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黄姜渣和烟秆代料栽培黑木耳初探

2016-10-14 20:14李军李为民李世华张九玲肖艳刘杰蔡婧常堃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黑木耳产量

李军 李为民 李世华 张九玲 肖艳 刘杰 蔡婧 常堃

摘要[目的]研究利用黄姜渣和烟秆代料栽培黑木耳可行性及添加比例。[方法]利用不同比例的黄姜渣和烟秆替代常规培养料中的木屑栽培黑木耳,从菌丝生长和产量两个方面对栽培材料进行綜合评价。[结果]培养料中添加20%和30%黄姜渣时,黑木耳菌丝长势与常规配方栽培相当,产量有小幅提高。培养料中添加烟秆时,黑木耳菌丝长势较弱,产量与常规配方栽培相比下降幅度明显。[结论]黄姜渣可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黑木耳,利用烟秆栽培黑木耳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黑木耳;代料栽培;黄姜渣;烟秆;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9-044-02

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was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addition ratio of using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residue and tobacco stems to cultivate 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Method]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 was cultivated on a series of substrates in which sawdust were replaced with different amount of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residue and tobacco stem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residue and tobacco stems used to cultivate 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 based on mycelial growth and the yield.[Result]When adding 20% and 30%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residue into the substrates, the mycelium growth of the 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 wa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formula, and the yield was increased slightly. Mycelial growth was slowly and the yield decreased while tobacco stems were added to substrates.[Conclusion]Dioscorea zingiberensis residue can be used to cultivate 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 and using tobacco stems to cultivate 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 needs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 Substitute cultivation;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Tobacco stems; Yield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 )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别名木耳、光木耳,又称黑菜[1]。因其独特的营养保健价值及生态价值,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黑木耳是我国最早利用的食用菌之一[2]。近年来,我国黑木耳产量呈逐年递增的态势,2012年其总产量达 475.40万t,仅次于平菇和香菇,成为我国总产量第三的栽培食用菌[3]。随着黑木耳产业的迅速发展,加之我国“天保工程”的实施,黑木耳的栽培原料——木屑的价格也逐年上涨,使得黑木耳栽培成本越来越高。寻找能够替代木屑的原料来栽培黑木耳已成为业界共识,也是近年来食用菌科研人员的任务和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4]。

湖北省十堰市所辖5县1市是黄姜、烟叶主要种植区,每年在黄姜提取皂素、烟叶采叶后都留下大量的黄姜和烟秆废弃物,这些黄姜渣和烟秆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资源浪费。黄姜渣和烟秆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黄姜渣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达4.60%和3.11%,是杂木屑的3倍,粗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杂木屑低17.20%和2470%[5];烟秆中含N 1.44%,P2O5 1.69%,K2O 1.85%,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纤维素和果胶等[6]。目前国内已有利用黄姜渣栽培平菇、杏鲍菇、姬菇等的报道[7],利用烟秆栽培金针菇、杏鲍菇、姬松茸、毛头鬼伞、姬菇、真姬菇等也有相关报道[8-13],但利用黄姜渣和烟秆栽培黑木耳尚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利用黄姜渣和烟秆代料栽培黑木耳的可行性及添加比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黑山1号,来源于黑龙江。试验于2015年1~7月进行。

1.2 栽培原料 每年10~12月收购木屑,切片机粉碎后使用直径4~6 mm的网筛过筛,避雨堆放。黄姜渣:每年8~10月从黄姜加工企业运回,晾晒至含水率8%~14%,置于干燥处备用。烟秆于每年10~12月收集、晒干,粉碎后使用直径为5~10 mm的网筛过筛,置于干燥处备用。其他:麸皮、黄豆粉、石灰、石膏等。

1.3 试验配方

配方①:黄姜渣20%、木屑66%、麸皮10%、黄豆粉2%、石灰1%、石膏1%、水适量;

配方②:黄姜渣30%、木屑56%、麸皮10%、黄豆粉2%、石灰1%、石膏1%、水适量;

配方③:烟秆渣20%、木屑66%、麸皮10%、豆粕2%、石灰1%、石膏1%、水适量;

配方④:烟秆渣30%、木屑56%、麸皮10%、豆粕2%、石灰1%、石膏1%、水适量;

对照(CK):木屑86%、麸皮10%、豆粕2%、石灰1%、石膏1%、水适量。

1.4 栽培方法

1.4.1 制袋、灭菌、接种、发菌。

采用熟料栽培,栽培袋采用16.5 cm×35.00 cm×0.04 cm聚乙烯折角袋,每袋装干料05 kg,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接种后7 d内,袋温控制在26~28 ℃,待整个袋温稳定后,控温22~26 ℃,当菌丝萌发、定殖、吃料1~2 cm后控温20~22 ℃,整个养菌期无光培养,根据情况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菌丝满袋后及时下架,保持10 ℃以下。

