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农场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2016-10-15 16:08柯伟史东娟
中国市场 2016年34期
关键词:社区建设

柯伟+史东娟

[摘要]文章通过对五一农场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了解五一农场社区的工作职责和团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社区职责;社区建设;社区工作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4.285

五一农场地处新疆乌鲁木齐市郊,团场社区成立于1999年5月,现有10个社区和社区党支部。团场社区建设经历了探索起步、示范创建、深化推进三个重要阶段,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就。社区工作人员承担着社区党建、宣传、教育和居民的低保、医疗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环境卫生、清运垃圾、综合治理以及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等工作。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职责

近年来,五一农场经济不断发展,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随着人口增加,难题也接踵而来。对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管理乏力;流动人口混居、散居造成居民区环境脏、乱、差,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状况也不容乐观;对上千名已婚育龄妇女难以严格管理,计划生育工作遇到了新挑战;对老、弱、病、残的服务跟不上,存在上访倾向。为解决这些难题,在学习借鉴W市社区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团场明确通过社区进行治理和提供服务。

团场社区自成立以来,就成立了社区党支部。每个社区先选配党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1名、计生专干1人、联防队员1人。下设老干部领导小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环境治理达标领导小组、人民调解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从而保证社区各项工作有组织和专人负责,然后明确职责。为了确保责任到人和工作有效开展,先后制定了《支部工作制度》《老干工作制度》《计划生育工作制度》《综合治理工作制度》《治安保卫工作职责》《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卫生费用收取标准》等二十八项制度、办法和工作职责。为加强对全团场社区的统一管理,成立了团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社区指导办牵头、各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

2 把握管理重点,找准服务抓手

2.1 加强社区党员教育

社区党支部始终将党员学习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坚持党员学习日制度、老干部学习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文化活动日等,注重学习质量和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同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老党员订阅了《老年康乐报》《人民日报》等十多种杂志和二十多份报纸,供党员学习。

2.2 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由党支部牵头,建立以社区服务站、家政服务中心的社区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管道维修、房屋出租、婚姻介绍、陪护、保洁清运、职业介绍等服务,逐步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在服务社区居民中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

2.3 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以W市X医院为中心,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在社区开展疾病预防、医疗、保健服务,并建立了计生保障体系,利用晚上时间,对辖区内流动人员、外来人员逐一登记造册,及时了解情况,防止超计划生育现象发生,在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管理。

2.4 丰富社区文化

近年来,五一农场增加文化设施投入,为居民提供了文化活动场所,社区党支部积极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建了以老年舞蹈队、老年腰鼓队和老年体育健身队为主的群众文化组织,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提高了居民的整体素质。几年来,团场社区文化建设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曾获自治区、兵团、市及沙区等各级各类奖励达二十余次。

2.5 优化美化社区环境

一是组织人力、物力翻新居民公厕,修建垃圾堆放池和垃圾堆放点,及时清运垃圾污物;二是通过各种宣传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充分发挥老党员的作用,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运行机制;三是结合“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增强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6 改善社区治安状况

为加强社区治安工作,建立了以团场保卫部门、社区联防队员为主,集民事调解、综合治理、外来人口管理、公私房出租管理为一体的工作体系:一是坚持不懈地对社区居民开展普法知识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制意识;二是对社区内的居住人口进行登记造册,本着“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与居民签订责任书,增强居民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三是成立社区民事调解小组,对吵嘴打架、离婚等上百起民事案件进行及时调解,化解矛盾。

3 对团场社区建设的基本认识

3.1 团场党委重视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前提

团场党委对于社区的建立非常重视。团场办社会的负担本来很重,建立社区又加大了资金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团场党委从团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依然做出决定全面负责社区的管理工作。团场领导经常深入社区进行调研,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并派社区工作人员到外地进行学习,学习外地社区工作的先进经验。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工作人员的待遇到办公室的建设,都逐一进行落实;加大对社区环境的改造与建设力度,为社区新铺了柏油路面、人行道花砖,安装了铁艺休闲椅等,极大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

3.2 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基础

社区建立伊始,党支部为了尽快摸清社区人员状况,白天走家串户,晚上加班进行统计,对辖区所有住户人口、外来人员、已婚妇女等情况进行登记。为了加强管理,社区工作人员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将每家每户的具体数据绘制成网络图,贴于墙上,做到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工作人员能够很快地找到住户的具体位置,查到具体数据。

3.3 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是社区工作的重点

社区党支部根据支部工作条例,结合老党员实际情况,加强老同志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制定了党员学习制度。党支部以关心老党员生活为突破口,走家串户为老同志讲解党的方针、政策,积极解决老同志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上的关心,组织观念、集体观念日益增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在社区内、社区与社区间开展积极健康的群众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根据自身条件,发挥离退休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党员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社区稳定、团场经济发展奉献余热。

3.4 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突破口,增进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社区成立初期,各社区党支部多次召开居民动员会和座谈会,走家串户广泛宣传成立社区的意义、目的和任务。集中整治社区较突出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各社区在缺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支部书记带头义务劳动,加班加点清运垃圾,使社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信赖。社区党支部从关心居民疾苦的暖心工程着手,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各社区党支部经常看望年老多病的同志和有困难的家庭,与他们交流、座谈,及时了解居民的思想状况、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这些工作,使辖区内的居民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增进了广大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得以明显增强。

4进一步加强五一农场社区建设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组织协调作用,按照社区党建“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求,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团场“三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4.2 积极探索团场社区有限自治的途径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各基层职能部门以及社区指导办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由于种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社区居委会的法定地位与现实功能不相适应,这是团场社区建设中需要重点理顺的问题。逐步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和基层社区民主,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居民民主选举制度,不断扩大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覆盖面。按照“权力下放、重心下移”的原则向社区转变职能,各社区要明确职责,实行“权随责走,事随责移”,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构筑社情民意的收集、反映和解决、反馈渠道,进一步加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

4.3 加大团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建立和完善各类公益性基础设施,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资源,将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团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各团场小城镇建设同步实施、同步建设。今后如有新开发的小区,团场应与开发商进行协商、沟通,对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进行统一规划,以解决新建社区无办公场所的问题。落实社区服务人员和经费,尤其要落实社区硬件投入的专项经费,有效整合各类社区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展各种便民、利民、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4.4 繁荣团场社区文化,改善人居环境

培育和壮大团场社区文艺组织和文化辅导员队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打造社区文化品牌,使居民享受现代文化生活,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改善社区居民社区意识淡漠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团场社区对居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5 深入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把在内容形式上有特色,工作上有创新,有自己的品牌活动,在服务居民方面有实效,居民认可度强的具有特色的社区向全团场推广,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由于各社区情况不尽相同,起点也不一样,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对示范社区建设分别做出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付诸实施,既要积极创办,又要稳步推进,讲求实效。

4.6 加强团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者是团场社区治理的直接承担者,是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肩负着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服务居民的重要责任。首先,要严把社区干部入口关,社区干部的录用今后应采取公开招考、竞聘上岗等方式,本着面向社会,志愿社区工作,尽可能地吸收有社区工作经验或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其次,加大社区干部培训力度,组织社区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参加各类社区干部培训班,使社区干部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团场社区建设工作取得新发展。

猜你喜欢
社区建设
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发展探析
社会组织发展概况与提升路径探析
陕西新型农村社区生态机制构建研究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驻校社工为乡村学校带来阳光
十八大视域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