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养子支持出轨爸爸,谁让爱心妈妈抑郁了?

2016-10-15 17:35袁士平
知音·上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抚顺小龙丈夫

袁士平

一位充满爱心的女士,为了给儿子找一个学习榜样,收养了一个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相继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于是,她一心扑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上,多年苦心没有白费,她的儿子考上了一本院校,最初被她收养的男生成为留美博士,其他受惠的孩子都相继考上了大学!

这原本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可结局却让人嗟叹。

善念一发如潮水:爱心妈妈举起助学大旗

1986年10月,辽宁省抚顺市20岁的姑娘李美心与旅顺某部军官吴良平结婚了,把家安在了大连。第二年,儿子吴小龙出生了。婆婆长年卧床,公公身体也不好,吴良平在部队,照顾儿子和公婆的任务落在了李美心身上。可她父母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哥嫂都在机关上班,家里需要她回抚顺帮忙打理生意。就在她为难时,母亲建议说:“你给公婆请个保姆,然后把小龙带回抚顺,我给你看着,你帮爸爸打理生意!”

平德利医生(后)正在与李美心进引心理咨询

李美心征得丈夫和公婆同意后,来到大连劳务市场,相中了一个名叫于玲的小保姆。

于玲当年19岁,长相漂亮,毕业于大连职业技术学校。公婆对于玲很满意,丈夫吴良平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于是,李美心将这个家托付给于玲后,带着2岁的儿子回到抚顺。她基本一周去探望一次公婆,老人说于玲照顾得很好,他们很喜欢于玲,请李美心放心……

一晃到了1999年,儿子上小学六年级了,姥爷和姥姥辅导不了,李美心没有时间辅导,儿子的成绩很差,整天玩游戏。为此,李美心苦恼不已。一天,李美心无意中在抚顺日报看到一则消息——清原县六年级男生张耿,父母双亡,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奶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生活难以自理。张耿虽然学习好,却面临辍学……李美心受到了触动,决定用张耿的遭遇来教育儿子,就利用周末时间带儿子去清原看望张耿。母子俩带了大米、豆油和猪肉等。张耿要去地里干活,吴小龙出于好奇,跟着他下地锄草、打猪草,放牛,不亦乐乎。此后,他主动要求去帮助张耿。

两个孩子成了好朋友,效果如李美心所愿,儿子吴小龙仿佛变了一个人,不乱花钱了,不爱玩游戏了,放学回家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帮姥姥干家务活。儿子的变化,李美心看在眼里,内心里对张耿充满了好感,她将张耿的奶奶接到抚顺市中心医院来治疗,病情控制后才让她出院,并给张耿交了上初中的3000元学费,还每月给他生活费。

缺乏母爱的张耿,在内心里将李美心当成了妈妈。有一天,他偷偷地问李美心:“阿姨,你比我爸妈还好!我以后可不可以叫你妈妈?”李美心的心里暖暖的,但推辞说:“你有爷爷、奶奶照顾,我只是稍稍帮助了你一下,不能占有这个养育之功啊!虽然我不是你妈妈,但是我不会不管你,如果你读书努力,考上大学,阿姨供你读。”

张耿坚持要叫“妈妈”,而且他爷爷、奶奶也请求李美心收下这个儿子.她只好答应了下来。

认下这个儿子后,李美心把此事告知丈夫,并说儿子受到了激励。吴良平欣然地说:“只要有利于儿子的事就办,以后无需跟我商量。”从此,李美心就将张耿当成儿子看待,不仅包揽了他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还去参加家长会。而张耿学习更加用功了,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名。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以为她是张耿的亲妈。亲生儿子吴小龙也不甘落后,成绩稳步上升,由班级倒数,进入年级前三十名。李美心很感慨,曾告诉母亲说:“我以前最担心小龙,如果他不成器,我赚再多钱也没有用。现在,我看到希望了……”尝到了甜头,李美心的爱心被彻底激发起来,此后她成了助学达人,先后资助了多名贫困儿童。

