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漫漫,习惯是关键

2016-10-15 08:16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实习
初中生天地 2016年25期
关键词:动脑学霸笔记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陈 欣(实习)

学习路漫漫,习惯是关键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陈欣(实习)

新学期开始啦!每到新的学期,小编总会听到小伙伴们各种各样或豪迈、或铿锵有力的声音:“这学期我要开始好好学习了,真的!”“这学期我打算当一名学霸,不要拦我!”“这学期我准备跃进年级前10名,一定会的!”有期待、有信心是值得赞赏的事情,但小伙伴们想好怎样让自己的豪言壮语实现了吗?

对此,我们听听高考状元怎么说。2016年湖北省理科高考状元梅知雨表示:“好习惯最重要,只要从小培养好习惯,再提升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法,成绩就不会差。”多项调查表明,习惯对于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在学习中有哪些重要的良好习惯呢?

勤动笔墨记忆好

古语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又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见,勤做笔记对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勤做笔记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并理解所学内容。实验表明,上课只听不记,可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地记,可掌握50%;课上勾画重要内容,课下及时整理,可掌握80%。

在现实学习中,有的同学上课爱偷懒不做笔记,有的则过度用力将笔记一字不落地记下来,这都会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明月清风:我同桌就不爱做笔记,还振振有词地讲:“不就是做笔记嘛,不做也没什么大不了吧!”他认为老师讲的很多内容都是书上的,回头看书也是一样的。但事实上,他的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样啊!

小花猪:老师经常跟我们强调,要常做笔记!我是经常做的啊,而且几乎每次都是一字不落地记下来,可认真了。可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啊。看班里的“学霸”,每次笔记还没我做得多、做得完整,可是学习成绩就是好!或许是他们做笔记有方法吧!

对于笔记,不仅要做,而且要会做。课上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获取重点或关键信息,做好笔记;课下进行整理分析,使笔记全面而有条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还能锻炼分析归纳能力。学习自然不愁进步啦!小伙伴们,动起手来,养成正确做笔记的习惯,这样会对你们的学习大有裨益哦!

预习巩固知识牢

古语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由此可见,预习巩固何其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及时预习巩固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坚持预习与复习,做足课前准备与课后巩固的功课,可使得知识记得更牢哦!一些同学不预习也不复习,致使听讲时似懂非懂,听讲之后又迅速遗忘。这种不良习惯阻碍了小伙伴们的学习进步呀!

糖虫虫:我的成绩不错,一直有课后复习的习惯。我复习的方式比较多,有的时候当天知识我都理解了,那我就回忆着复习一遍,加深记忆。有的时候我觉得有些知识点还不太懂,那我则会重点复习,直至完全弄懂弄透。我们班还有几个同学经常向我取经,问我怎么复习更有效果呢!

洛丽塔:这些天每次上课,都感觉书里的内容它认识我,我却不认识它。每次都是老师讲课的时候,我才开始看这节课的内容,总感觉自己一知半解的。本来还想这学期要赢在起跑线上,提升名次呢!现在却这样,可愁了!

预习,是一个提前接触新知识的过程。有目的地预习,制定合适的预习量,可使你产生动力,并有助于提高你的预习效率。同时,有方法地预习,可提升你的预习效果。而复习则是对知识进行后续消化与巩固的过程。对于复习,可以尝试回忆复习法、要点复习法、比较复习法、概括复习法,等等。

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套合适的预习巩固方法,并养成习惯,会让你的知识记得更牢固,对你的学习大有帮助哦!

独立作业勤思考

作业,是每个学生逃不开的话题。很多同学觉得做作业是一项令人头疼的事情,不喜欢独立作业,有着不好的作业习惯。其实,独立作业的过程可促进同学们勤动脑,培养大家的思考能力。所以,独立作业的习惯对于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对于那些基础差或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来说,难以做到独立作业。久而久之,对知识仍是一知半解,不会独立思考,学习也并没有什么效果。

萤火虫:每次做作业时,我都会跟同学对答案。经常写完一道题,就对一下答案,作业完成,答案也基本都是对出来的。时间久了,做作业也就感觉越来越没信心了!这样做作业,哪还谈什么独立动脑啊,更别谈提升思考能力了!看来,还是得独立作业!

八戒:我也想独立作业呀,可有时没办法啊!对于简单或者量少的作业我还能坚持独立完成,但一遇到作业多或难的时候,我就发愁了。记得有一次,有一张试卷偏难,很多题目我不会。所以,第二天到校后,我就抄了其他同学的试卷,就这样交上去了。

作业,如果不是自己独立完成,那它便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达不到检测知识水平的效果,也锻炼不了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先复习后作业,整理思路再作答,完成之后细检查,这样可帮助同学们独立完成作业哦!同学们,养成独立作业的好习惯,勤动脑多思考,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所收获啊!

知识链接:习惯养成知多少

关于习惯养成,贵在坚持。可是,对一些小伙伴们来说偏偏就难在了坚持上,小编听到了很多小伙伴这样的声音:“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啊,可我就是坚持不下来,怎么办?”“一天两天还好,忍忍就过去了,可是长期这样做,我觉得好累啊!”其实,习惯的养成也是有秘诀的哦!了解这些秘诀,或许你就不会觉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那这些秘诀是什么呢?

在习惯养成过程中,有一种“21天效应”规律,遵循这种规律,习惯养成就相对简单了。下面小编来告诉你什么是“21天效应”吧!

在行为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即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经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种现象就是“21天效应”。那如何形成这种效应呢?专家发现,这种效应形成需要经历3个阶段:

进行阶段:交响曲

难度系数:☆☆

花费时间:7天

这一阶段犹如一场交响曲,由于习惯养成才刚刚开始,很多小伙伴们比较兴奋,容易坚持。但同时小伙伴们也会觉得培养新的行为“很刻意、不自然”。所以,这个阶段你需时刻提醒并刻意要求自己。

进行阶段:变奏曲

难度系数:☆☆☆

花费时间:21天

这一阶段犹如一场变奏曲一样,小伙伴们会出现变化反复的情绪。此时习惯养成进入考验毅力的关键期,很多小伙伴们对于新行为的培养会出现动摇的想法。这时候我们虽然觉得新行为比较刻意,但已经比较自然了。所以这个阶段,小伙伴们不要放弃,还需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进行阶段:圆舞曲

难度系数:☆☆☆☆

花费时间:90天

这一阶段的小伙伴们犹如一场浪漫的圆舞曲,小伙伴们的习惯养成基本修成正果了。这时习惯养成进入稳定期,小伙伴们会觉得新行为比较自然而且不再刻意了。新的行为方式已成为你无需有意控制的自然行为的一部分了。

那在形成“21天效应”时需注意什么呢?首先当然是自我改变啦!针对不同阶段进行自我改变,从而适应这一阶段;其次耐心也很重要哦!不断地激发自己的耐心是坚持下去的前提;此外不断重复也是有必要的。对新行为重复练习也有助于新习惯的尽快养成。

编者后记:好的习惯犹如春雨,润物无声。学习中的好习惯对成绩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小伙伴们,如果你也想成为一名“学霸”,也想实现新学期的种种期待,那不妨给自己一些坚持的动力,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栏目主持人:黄燕

猜你喜欢
动脑学霸笔记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惊呆了 真正的学霸竟然都是“玩”出来的
我是『学霸』
“学霸”进行时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肯动脑就会成功
学霸的幸福生活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