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生子归来,那赎罪的知青老母请回什么“神”(上)

2016-10-15 17:34雨蒙
知音·上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王丽松原市王凯

雨蒙

2016年5月16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一间出租屋内,一个叫余家剑的中年男子竟残忍掐死自己身患肺癌晚期的老母亲!

经警方刑侦:犯罪嫌疑人余家剑是死者丁亚萍的私生子。四十年前,丁亚萍作为知识青年来到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农村下乡。在这片土地上,丁亚萍不仅留下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更偷偷留下了爱情的结晶,并将之送给当地一户村民。

“文革”结束,丁亚萍重返长春市结婚生子。2011年,她突患癌症。生命尽头,丁亚萍将私生子的秘密告诉了子女。孩子们震惊之后是对母亲的理解与同情,一番辗转,他们帮母亲寻到失散34年的儿子余家剑。

犯罪嫌疑人余家剑

然而,这场情真意切的爱心故事,竟在母子团聚四年后,演变成了一宗弑母惨案——

突遭绝症,三十多年后寻找私生子

2011年8月的一天,如晴天霹雳,家住长春市宽城区的退休公务员丁亚萍突然查出肺癌中晚期!为了救命,丁亚萍被儿女送到长春市人民医院接受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从麻醉中苏醒过来的丁亚萍望着围绕在身旁的儿子和女儿,突然泪如雨下地说:“孩子们,妈不知道能不能挺过这一关,可妈有一个秘密和一个心愿,经历了这场大病,我把人生看透了……我不想再隐瞒了。”说着,丁亚萍告诉儿女一个惊天秘密——

1975年,正在读高中的19岁女生丁亚萍,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随同学作为知识青年到吉林省扶余县农村下乡劳动。知青的日子苦闷孤独,一年后,丁亚萍与知青张万年相恋并偷食禁果,1977年11月,丁亚萍发现自己怀孕已经四个月了。而恰在此时,男友张万年却先期返城,不辞而别。因腹中孩子月份太大,已无法流产,丁亚萍不得已将这一切告诉了自己的两个闺蜜。幸好当时正是冬季,北方寒冷,瘦弱的丁亚萍穿着宽大的棉袄,再加上两个闺蜜悄悄帮她掩护,不让她干重活,竟没人看得出丁亚萍怀孕了。

临近生产,闺蜜们帮丁亚萍找了村里一户姓余的人家,余家夫妇一直没孩子,丁亚萍决定将孩子送给他们。1978年3月23日,丁亚萍在余家悄悄生下了儿子,抱着白胖胖的孩子,余军夫妇高兴地当场保证一定会把他当亲儿子一样对待。半年后,按政策,丁亚萍回到长春老家,在宽城区制鞋厂做工人。工作两年后,因擅长写东西,被安排到宽城区一街道做了宣传干事。一转眼三年过去,丁亚萍无时无刻不惦记留在扶余县的儿子,并多次给余军写信,打听儿子的情况。一开始,余军每封信都会回,有时候还给丁亚萍寄一张儿子的照片。可渐渐地,余军越来越不爱回信,最后干脆给丁亚萍写了一封信说:“既然把儿子给我们了,就不要总是问了。”丁亚萍伤心之余也理解余军夫妇的担心,她不再追问,把思念埋在心底。

1981年春,丁亚萍与同厂工人王家俊结婚,婚后第二年丁亚萍生下一对龙凤胎,儿子是哥哥,取名王凯,女儿是妹妹,取名王丽。忙碌而幸福的家庭生活,让丁亚萍渐渐放下了留在扶余县的私生子。1999年,王凯高考落榜,在长春市远东服装大市场租了门面做起女装生意,而王丽则考入了东北师范大学,四年后,到长春一家重点中学当数学老师。2006年,丁亚萍的丈夫王家俊因脑溢血去世,儿女们也相继结婚。晚年孤独,丁亚萍又开始思念那个近三十年没见的儿子。许多次,丁亚萍都想告诉儿女自己想寻找儿子的愿望,然而每次她都开不了口。然而,突如其来的癌症,让丁亚萍决定放下一切顾虑。

丁亚萍哭着讲完这些,王凯和王丽震得半天回不过神。望着惊呆的儿女,丁亚萍抓住孩子们的手说:“妈现在得了癌症,活了今天没明天,妈就想在死之前,见一见这个儿子……”兄妹围着母亲流泪,当场答应一定尽全力帮妈妈寻找失散的儿子。

2011年8月14日,王凯把服装店交给妻子打理,王丽正好因为放暑假不用上班,兄妹俩开车前往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寻找同母异父的哥哥。

到了扶余县王凯才知道,母亲离开三十多年,这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2年吉林省成立了松原市,扶余县的一部分居民已经划归松原市宁江区,丁亚萍当年生活过的扶余县城居民一大半都搬到75公里外的三岔河镇。王凯和妹妹又来到扶余县民政部门,在工作人员热心帮助下,终于找到妈妈当年的生产队长,又通过这位生产队长,找到了他们同母异父的哥哥——余家剑。