2000年,李美心资助了石油城贫困男生张瑞宏;2002年,李美心跟新宾县贫困女生刘琼芳结缘。三个受助的孩子本来都在抚顺下面的区县中学上初中,结果都考上了抚顺市内的重点高中。为让几个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她干脆在新华大街买了一套四居室,让孩子们住在那里,还请了钟点工给他们做饭。每天,下班后,李美心就回到新华大街,看到孩子们在用心学习,她内心里就充满了幸福……

助学硕果累累:哪知婚姻暗潮奔涌

李美心日常工作很忙,照顾几个孩子后,她就更没有自己的空余时间了。慢慢地,她很少去大连跟丈夫团聚。有一次,丈夫出差路过抚顺,只有两个小时,打电话要跟她见面,可她在学校给张耿开家长会,没空跟丈夫见面。吴良平非常郁闷……

吴良平其实对几个孩子也很关心,有一年暑假,还将几个孩子接到军营里,体验了一周军营生活。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吴爸爸”是一个和蔼可亲又威武英俊的军人,对他很尊敬。

不过,吴良平认为,献爱心要适可而止,不能影响婚姻生活的质量。而公婆对李美心的做法是有看法的,他们觉得,收养了一个张耿给孙子做伴就可以了。

李美心没有心思理会丈夫和公婆的不满。在她的苦心培育下,几个孩子都学业有成——

2006年,吴小龙考上了辽宁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抚顺税务系统的公务员;张瑞宏考上东北大学,毕业后在沈阳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刘琼芳考上了中国医科大学,并取得该校硕士学位,进入抚顺中心医院工作,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主治医生。张耿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他被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如今的高校学费贵,生活费高,一个小康之家,供养一个大学生,尚且感到吃力,何况李美心供养了4个。她家的汽车美容店虽然生意不错,但也不是日进斗金,哪里架得住4个大学生的各种费用!其实,几个孩子体恤李美心的艰难,上大学后,他们都在勤工俭学,尽量减少李美心的负担。张耿去美国的留学费用,第一年就需要10万元人民币。李美心已经拿不出钱来了,只好将汽车美容店以50万元的价格转让了出去,将其中的10万元交给张耿做留学费用。当然,此举家里人是不同意的。可李美心说,反正几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自立了,她将来做点小生意糊口,就可以了。

值得一提的是,刘琼芳自从来到李美心家,就跟大她一岁的哥哥吴小龙很投缘,上了大学后,这种兄妹情升华成爱情。李美心见两个孩子情投意合,“女儿”变成儿媳,自然乐见其成……

可李美心想不到的是,她和丈夫的感情已经日渐疏远,公公、婆婆也不再念叨她这个儿媳。

有一年,公公生病住院一个多星期后,李美心才抽出时间去探望。当时,守在老人病床前的是保姆于玲。此时,于玲不再是那个19岁的小姑娘了,而是一个举止雍容的中年妇女了。李美心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于玲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她一无所知。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对这个家,确实疏忽太多了!公公睁开眼睛看了李美心一眼,没有说话,又把眼睛闭上了。于玲马上就明白了老人的意思,淡淡地告诉李美心:“叔叔病情还好,你要忙,就去忙吧,这里有我呢,放心吧。”李美心觉得有点尴尬,但是没有走。过了一会儿,吴良平来了,见了妻子,一脸冷淡,可对于玲却满脸微笑,跟她询问父亲的病情。那一刻,李美心产生了一种感觉,于玲更像是这个家庭的一员,而她是一个外人……

2013年,吴良平从部队转业,随妻子的户籍来到抚顺工作。组织上给了他80万元安家费。他用这笔钱在抚顺北站附近买了一套三居室。

当时,李美心和儿子、儿媳一起住在新华大街的四居室里,丈夫转业回家一起住绰绰有余,见丈夫再买一套房子,她感到很奇怪。吴良平解释说,他来抚顺工作了,要把父母接过来住。这些年在部队没有照顾老人,现在到地方了,该尽点孝心了。

