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白墨遮盖不平实使单元反射率非均匀度增大,从而导致条码缺陷度不合格的问题。

3.激光镭射纸类

由于激光镭射纸类具有绚丽多彩的效果,目前已在大部分中高档烟包生产中得以应用。但是这类纸张却给条码印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在光柱镭射纸上印刷时,由于光柱镭射效果是通过在纸张表面进行压纹处理,使纸张表面入射光线产生多角度的反射而达到的,而纸张表面的压纹会使光的反射率非常不规则,从而改变条和空的反射角度,在印刷时就容易引起条和空印刷不实,透出纸张底色,从而导致条码检测时符号反差、调制比、缺陷度等评价指标易出现不合格的问题,特别是缺陷度这一项指标通常是造成烟包条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烟包条码达标的措施

为保证烟包条码的印刷级别达到要求,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采用印刷二组或三组白墨的方式,增加白墨的遮盖力,弥补纸张表面高低不平的现象,使条码印刷后,空区域的白墨墨层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从而降低条码的缺陷度。如果发生因条的黑墨反射率较高而导致条码缺陷度不合格时,也可考虑采用印刷二组黑墨的方式,降低条码的反射率。

(2)在印刷过程中,白墨机组应使用UV灯固化,采用湿压干的方式进行生产,从而使墨层转移平实,白墨遮盖力更好。

条码印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烟包条码印刷采用胶印方式即可满足客户较高的质量要求,但由于胶印工艺的水墨平衡较难控制,因印刷过程中油墨的稳定性较差,因此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对此操作人员需要加以注意。

1.上墨量较小导致的条码不合格

停机观察印版和橡皮布表面的墨量,如果出现无油墨或油墨较少时,说明上墨量较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印版表面水分过大。印刷过程中观察印版表面是否发亮,若是,则说明印版表面水分较大,需降低用水量。

(2)油墨黏度高,传递性不好。使用墨铲观察墨斗中油墨黏度是否较高,并注意听印刷过程中油墨转移时墨丝撕裂的声音是否较大,若是,则说明油墨黏度较高,可加入适量调墨油,以降低油墨黏度。

(3)墨渍堵塞墨斗辊造成下墨不好。观察墨斗辊表面墨层厚度是否正常,有无拉丝现象,若有,则说明墨渍堵塞严重,此时需更换新墨斗片。

2.油墨转移不好导致的条码不合格

使用放大镜观察墨层是否出现针孔现象,当墨层较厚且出现针孔现象,则说明油墨转移不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印版磨损严重。仔细检查印版,若其空白部分因磨损而发亮且亮度较大,或印版图文部分不上墨时,则说明印版磨损严重,需更换新版。

(2)橡皮布转移效果较差。检查橡皮布,若其老化较严重且油墨转移量不充分时,需更换新橡皮布。

以上两种情况是烟包条码印刷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需认真分析原因后,方可实施解决方案。此外,还有以下两方面值得注意。

一方面,注意墨层是否平实,有无拉丝堆墨现象。当白墨墨层太厚时会出现堆墨现象,造成空区域产生漫反射,影响光的正常反射,从而导致条码调制比、缺陷度不合格;当黑墨墨层太厚时则会产生拉丝现象,导致条码缺陷度不合格,亦会影响黑墨的固化和附着效果,还会使产品背面出现粘脏。

另一方面,印刷过程中防止因条出现重影而导致条码尺寸精度变差,进而导致条码调制比、缺陷度等指标不合格。

烟包条码的印刷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只有熟悉各项条码评判指标,熟练掌握影响条码级别的处理方法,在印刷过程中做到精细操作,勤抽样、勤检测,才能确保烟包条码的质量稳定、合格。

猜你喜欢
烟包条码油墨
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
条码微站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热线互动
烟包印刷纸盒粘连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油墨基本情况概述
霉变原料烟包信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霉变原料烟包信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柔印Uv 油墨市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