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的分析研究

2016-10-18 17:52朱珠芸茜
活力 2016年10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

朱珠芸茜

[关键词]“走基层”系列报道;传播语态;题材选择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调研时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今年农历正月初十,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一则新春走基层报道《童国兵舞出的致富“龙”》。央视记者共历时9天,在经过多次踩点,反复斟酌后,通过仙桃市西河镇童国兵生活的缩影展现出当地农民通过黄鳝养殖致富后生活的变化。这也是近几年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的一个缩影。

2012年1月26号,《新闻联播》从头条开始,连着三条播出了“新闻春基层”报道,平凡人物成为新闻头条,并在节目中占有较大篇幅,这是2012年的《新闻联播》与以前的最大不同,也是中国电视新闻与以前的最大不同。

在“走基层”报道中,大量的电视记者走到基层去,走到现场去,与群众打交道,让普通大众当主角,讲述基层群众身边的感人故事,反映普通人物的收获体会,这种“接”了“地气”的新闻报道,充满了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也给央视的新闻重新注入了活力。

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是2011年8月开始的,最初的时候有《蹲点日记》、《第一手调查》等等,新疆《皮里村蹲点日记》就是那时候诞生的好作品,在10月份,央视新闻频道又推出了《百姓心声》,更多的关注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再之后又推出了《煤炭冬运》《雪域冬行》,把国计和民生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走基层”报道活动开始以后,记者从基层采制的报道很快成为常态化报道,像“蹲点日记”、“第一手调查”、“劳动者”、“最美中国人”等,每天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央视新闻频道滚动播出、实时跟进报道,重点内容还要在《新闻联播》中播出,甚至连续报道,比如皮里村蹲点日记、新疆测绘队红旗拉甫、巡逻路上的向导拉齐尼等等;而对记者、主持人而言,“走基层”更是成为工作的常规内容。2011年8月27日播出的《走基层排水工:城市的“地下工作者”》报道中,郎永淳跟随排水工深入地下管网进行跟踪采访,成为中央电视台首个进行“走基层”报道的主持人,在这之后,主持人陆续下到基层进行采访报道。在央视“走基层”报道中,常常出现记者接力报道,一条新闻,多位记者、摄像辗转多地跟踪拍摄,新闻播报连续几天关注的情况。

看“走基层”报道,我们第一眼看上去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疑问,它是新闻吗?因为一般的新闻强调信息量、倒金字塔、新闻硬的含量等,在画面上强调美感、气势、规整,较少出现在民生新闻中广泛使用的跟拍、长镜头等表现方式,但在“走基层”报道中,经常以讲故事的报道形式出现,并且多特写,多跟拍,这种对特写和故事化讲述的大规模应用,在电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而这种使新闻纪录片化的方法,也使新闻变得更加好看,更加真实。

传播语态决定传播效果。只有用人们听得懂、愿意听的传播话语来表达传播内容,才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5]照本宣科、因循守旧的呆板言论难有市场,贴近百姓生活的亲和语言却能一夜蹿红,就像近年来风靡网络的“淘宝体”、“凡客体”、“微博体”一样。央视“走基层”报道中,随处可见这种质朴、亲切、平实的亲和语言。

“走基层”报道的传播语态没有正襟危坐的刻板语言,没有官腔官调、高谈阔论,有的只是群众原汁原味的生活话语,就像在与观众相互拉家常一样,拉近了新闻报道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使新闻带上了更多的泥土味、乡土情。

在央视“走基层”报道中,开头总会运用第一人称开场,采用记者自述的表达方式,叙述报道发生的地点、介绍人物,语调平实,质朴、亲切,尤其是《蹲点日记》,开头使用日记式的方式,尽管记者不出镜,但整体依然让人感觉平和、亲近。比如,皮里村蹲点日记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四岁的小侄子叫堂堂,小家伙的玩具堆积如山,每次出差我都要绞尽脑汁给他买一样以前没买过的。有一次实在因为忙空手回去,堂堂憋红着小脸一脸委屈,这事儿让我内疚了好久。上学路上,我像问堂堂一样问皮里村的孩子们最想要什么,孩子们第一反应都愣住了,我想是因为她们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我又追问了几次,孩子们终于开口说,想要一双磨不坏的鞋,一条好走的路。”

记者就是用这种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一群孩子简单又美好的愿望,亲和的语言既让观众听得懂,又让新闻更质朴、亲切、感人。

在“走基层”报道中,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深入大江南北、深山雪地、田间地头,将镜头聚焦普通人,对准基层,讲述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新闻报道接了地气,所以才能“想百姓所想,感百姓所感”,这与长期以来媒体中充斥着对达官显贵、社会名流、文山会海的报道形成强烈反差,体现了新闻选择鲜明的平民化视角。

“走基层”报道通过记者在基层真实、全程记录基层群众的工作生活状态,展现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乐观态度,没有说教话,没有宣讲味,却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高度认同,让百姓与记者、与新闻贴得更近了。

央视“走基层”报道“民生新闻”式的报道方式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者对走基层写作方法日益娴熟,很容易出现带着主题找内容的问题,如《走基层 最美中国人》栏目,记者刻意地去找典型,找例子,甚至把新闻人物往这个主题上生搬硬套,新闻采访容易带有主观烙印。

任何新鲜的事物总是会吸引人,但长时间的固定模式总会有让人倦怠的一天。《走基层》报道的采访模式、写作风格都有着明显的套路。时间久了,总会有新闻做不下去的一天。所以,“走基层”不仅要走,还要走出“新意”。可以尝试跳出“活动”,从人物身上入手寻找新闻点,善于挖掘有深度和生命力的题材,做出来的新闻才亲切,才能回归新闻采访的本意。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
央广推出“一带一路”五周年系列报道 精雕细琢正当时
深入采访,多角度挖掘城市文化信息
浅谈深度报道的服务性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系列报道新探
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组合报道异同
《辽河晚报》:以活动策划为抓手搭建互动平台
《张家口日报》:弘扬“工匠精神”,把“小亮点”变成“巨能量”
浅谈企业报如何策划好系列报道
浅谈企业报如何策划好系列报道
浅谈企业报如何策划好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