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歌载舞说广寒
——天文科普剧《明月几时有》演出现场报道

2016-10-15 03:31
天文爱好者 2016年2期
关键词:星云天文排练

□ 丁 捷

载歌载舞说广寒
——天文科普剧《明月几时有》演出现场报道

□ 丁 捷

2015年11月30日,中关村第二小学百旺校区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星云社“我是天文小讲师”第六场比赛如期举行,今天的活动与以往五期不同,四年级14班六位星云队员历时两个月的排练,精心准备的天文科普剧《明月几时有》今天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

编导(彭天一妈妈)

编剧(赖佑宁妈妈)

监制(郝雨芃妈妈)

剧务(王祎妈妈)

剧务(吴思睿妈妈)

摄像(彭天一爸爸)

图1 阿波罗地面指挥人员东君在呼叫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准备登月。

图2 月溪出场,吟诵起李白描写月亮的古诗《古朗月行》。

图3 天文小讲师告诉大家月球形状为何不断变化。

图4 当月亮、地球、太阳几乎成一条直线,月球的正面全部被照亮,地球上的人们就可以看到一轮圆圆的月亮。“月亮”、“地球”、“太阳”小演员站成了一排,共同做示范动作,“脚踏大地,手指日月,头顶乾坤!”

图5 嫦娥、月溪和太阳女生伴着《明月几时有》的音乐,翩翩起舞。

该剧根据《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李冰老师的原作改编,由剧组的家长们自己编导、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完成。它汇集了朗诵、演讲、音乐、歌舞、话剧等表演元素,通过《嫦娥奔月》、《小时不识月》、《月相变化》、《手指日月》、《明月几时有》五幕场景,演绎了关于月亮的故事。这种载歌载舞、寓教于乐的舞台表演形式,增加了天文科普的趣味性,也展现出星空的美好与璀璨,同时更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索宇宙的渴望与追求。

赖佑宁(饰阿姆斯特朗)

妈妈给我简单介绍了剧本里的人物,我对其中的一个人——月球行走第一人阿波罗宇航员特别崇拜,他在1969年7月20日(世界时)完成登月,而我的生日正好也是7月20日,这难道是一种神奇的巧合吗?妈妈这样对我说,也许你与天文的缘分天生就注定了呢!后来当我得知我将要扮演这位伟大的宇航员时,我激动极了。

——赖佑宁

吴思睿(饰月溪)

演出结束,这些都化成了珍贵的记忆!起初我并不喜欢“月溪”这个角色,觉得她不好演。安山阿姨就一遍一遍地给我讲解,帮我示范,并指出我的表演缺乏感情,而“月溪”确是温婉多情的月亮女神啊!就这样,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角色,也爱上了这部剧。

——吴思睿

王祎 (饰天文小讲师)

听说我们几个星云社的小伙伴要排练一个关于月球的剧本,我很好奇,在心里想,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当拿到打印的剧本时,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故事有趣极了!让我想想,有什么角色,嫦娥、太阳、月亮、宇航员、NASA指挥人员,还有我——星云社的小讲师!

——王祎

剧中展现了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关于月亮的遐想和美好传说,回顾了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探索月球的历程,把这颗亿万年来一直陪伴着我们的神奇的星球呈现在观众眼前。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月亮之美让我们无法想象,关于月亮的神奇总也说不完道不尽,还是让我们马上聚焦演出现场吧。

彭天一(饰太阳女神)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演出的时间,我们既紧张又兴奋,不知同学们看了我们的演出会怎么说?正式演出了,我特别担心自己忘词,临上台时,妈妈向我点点头,我踩着音乐节拍上台,看到了同学们一双双注视的目光,我仿佛就是那个强大的太阳,照亮着整个世界……

——彭天一

郝雨芃(饰嫦娥)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明月几时有》天文音乐短剧的演出,虽然排练要占用我很多的课余时间,要记台词、练动作、跳舞,但我乐在其中,享受每一次过程!妈妈告诉我:自信是快乐的源泉!通过这次演出,我觉得自己更加自信、更加勇敢了!期待下一次机会,我一定会表现得更棒!