原来,松原市成立后,余军在扶余县的住处划归松原市宁江区。余家夫妻一直把余家剑当亲生,不知情的余家剑也把夫妇俩当作了亲生父母。余家剑读高二时,父亲余军因疾病去世。余家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开始在松原市四处打工。2001年,余家剑和松原一位开副食店的女人结婚,婚后一年,因与妻子感情不和,余家剑和妻子离婚。后来,养母心脏病发作,在临终前,告诉余家剑他的身世秘密。养母去世后,余家剑也曾想过去寻找亲生母亲。因为经济不宽裕,无法支撑太多的车旅费,余家剑去长春跑过两次,便也不想再寻找。

通过老生产队长,王凯与余家剑在宁江区的一个小咖啡厅见了面。王凯告诉余家剑,妈妈迫切想见到他。可余家剑听完却冷冷回答:“你告诉丁亚萍,我不想见她!”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咖啡厅。第二天,王凯和王丽又主动拨打余家剑的手机,打了几次余家剑终于接了电话:“我不想看到你们!你们穿名牌,开宝马。你们知道我生活的条件吗?同样都是丁亚萍生的,她凭什么生下我却不管我?让我一辈子受苦?”那天,王凯和王丽来到余家剑的出租屋,破旧的房屋和寒碜的家当,让王凯和王丽确实心有不忍。兄妹俩悻悻回到长春,将一切告诉了母亲。丁亚萍泪如雨下,反复唠叨,说这一生确实亏欠余家剑太多,一定要想办法弥补。一个星期后,丁亚萍做出一个惊人决定:要亲自去松原市接儿子回长春生活,丁亚萍哭着对儿女们说:“他如果不给我这个偿还的机会,我就在他旁边租个屋子住,死在那里。”母亲坚定的决心,感动得王凯和王丽眼圈红了。第二天,王凯便驾车带母亲来到松原市宁江区民主街余家剑的住处。

王凯敲了半天,余家剑终于开了家门。看到王凯身旁泪眼婆娑、清瘦憔悴的老人,余家剑明白她就是自己分离34年的母亲,一种激动委屈的情绪一下在余家剑心中漫过。丁亚萍不顾一切哭着抱着余家剑说:“妈对不起你,你原谅妈妈吧,妈妈也有苦衷啊。”余家剑的心也软了,流下两行热泪。聊天中,丁亚萍得知余家剑如今在一家私人洗车行做洗车工,一个月赚不到两千元,除掉生活费及房租,所剩无几。而也正因为贫穷,余家剑离异十年也没有再娶,一直形单影只。

分离多年的儿子竟过得这么凄惨,丁亚萍非常自责,认为一切都是当年自己抛下儿子造成的。她一遍遍哀求余家剑:“儿子,跟妈回长春生活,过好生活。”终于,余家剑答应了丁亚萍回长春的要求。

母亲偿还无度,人心无边爱也乏力

带着余家剑回到长春后,当晚丁亚萍便找来儿子一家和女儿一家,面对儿女和媳妇女婿,丁亚萍说:“如今,你们失散三十多年的哥哥终于找到了。现在我们全家要一起照顾他,帮他在长春扎根。”说完这些,丁亚萍便给大家布置了任务,她让女儿去购置家居用品,帮余家剑布置卧室。然后,叮嘱儿子王凯无论如何也要给余家剑找一份好工作,薪水不能太低,劳动强度不能太大。母亲身患绝症,面对她的这些要求,孝顺的王凯和王丽自然全部答应,兄妹俩举起酒杯,双双走到余家剑的面前说:“哥,你受苦了,我们会尽全力帮你,希望你能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

然而,余家剑没文凭,没有技术,又不年轻了,想找一份体面又赚钱的工作实在很难。最后,王凯和王丽商量,决定凑十万,给哥哥余家剑在小区门口租一个小门面房,让他开个快餐店。丁亚萍听了兄妹二人的这个打算,非常开心,夸奖儿女们善良大义。

就这样,王凯经过认真考察,终于在长春市宽城区桂花街蔷薇路帮余家剑开了一家快餐店。一家人齐聚快餐店庆祝开业大吉,王凯先是鼓励哥哥好好经营,之后高兴地对母亲说:“妈,快餐店附近有两栋写字楼,里面很多上班的白领。只要余家剑用心经营,这个快餐店一年赚三十万一点问题都没有。”余家剑也端起酒杯,十分感激地走到母亲身边,“扑通”跪在地上,哽咽道:“妈,我一定好好经营。”丁亚萍一把扶起大儿子,禁不住老泪纵横。

快餐店开业后,余家剑信心满满,每天起早摸黑,打理生意。丁亚萍看在眼里,喜上眉梢,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弟弟妹妹对这个同母异父的哥哥也是照顾有加。余家剑心中对他们的怨恨渐渐消融。在经营快餐店之余,他还经常回家看望母亲丁亚萍,有时候天气变了,他还会关心地打电话,叮嘱母亲要注意身体。

