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016-10-17 19:23张皓
科技视界 2016年21期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地基

张皓

【摘 要】路桥工程在我国道路交通的建设中已经十分的常见,路桥的建设有效的缓解了我国交通的压力,解决了道路建设工程中遇到的沟壑地形等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不同地区地基地质状况存在差异,并且存在大量的软土地基,从而给路桥的施工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为了确保路桥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证路桥建设的施工质量达到施工建设要求,在进行路桥的施工中,就必须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本文将针对路桥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地基;表层处理技术;强夯技术;粉喷桩加固技术;砂石桩加固技术

0 引言

软土地基是路桥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基地质,它主要是由大量的黏土与粉土构成的,整体承载能力十分脆弱,并且缺乏一定的透水透气能力,非常容易对地质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如果在该型地基上进行路桥的建设施工,极有可能造成路桥施工后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降低路桥的整体施工质量,引发各种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所以必须做好路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运用工作。

1 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存在的特点

1.1 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低

软土地基抗剪强度与排水固结条件、加荷速度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排水的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与固结程度为正比例关系:即固结程度增加后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也随之增加;反之亦然。

1.2 软土地基具有较强的压缩性

软土地基的压缩性与自身的天然含水量、浓限度存在直接关系,若天然含水量、液限度大则压缩性能越强,反之亦然。这也就是载荷越大、地基变形越大的原因。

1.3 软土地基的渗透性较差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较多的空隙和较高的含水量,使得它的天然空隙比通常介于l-2之间,一般不会大于4。它的含水量则高达45%-75%,这就决定了软土地基较低的抗剪强度和较差的压缩性。

1.4 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较差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影响下,软土地基都会发生自然沉降的现象。特别是当路桥建成通车后,地基在负荷的作用下回不断的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这也一直被施工技术人员当做一种“病害”,所以,面对这种软土地基的存在,如果不能够做好有效的处理工作,必然会影响路桥施工建设的质量,导致路桥投入使用后安全问题严重,威胁车辆通行安全。

2 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运用

2.1 工程案例

在某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该工程全长66451.5m,额定速度为90km/h,双向四车道,总宽度为13m,途径大桥桥宽13m,采用多跨为16m混凝土T型结构加挂梁,桥台的桩长为31m,且均布置16Ф18的钢筋,桥台桩基下淤泥层深达18.9m,尽管对其软土地基进行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增设反压护道,但是桥台仍然存在沉降及位移现象,下沉量达0.8m,台身开裂严重,目前仍在下沉,因为此路桥工程长度较长,所以造成施工地点跨越较大,让整个工程的施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在遇到复杂地质环境后,如果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必然会降低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要科学的使用软土地基处理基础,有针对性的做好地基处理,经过实际施工后,相关工程的路桥建设也取得了较高的效果。

2.2 表层处理技术分析

针对路桥施工中出现的软土地基问题,主要的处理方法就是强化软土地基的软土层,然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还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地基的强度,使其满足路桥施工要求。如果在处理的过程中发现表层的质量要好于预期摄像,不过地基内含水量较高,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在地表合理位置开挖排水渠道,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引导出来,进而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土质的干燥性,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待排水工作结束后,要在地基内部填埋适量的砂砾与石块,还要提高地基的基地强度与透水透气性能,对软土地基的构成进行改善,使其结构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方便后续施工项目的跟进。一般可以通过填入砂砾石块等材料的方式,为软土地基制造垫层,该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垫层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性能以及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软土地基被破坏的概率;并有效减小或消除软土地基的沉降量,代替上层软弱土层发挥承载作用,并分担下层软土层所承受的载荷;垫层的制造,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软土地基的透气透水性能,缩小软土地基内部的空隙,强化下层黏土的结合力,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抗破坏性。

若施工中发现软土地基上层土层十分薄弱,并且含水系数较高,此时可以在其上不铺垫一层一米高的砂垫层,通过砂垫层对软土层内部的水分进行调节。若发现软土地基表层土壤的粘性较大,此时可以在表层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对软土的粘性进行调整,提高其粘结力与整体性能,强化软土地基结构。由于软土地基极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所以应该对软土层添加一定量的铺垫材料,提高软土地基符合的均匀性,为路桥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3 换填土技术分析

该技术主要是对软土地基的软土用优质土进行替换,进而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降低沉降发生概率。在施工中首先要选择填料透水性好的突然,在水位以下填的材料必须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填土方式为从中心向两边。当前比较流行的换填土技术包括强夯挤淤法、砂垫层置换法等,这些方法操作简便,性价比好,所以值得广泛使用。

2.4 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主要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用重物,让其以高空自由落体的方式对软土地基造成巨大的碾压,从而实现压实软土地基的目的。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软土地基土质进行压缩、减小土壤内部的空隙,并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强夯技术的操作工艺十分简单,并且具有速度快、显效快等特点,一般可以加固的软土地基深度高达5.5~10.5米左右,压缩量降低可达2~8倍左右,通过强夯压实处理后的地基强度可提升3倍左右,所以非常适合该工程的施工建设。

2.5 粉喷桩加固技术

若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十分差,那么就可以选用粉喷桩加固技术。在使用前,技术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测量、分析,选择合理的下桩位置等,在操作环节要做好粉喷高程与钻机的下钻深度控制,保证粉喷桩长度符合施工要求。之后还要做好成桩直径的检查,要保证钻头的磨损不可超过2厘米,确保粉喷桩加固技术的操作质量。

2.6 砂石桩加固技术

砂石桩主要是由石桩、砂桩等与施工软土地基的土层进行合理结合构成的一种复合地基,从而有效的增强软土地质质量、及承载能力,能防止砂土在震动中发生液化现象,进一步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不受破坏。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需要对路桥施工段进行实际考察,确定相关施工现场的地质数据后,才可以制定具体的施工操作方案进行施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路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软土地基特点以及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实际的施工中,只有处理好软土地基问题才能够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的发生,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路桥的施工质量,保证路桥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周艳丽.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6(02).

[2]杨建宇.市政路桥施工质量控制与项目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5(52).

[3]李嵩.市政路桥工程的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实践应用[J].建筑知识,2015(12).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路桥施工软土地基
浅析水利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探讨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