——郝雨芃

国跃腾(饰东君)

演出结束了,我依然习惯地钻进佑佑妈妈的车里,因为每次排练都是阿姨带着我们三位男神赶到茶馆的。今天阿姨突然跟我说:“壮壮,今天你最后一次坐我的车啦,演出结束了,以后就不用排练了。”我听了有点失落,因为我舍不得离开剧组,我特别想念和大家在一起排练的日子……

——国跃腾

中午时分,六位星云队员和剧组家长早早来到报告厅,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演出前的紧张准备中,星云社的朱老师也特地赶来给小演员们鼓劲加油,并预祝孩子们演出成功!今天星云社还特别请到了一位神秘的天文大咖前来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呢。到底是谁呢?暂时保密!

今天的报告厅耀眼夺目、熠熠闪光,下午1点40时分左右,当观看演出的同学们步入报告厅的一刹那,简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不时发出尖叫声。只见大屏幕上繁星点点、星光灿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于舞台两侧的大幅海报,六位演员的剧照光彩照人。舞台上空悬挂着一轮圆圆的“月亮”,四周飘浮着朵朵“白云”,犹如月宫仙境一般。一架天文望远镜静静地站立着,仿佛在等候着今天的小主人。

同学们面对着眼花缭乱的场景左顾右盼,窃窃私语着。忽然耳畔响起甜美的歌声:“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伴着歌声,天文小讲师走上台前,他时而仰望星空皓月,时而低头沉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蔚蓝的地球上,每当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夜空繁星点点的时候,地球之外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宇宙到底有多大?浩瀚无边的宇宙到底蕴藏着多少秘密?”

台下的观众都睁大了眼睛,追随着天文小讲师展开无限遐想……他们仿佛在阿波罗宇航员的带领下正在远离地球,登上月球,去发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秘密……

随着剧情高潮迭起,当阿波罗地面指挥员东君和宇航员两个老外朗朗上口地吟诵起描写月亮的古诗的时候;当美轮美奂的音乐伴着美妙的歌声,嫦娥、月溪和太阳女神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时候;当“月亮、地球和太阳”站成一排,演绎着“脚踏大地,手指日月,头顶乾坤”的那一刻,观众们陶醉了……

报告厅里掌声响起……演出带给观众的是从未有过的震撼!

此时,朱老师非常隆重地请出了一位重量级的神秘嘉宾,她微笑着走到台前与孩子们亲切合影,这不是《明月几时有》的原创、《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的副主编李冰老师么?李老师对今天孩子们的表演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今天很开心看到大家的表演,看到大家对天文这么喜欢,尤其是孩子们以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展现星空的美丽和神奇,非常欣慰。谢谢你们!我很愿意参加你们的活动……”孩子们听到李老师感人肺腑的话语,激动极了,争先恐后地与李老师、朱老师簇拥在一起,幸福在绽放……

李冰老师(前排左四)与全体演员和家长合影

此刻——他们很骄傲,此时——他们的老师很自豪……

陪伴《明月几时有》剧组走过60个日日夜夜,我们一起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融入其中,也真正体会到了孩子们的不易,时而为他们抓狂,时而与他们斗智斗勇,时而为他们高兴……一幕幕精彩的瞬间还那么清晰地在我们的脑海中回放着,竟成了一道幸福的回忆,更令大家终生难忘……

从剧本的改编、道具和服装的制作,从音乐、舞蹈的编排到舞台动作的设计,剧组的家长们无不绞尽脑汁。600多张鲜活生动的剧照记载下所有人的汗水,那里面承载了太多的情感,那里有坚强与自信,有纯真与善良,有智慧与友谊,更有星云队员的欢乐和憧憬……那份对天文的痴迷主宰了剧组的日月星辰,更引领着孩子们紧紧追随星云社的步伐,乐此不疲、不畏艰辛。

六位星云队员,如六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如六支照亮星空的灯盏!伴着美妙的音乐和舞蹈,一个个走向星空的孩子们,他们与月亮为伴,与太阳当歌。他们怀揣梦想,仰望皓月繁星,相约星空下,从此恋上了星云大家庭。

舞台大幕虽已落下,但同学们心中的天文之梦才刚刚开启,期待孩子们都能在这个绚丽多彩的天文梦想舞台上有精彩的表演。让爱好天文的梦想陪着他们一起长大,回望星空,让昨天、今天与明天衔接成一条光滑的弧线,来记录他们在星云社的成长足迹吧……

(责任编辑 张恩红)

猜你喜欢
星云天文排练
舞动未来
有眼无珠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天文篇
两个大忙人
戴一片宇宙星云
天文与地理
合唱排练的方法研究
玫魂星云
三叶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