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师范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研究

2016-10-19 02:33刘玲玲
中国市场 2016年35期
关键词:性观念大学生

[摘 要]为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性观念现状,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采用自编问卷对安徽某大学4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较清楚地认识了爱情与性的关系,有大部分大学生性知识匮乏,对同居和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宽容。高校需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性观念;性健康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5.125

1 问题提出

正值花样年华的大学生虽然生理发育趋于成熟,但是心理上的稚嫩,理智上的脆弱和性道德意识上的模糊也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大学生作为思维最活跃、接受西方文化最快、最多的群体,其恋爱道德观念、性观念也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国外对性心理相关课题的研究从19世纪40年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建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美国社会学家金西研究指出,社会经济阶层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在婚前性爱问题上比较保守,而下层社会的态度较为开放。本研究从性知识、性行为等方面调查大学生对性知识了解、对婚前同居的态度、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以期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

2 研究方法

本调查从安徽某大学四个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随机抽取在校本科生4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性观念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406份,有效回收率为96.67%。所有调查数据输入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性知识,完全不了解性。3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性知识了解得很少,53.2%的大学生对性知识了解只有一般程度,认为自己对性知识了解较多的仅占8.4%。由此看来,“90后”大学生对性知识缺乏了解,这可能与我国学校青春期教育相对滞后及性教育不足有关。

3.2 大学生对爱情和性两者关系的认识

爱情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萌芽并绵延至今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两性的基础,是情爱和性爱的统一,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因,是文明社会永恒的图腾。调查结果显示:很大部分学生重视恋人间的爱,占57.2%;有34%的学生正确理解了爱和性在爱情中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不能把握爱与性关系的学生占少数的8.8%。“90后”大学生对爱情和性的关系有较正确的认识。

3.3 大学生对未婚同居的态度

未婚同居是指未婚男女在未办理婚姻登记手续情况下,生活在一起。47.5%的大学生选择“不赞同,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36%的大学生选择“看程度,如果感情真好可以”;5.7%的大学生选择“赞同,这样可以增加对对方的理解”;持无所谓态度的占10.8%。这与王琪等人的调查结果有所偏差,这可能与取样样本有关,高职高专学生性观念较大学本科学生更为开放。

3.4 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呈现多样化的形势。其中认为不道德的占最大比例33.8%,其次认为在恋爱中,即使发生了性关系,只要未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应该受指责的占27.6%。而认为只要结婚就没关系和不清楚的比例相近,各占19.2%和19.4%。这与刘新芝的调查结果相近,总体看来大学生中大多数人对婚前性行为态度比较宽松,只要能不出现后果就能接受;也有部分人持强烈反对意见。

3.5 大学生对恋人有过性经历的态度

人们都追求完整和纯洁,未婚而有性经历仿佛是生命的污点。对恋人曾有性经历,42.1%的大学生会根据感情的深浅程度来决定恋爱关系的存废;5.9%的大学生持无所谓态度;17.0%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恋人主动承认可以原谅;34.9%的大学生嘴上会原谅,但心里还是会感觉不舒服。由此看出,有过性经历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恋人对自己的看法及两人之间的爱情。

3.6 大学生对恋爱对象的性要求的态度

大学生恋人感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提出性要求。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2.4%的大学生面临性要求处境时会选择给对方讲清道理后拒绝,20.7%的大学生断然拒绝,10.8%的大学生认为只要被对方真心喜欢就答应,11.6%的大学生认为只要真心喜欢对方就答应,4.4%的大学生选择顺从。由数据可以看出,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能够理智冷静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

4 讨 论

4.1 该校大学生普遍缺乏性科学知识

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该高校91.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性了解不够,性知识贫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中学校性教育与家庭性教育的缺位。家庭与学校本来该是性教育的重地,但是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家庭性教育普遍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家长本身就对性了解不足,没有能力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很多家长有意避免和孩子谈论有关性的话题。学校的生物、生理课大多只是形式,学生无法学到具体实用的知识。这种情况在我国农村及中西部等贫困地区尤为明显。在性成熟过程中,大学生们更多的是通过非科学的途径获得性知识。