1.4.2 刺孔、放袋、催芽。

1.4.2.1 刺孔。菌袋经过50~60 d菌丝培养至3月中上旬达到生理成熟,选择晴好无风的天气集中到洁净的场地集中刺孔。将菌袋封口棉塞摘下,袋孔拧紧塞入接种孔内,使菌袋两端平整。用打孔机在菌袋周身刺孔,刺孔15排,每排10個孔,孔径为1~2 mm,孔深5~6 mm。

1.4.2.2 放袋。放袋场地要求交通便利,水流充足,地势开阔,不在风口,土地平整,沙壤土,排水良好,周围无污染源;床畦整理:床土打碎压实、刮平,床畦宽1.8~2.0 m,高20 cm,床畦之间间距为30~40 cm,长度不限,每床畦安装自动喷水水袋,周围开好水渠;放袋:选取菌丝均匀一致、洁白健壮的菌袋各150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袋,各重复随机立式“品”字形平移排放于床畦中,袋间距8~10 cm,上盖塑膜和草帘。根据天气配合温度、水分、光照管理。

1.4.2.3 催芽。刺孔放袋经过7 d的菌丝恢复管理后,刺孔处出现小的曲线状耳芽,此时控温在15~25 ℃,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结合揭、盖膜,做好光线、通气、温差、湿差刺激,防止菌丝陡长,从而达到齐芽、健芽的目的。

1.4.3 出耳管理。

耳芽形成后,看温度喷水,每30 min喷1次,1次10 min,以耳片展开湿透为准,气温高时早晚喷,连续喷2~3 d后,晒2~3 d再喷,反复3~4次即可采收。

1.4.4 观测指标及方法。

接种后观察菌丝长势、菌丝形态、满袋时间等,于接种后的第20、30天分别划起始线和终止线,测定2条线之间的距离,计算菌丝生长速度(每个处理随机选择20袋测定)。将各潮次黑木耳晾晒干以后计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料配方菌丝生长情况

由表1可知,不同配方菌丝萌发时间没有差异,而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满袋时间有一定差异。配方①、②与CK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以配方②最快,达4.00 mm/d,且菌丝浓密、均匀、整齐、健壮;配方③、④菌丝生长速度较慢,分别为3.45、3.33 mm/d,且菌丝相对较纤细。

2.2 不同培养料配方黑木耳产量

由表2 可知,供试5个配方单产在33~66 g/袋,其中配方①、②表现较好,产量分别达66、65 g/袋,CK单产位居第3,为60 g/袋;配方③、④产量较低,分别为37、33 g/袋。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分析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的各个指标,可知黄姜渣、烟秆完全可以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黑木耳,特别是黄姜渣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一种新型基质材料;配方①、②可作为黑木耳代料栽培配方,其中配方①更优;黄姜渣栽培黑木耳耳期好,添加比例试验有待进一步优化。该研究利用烟秆栽培黑木耳产量一般,原因可能是烟秆添加比例不适合或者是试验所用的黑木耳品种不适合利用烟秆栽培,究竟是何种原因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利用黄姜渣和烟秆栽培的黑木耳在营养成分上和传统栽培料的差异还有待进一步测定分析。

综上所述,培养料中加入黄姜渣可明显促进黑木耳菌丝生长,增加黑木耳产量及品质,同时可避免黑木耳生产中大量消耗林木以及有效利用黄姜废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戴玉成,杨祝良.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J].菌物学报,2008,27(6):801-824.

[2]陈影,姚方杰,张友民,等.黑木耳新品种选育研究[J].北方园艺,2014(8):133-134.

[3]张金霞,陈强,黄晨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J].菌物学报,2015,34(4):524-540.

[4]江佳楠,李艳芳,朱琳,等.秸秆栽培黑木耳的配方筛选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10):146-148.

[5]肖汉乾.烟-稻复种制下烟杆还田对晚稻生产的效应[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54-158.

[6]成群.黄姜废渣栽培食用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4):94-95.

[7]江新华,邹桂安,余悦贵,等.利用黄姜纤维栽培食用菌试验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9,28(5):21-23.

[8]石建林,林中麟,林雷通,等.烟秆替代部分棉籽壳作培养基栽培真姬菇的效果[J].中国烟草学报,2011(2):59-62.

[9]林中麟,石建林,林雷通,等.烟秆代料栽培毛头鬼伞初报[J].食用菌学报,2011(4):28-30.

[10]刘传森,邱发奋,邱小华,等.烟秆培养基栽培杏鲍菇对比试验[J].食用菌,2010(4):36.

[11]林中麟.烟秆替代木屑栽培真姬菇初探[J].食用菌,2011(3):39-40.

[12]刘传森.烟秆屑培养基栽培姬松茸试验[J].食用菌,2011(2):27-28.

[13]邹发奋.烟秆屑代料栽培金针菇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9(6):45-46.

猜你喜欢
黑木耳产量
辽西地区黑木耳吊袋式栽培技术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德江黑木耳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七个黑木耳引进品种的比较试验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