丈夫说得在理,李美心也不好说什么,等拿到房产证后,她才发现,上面只有丈夫一个人的名字……李美心认为这是婚内共同财产,加不加名字无关紧要,便没说什么了。房子装修好后,吴良平将父母接到了抚顺,保姆于玲也跟着过来了。吴良平大部分时间是跟父母住在一起;李美心则跟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虽然夫妻俩都在抚顺,实际上却是分居的……

2014年,公公、婆婆相继去世了,在李美心要求下,吴良平搬到新华大街住,北站那边的房子由于玲一个人住着。李美心一度想要将房子收回来,吴良平很生气地阻止了她:“人家小于在我们家干了20多年,帮我伺候老人,劳苦功高,如今都没有成家,没有房子住,你就忍心将人家赶走,不能这样卸磨杀驴!”

吴良平在这个家住得很不自在,经常借口加班不回家。李美心通过北站那边的小区邻居得知,吴良平经常去那边住。她质问丈夫,那边就只有于玲一人,在那边过夜,是何居心?

好人难道没好报?爱心成功家庭崩溃

吴良平解释,他想念父母,所以呆在父母的房间里过夜。他说得很真诚,眼含泪水。李美心想到自己是愧对公婆的,见丈夫如此,不好再追究……

2014年9月的一天深夜,李美心见丈夫又没有回家,起了疑心,就来到北站那边的房子,掏出早就偷偷配好的钥匙,一拧,房门居然没有反锁,开了。她直奔主卧室,果然将吴良平和于玲两人捉奸在床!

李美心气得将于玲又抓又打,于玲吓得跪地求饶。吴良平怒了,劈头就给了李美心两耳光,不许她再闹!李美心被打蒙了,反应过来后就哭着给父母和儿子打电话,还通知了最尊敬的表哥,让他们过来!

李家亲友相继赶到,儿子和儿媳也赶了过来。吴良平见了他们,就像一头愤怒的公牛,红着眼睛说,谁敢动于玲一根毫毛,他就跟谁玩命。在这种局面下,吴小龙哭着求父母双方冷静,有话好好说。

于是,双方坐下来论理。李美心觉得自己是合法妻子,道理是站在她这一边的。可在吴良平的诉说里,李美心是一个为了所谓的高尚,不顾公婆死活的儿媳;是一个对丈夫漠不关心的妻子。

相反,于玲除了没有名分,却为这个家牺牲了20多年,没有婚姻,没有孩子,却将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让他们安度晚年,也让他感受到了一个男人应该得到的温暖。其实,他早就想离婚娶她,但于玲怕背负骂名一直不同意。现在,既然事情捅开了,他就豁出去了,再也不能辜负于玲了!

牌摊开了,结局不言而喻,李美心想要维护婚姻,已经不可能了。吴小龙哭着求母亲、姥姥、姥爷和表叔,家丑不可外扬,让父母自己来处理……

在儿子的阻止下,李美心放弃了闹事的打算,开始协商离婚。吴良平放弃了其他财产,只要了北站那套房子,并同意房产证上加儿子的名字。

2015年10月,两人正式去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然而,离婚后,李美心发现吴良平不仅没有在房产证上加儿子名字,反倒是加上了于玲的名字——他竟然做工作让儿子主动放弃了继承权。

原来,吴小龙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而妻子刘琼芳觉得于阿姨照顾了爷爷、奶奶20多年,没有子女,没有工作,如果连房子也没有,将来公公一旦不在了,就会无处容身。尤其是在公公的眼泪和哀求中,她力劝丈夫答应……在李美心心目中,于玲就是她的仇人,可儿子、儿媳的胳膊竟然往外拐。儿子是出于亲情,不跟父亲翻脸情有可原,但她对儿媳恩同再造,儿媳也反水,就不可原谅了!于是,她怒骂儿媳忘恩负义,不如当年养条狗。刘琼芳最初觉得愧对婆婆,可挨骂多了,她开始顶嘴,指责婆婆不大度……