4.2 该校大学生性观念受传统观念影响更大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及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在校谈恋爱逐渐放宽了限制。本调查随机样本中,大学生有恋爱史的为36.0%,低于粤东地区大学生。可能大学生对性的开放程度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本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同居及性行为都是以爱情为前提,数据显示有五成左右的大学生不赞成未婚同居,说明该校大学生的性观念较为传统,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比如,安徽属于中部地区及该校开设了《性科学与性教育》等有关的性健康教育选修课。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性观念受我国传统观念影响很深。然而也存在小部分同学在恋爱中性观念开放,性道德意识淡漠,可能与现在社会国际化,网络化有关。

个体性观念的形成是个社会化的过程,根据心理学上行为主义的观点:个体在社会上学习,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性观念。大学生性观念和恋爱道德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正确引导。而且在引导时应考虑家庭教育背景和社会道德价值取向,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5 建 议

性健康是我国及西方学者研究大学生有关性课题的根本目标,也是大学生爱情观的重要组成。爱情与大学生的学业密切相关,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以性生理为基础、性心理为重点、性道德为灵魂的中国式性教育将使人类生活更开明、更严肃、更健康,对社会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时代发展,人们的性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高校应责无旁贷地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情感。要解决大学生性问题必须先让大学生掌握足够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强化性道德,而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面把握,不仅从大学生自身,而且从大学生身处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性教育着手。

5.1 学校性教育

5.1.1 丰富教学模式

(1)显性化教育:开设大学生性教育课程,与专业课一样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性知识,如避孕节育,防性病、艾滋病;举办性教育课外知识专题讲座,为大学生解答性疑惑,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恋;开展科学性知识辩论赛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敏感话题,如婚前性行为的利弊,最后由老师给予积极健康的指导;开通网络信箱,可以个别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具体性困惑。

(2)隐性化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适度阅读言情小说,开展情景剧表演活动及反面案例教育。

5.1.2 注重人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爱情是对性的最伟大的感召。尽管目前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但通过调查反映出仍有大部分学生十分重视圣洁的爱情和贞操。对爱情的忠贞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和良好人格的表现,是幸福生活的基本保证。所以在性教育过程中注重并结合人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必要。实施性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他控到自控、从外控到内控的转化过程,健全的自我约束体系是知、情、意在高层次、高水平上的协调,我们要以培养科学的性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健康的性态度为核心,使学生正确对待性生理和性心理的问题。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层次上具有统一性、在功能作用上具有互补性、在内容原则上具有交叉性。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性心理问题并非只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所能解决的,只有将性教育、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5.2 家庭性教育

家庭背景和生源地对孩子性观念的最初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性教育的基本场所,使孩子正确接受性知识和树立性观念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要求父母自己以正确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性困惑,积极解答孩子的性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5.3 社会性教育

社会是个大环境,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就社会而言,在当下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网络时代,一要加强法制宣传净化大众传播媒体,防止不健康性知识误导大学生,为大学生性健康发展扫清障碍;二要广泛地开展科学的性知识宣传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提倡正确性观念。

5.4 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应在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与异性交往的能力,学会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包括抗压能力和受挫能力。主动地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自尊自爱,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总之,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与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性心理相对滞后于性生理成熟的现状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性问题和性困惑。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各个领域相结合向大学生普及足够的科学性知识、性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度过心理发展的危险期,使他们把处理自己的学业与爱情的关系,达到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兰,朱宏,谢桂琴.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知识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9,18(6):3-5.

[2]李盈,郭静晓.中医学生性观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2):149-150.

[3]王琪.大学生爱情观的心理素质教育刍议[J].科技信息,2007(15):143-144.

[4]刘新芝.我国大学生性观念调查与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49-52.

[作者简介]刘玲玲(1990—),女,汉族,江西九江人,硕士,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性观念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80后”与“90后”性观念开放程度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大学生同性恋性观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
论新时期下大学生的性观念及对策
90后大学生性观念教育对策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