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街区与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比较分析

2016-10-17 08:12王迪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8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邻里城市道路

王迪

住建部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城市居住区街区制,将改将现有的交通问题,居住小区的景观形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居住小区进一步的开放城市景观设计将实现从块面到点状的转变,这将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概述

1.居住小区内景观设计现状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儿童游戏区以及其他带状、块状的公共绿地,居住小区内部绿地景观能够满足住区居民的交通、休憩以及社交的多种需求,但是仅供小区业主使用。

2.开放式街区景观特点

开放是居住街区有两种发展模式,第一种TND模式,以邻里社区为基本单元,400米左右为半径,公共设施围绕邻里中心布置;第二TOD模式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步行5-10分钟为半径规划设计社区。两种街区形式的公共景观区都有更为舒适的步行距离和更多的、更开放的绿地空间,给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了更合理以及更丰富的社会交往空间。

居住街区没有像居住小区一样明显的内外之分,而是有多变边界域即建筑周边与街道之间的灰空间,街区外界底层空间的商业与绿化、小品、广场、公共设施构成了复合的边界空间,为生活在此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从建筑内部到城市道路的缓冲带,为城市增添活力。

现有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与

开放式街区景观设计比较分析

1.规模比较

理想的开放式居住街区一般半私密性区域邻里式院落大约容纳100—150户,封闭式的居住小区一般容纳3000~5000住户,相对较小的组团容纳的住户是300~1000户。相交下城市街区有更合适的交往尺度。

2.公共景观区

居住小区内部的公共景观功能主要针对小区业主的需求进行设计。区域内部的景观设计带有明显的风格特征,休闲运动设施相对比较完善,缺点是只针对本小区住户开放,并不面向公众开放。

居住街区的公共景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半公共的邻里院落,另一种是在居住区周围分散布置的城市广场、邻里公园、小型公园等公共区域。

开放的居住街区相较原有封闭式的居住小区有更多的开敞空间,居住街区内有便捷的交通网络,步行5~10分钟即可到达邻里中心或商业服务区,拥有更宜人的步行距离;开放式的居住街区少了居住小区的围墙,增加了建筑临街面更多样化的建筑边界景观。

3.通达性

我国现有的居住小区被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均不穿过居住小区内部,城市道路与居住小区周边围墙平行。交通出行道路的可选性较差,城市道路较为脆弱,一旦城市主干道发生拥堵,不能从周边道路得到有效缓解。

城市街区内部有丰富的路网,街区内部的道路没有车行以及人行的限制,并且能够及时缓解车流及交通压力。由于每一个街区的长度一般不会超过200米,缩短了街口与接口的距离为步行提供更舒适的步行空间,有助于节能环保。

未来中国城市街区景观的发展方向

1.景观面积分散化

居住街区中丰富的路网将居住区分成了若干区块,一种是集中型的市政公共景观空间如多种规模的城市公园、商业广场,均以点状模式分布在城市住区当中;另一种是住区周边的道路景观,以带状的形式贯穿在居住街区当中,为城市丰富的生活次街的塑造提供更多空间;第三种庭院内部景观,分散于各个街区内部,由于庭院景观具有一定半公共空间的特性的同时具有非常多变的形式

2.公共景观形式多样化

(1)多种形态的城市广场:对于城市街区来说,广场不是盲目求大,面积可大可小,重点是为市民活动提供开敞的室外空间,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城市特征。

(2)邻里公园:邻里公园主要为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内的居住区住户服务,园区内应考虑幼儿、学龄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人以及特殊人群多种活动,包括为退休及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交往空间;为年轻人提供非正式的休闲活动区,比如日光浴、野餐、散步、闲坐空间等等;由于邻里公园需要容纳功能较多,一般面积要在1h㎡以上。

(3)小型公园:一般情况下,小型公园的选址应是的周围四个街区为半径范围内的使用者可以不穿越主要街道而步行抵达。小型公园主要服务对象是幼儿、6~12岁儿童以及他们的家长,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儿童活动需求以及场地的安全性。

(4)庭院景观:指的是每个街区内部围合的半公共空间,设计丰富的、具有强烈可识别性的中庭空间,通过外廊、休息平台给街区内住户提供更多的交往空间。

3.公共景观人性化

现有的小区外围道路较长,传统的城市规划当中大型的城市广场、公园一般距离居住小区较远,大型公园以及广场的尺度较大,容易产生空旷感、区域限定感不强,虽然设施设备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对于大人日常的散步、儿童的玩耍等活动来说距离较远。居住街区中的小型公园能够解决这一状况,一般的小型公园面积都在1h㎡一下,虽然面积比较小,但是贯穿在日常生活的街区当中,为人们在茶余饭后提供更多的、更近的活动空间。

结语

我国的住区建设需要不断发展、进步、完善而又长期的过程,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亲人城市空间,以及更大面积的城市公共景观是今后居住建设的重要环节,这种推动性的发展需要规划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以及景观设计师的不断专研、实践、和不断努力,相信在我国居住区建设会向着人性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邻里城市道路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