李美心愤怒了,开始给张瑞宏和张耿打电话,希望他俩能讨伐吴良平和于玲,还有刘琼芳。可两人只是安慰她要想开点,闭口不提讨伐的事。

无奈,李美心就赶到沈阳,当面逼着张瑞宏打电话骂吴良平和刘琼芳。张瑞宏被逼打了电话,可并没有破口大骂,而是语气平和地说他们这样做不对,伤了李妈妈的心,要找个机会跟李妈妈好好道个歉。这哪里是讨伐呢,完全是在“和稀泥”,李美心非常失望,指责张瑞宏也背叛了她,跟吴良平、于玲和刘琼芳是一丘之貉。张瑞宏连连道歉……

李美心只能指望远在美国的张耿了。可张耿的态度也变了,每次都借故匆匆挂断电话……

2016年春节,张瑞宏带着女友过来给李美心拜年,她觉得好受了一点。可晚上,她从吴良平的微博中得知,张瑞宏和女友也去给他拜年了,更让她崩溃的是,儿子、儿媳也去给吴良平夫妇拜年了!

李美心真的伤心了,到处找人哭诉,骂吴良平、于玲怎么不是东西,张耿、张瑞宏等人如何忘恩负义,后来,大家都烦了,都对她避之不及……

后来,吴小龙发现母亲变了一个人,成天沉默寡言,仿佛耳朵聋了,他跟她说话,她就像听不见,他大声一点,她冷漠地看他一眼,眼神空洞而无神……

5月的一天,吴小龙正在上班,忽然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妈妈坐在小区楼顶,可能要跳楼。吴小龙心急火燎地跑回家,发现母亲已经被邻居拉回家了。见儿子回来,她淡淡地说:“我不会寻死!”

李美心越来越没有食欲,消瘦得很快。刘琼芳还是担心婆婆,将她带到自己工作的医院,请最好的医生给她做了包括CT、心电图和脑电图等检查,可一切指标都正常,医生认为她患的是抑郁症……

2016年6月14日,李美心在表哥的带领下,来到抚顺心理学会副会长平德利创办的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平医生诊断李美心患上了心理障碍症。

平医生告诉李美心:她现在最大的心结,是认为自己被背叛了,失去了几个孩子的尊敬。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所谓施恩不图报——不是说你对人有恩,别人就必须跟你同仇敌忾。因为她的敌人,未必是孩子们眼中的恶人。如果她能认识到这一点,将来跟这些孩子的关系是可以修复的。毕竟,他们是打心眼里敬重她的。在平医生的反复引导下,李美心认识到,自己虽然失去了丈夫的爱,但并没有失去几个孩子的爱,他们仍然像过去一样敬重她,心里好受多了。目前,她仍然在治疗中,相信将来一定会康复……

7月5日,平德利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李美心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但她没有管理好她自己的“爱”。她在行善之时,忽略了自己在法定婚姻中的角色和义务,导致了第三者的乘虚而入……其实,奉献爱心没有错,善良也不是错,但不能强迫家人和亲友跟你一样崇高、奉献。如果忽略了家人和亲友的感受,很有可能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在得到了许多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失去了许多……

对于李美心的遭遇,也有另外的解读。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湘华教授得知李美心的故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无论是自己的同学中,还是所教的学生里,有很多贫困学子,就是靠李美心式的好心人帮助才完成学业的。可以这么说,李美心和她的同道中人,是爱的明灯,照亮了无数贫寒学子的未来。他们应该得到爱和荣誉,可现实是,他们在行善时,很难得到身边人的理解。因为,他们“为大家、舍小家”,会给家人和亲友带来一些实际的损失,希望家人亲友能多加以理解和支持。毕竟,他们这样做,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温暖更美好。

(因涉及隐私,文中除心理医生外皆为化名)

编辑/肖江东

猜你喜欢
抚顺小龙丈夫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小小小小龙
图说抚顺琥珀(六)
刘小龙
让“数”“形”结合更畅通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风中的祈祷词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