刚开始,余家剑的餐馆面积小,没有单独居住的地方,晚上客人离开后,他把用餐的椅子拼成简易床居住。王凯见状,让他晚上去自己家里住,王凯家距离餐馆较近。余家剑觉得这样不方便,说在餐馆居住照顾生意方便,王凯实在拗不过,就亲自买了折叠床和被褥送到餐馆,这样,白天床收起来不占营业面积,晚上休息也舒服。王丽特意买了一台小彩电送到餐馆,帮助余家剑打发夜里的寂寞。这令余家剑感到特别温暖。儿子失而复得,并且与弟弟妹妹相处融洽,丁亚萍心情越来越好,她也开始用最积极的心态去和癌魔做斗争。丁亚萍的身体日渐康复,全家人都为这份生命奇迹感到开心。

身体稍有好转,丁亚萍就开始经常往快餐店跑,一心想着为大儿子做点什么,弥补这三四十年没尽到的母亲责任。一晚,丁亚萍让王丽陪她到餐馆看望余家剑。见余家剑的被单枕巾脏了,她扯下来要带回家洗。余家剑上前阻拦:“妈,我自己洗。”他不忍让重病在身的老母亲给自己洗脏衣服。王丽又从余家剑手里夺回,说:“哥,不要妈洗,我来洗,今后你的脏衣服我包了。”看着王丽一脸真诚,余家剑没再争。可在回家路上,丁亚萍还是从王丽手里要回脏被单说:“这一次,一定要我来洗,这个儿子,我除了生他,一次也没有伺候过。”说着,丁亚萍又流下眼泪。王丽只好把床单交给妈妈。

案发后,王丽接受警方调查时说:“妈妈的那些愧疚,让身为母亲的我也感同身受。何况,妈妈还是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我太理解她的心情了,也不想让她心情不好,所以也尽全力关心余家剑。没想到这个人竟然这么残忍……”

在亲人的温暖关照下,余家剑卖力经营快餐店,可由于他之前没有开餐馆的经验,而且性格粗糙,做事不精细,快餐店的生意并不好。到了年底算账时,除去水费电费税费厨师开支等各种费用,虽然没有赔本,但也没赚到几个钱。他不禁着急上火,压力山大。

焦头烂额之际,余家剑接到小学同学管国学的电话。原来,管国学得知余家剑找到了亲生母亲,成了城里人,有钱了,便想与他合伙做点生意。他说,现在花生大涨价,尤其老家沙土地生产的花生含油量高,很受市场追捧,利润对半,也就是说投入一元可以赚一元。管国学想与余家剑合伙承包20垧地种花生,余家剑出钱,他出力,到时候利润平分,一年下来,20垧地花生每人至少赚10万元。

余家剑一听,不禁兴奋起来,不要自己亲自回家经营,就可以得到10万元,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吗?而且,种地比开餐馆好,他知根知底,兴趣也大些。可一想到投资的本钱要20万,他一下子蔫了,自己的快餐店一年到头没有赚到钱,哪里弄这么多钱呢?可管国学却说,你不是有一个有钱的妈吗?这点钱对他们城里人,不算什么。余家剑犯难地说:“唉,这个餐馆,他们都给我出了十万,我哪好意思啊?”管国学却说:“你那个妈欠你那么多,这点钱能补偿得了吗?你本来就该从小生长在城市啊!”管国学的话,让余家剑心中百味杂陈,这些年所受的贫困历历在目。是的,正如管国学说的那样,丁亚萍本该偿还他。

第二天,余家剑便找到了丁亚萍,说清了种花生的事情,并提出要20万。这一次,丁亚萍犯难了,这几年因为治疗肺癌,她和丈夫的那些积蓄早就花光了。不得已,丁亚萍拿出自己的存折,说出了自己的艰难。看到存折上仅有的几千元钱,余家剑心有不忍,说:“妈,算了,我不为难您。”当天,他就打电话告诉管国学自己没钱投资花生地。然而,几天后,余家剑偶然发现了一个秘密,让他下了铁心一定要找丁亚萍要这20万做生意。是什么秘密让他如此执着呢?

欲知余家剑究竟发现了母亲的什么秘密,这段寻子恩怨又将走向何方?请看2016年10月下半月版(第29期)。

(因涉及隐私,本文中除犯罪嫌疑人外均为化名)

编辑/王晖

猜你喜欢
王丽松原市王凯
王丽摄影作品欣赏(二)
THE VON NEUMANN PARADOX FOR THE EULER EQUATIONS∗
王凯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踏实
离开央视“卖故事”:光头王凯的创客生涯
松原市备春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靖王”王凯:我自己看《琅琊榜》也会哭
向大作家学写作秘诀
——读《曹文轩教你写作》有感
松原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措施探讨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