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应用的讨论

2016-10-19 03:12刘妍
建筑与装饰 2016年7期
关键词:配置分类

刘妍

摘 要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园林的美化、环境的净化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对于居住区园林绿化、景观美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便促使设计者对各种景观植物造景分类做到充分的了解,科学、合理的做好品种配置。本文即针对居民区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分类以及配置展开相关分析。

关键词 居住区;园林景观植物;分类;配置

引言

植物是城市居住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留给居住区园林景观植物的空间越来越少,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居住区园林景观的配置问题遭到忽略。城市建筑的压抑以及人们单调的工作生活,愈加凸显了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英国著名园林设计专家及艺术家B.Clauston就曾提出,所谓园林景观的设计问题就是植物组合配置的问题,是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重要问题[1]。

1 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表现形式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所体现出的样式是具有多样性的,不同植物的单独或配合使用往往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的造景效果。此外,植物与不同的铺装材料结构相组合,所形成的景观效果亦丰富多样。为实现最佳的植物造景效果,须深入了解多种居住区园林景观特征,并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2]。

1.1 孤植树造景

顾名思义,孤植树指的是在园林中单独种植一棵树木的造景方式。孤植树的种植通常会选取比较开阔的景观环境,例如草坪中央,广场的不同角落,小区门前空地等等。孤植树的种植目的通常在于对于该树木的突显,或利用该树木实现某一种植目的。比较常见的有在广场或草坪里种植,为居民形成自然阴凉,这时通常会配置高大、美观、不易生虫的阔叶树木,例如柳树、槐树、法桐等;再如在小区门前种植寓意较好的树木已达到美化的效果,此种情况通常选用长青树种,例如迎客松、马尾松等。

1.2 树丛造景

树丛造景通常是通过树木的群体状态,展示出多株树木的组合美感,并通过组合美体现单株树木的美感。由于不同树种的样式、叶片颜色、开花时间各有不同,因此通过恰当的选择树木进行组合形成树丛,则会呈现出错落有致、配色协调的视觉享受,为居民区园林绿化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居民区园林景观通常规模有限,因此在树丛的配置中通常避免选择大量大型树种,而是以中小型植物为主,配合以适当数量的大型树。常见的有小叶黄杨与银杏树、松柏的组合,该树丛中各种树木颜色有黄色、深绿色、浅绿色,搭配协调、美观,且树木落叶情况各有不同,实现了园林景观随季节变换的相应变化。

1.3 花坛造景

花朵色泽艳丽、明快,造型丰富多样,气息幽雅宜人,因此花坛是大部分居民区园林景观中用户喜闻乐见的植物造景形式。花坛造景通常是选用单一或不同类型的草本植株进行组合种植,既可以是小型花盆组合的临时摆置,也可以是常年配置的花卉景观。比较常见的有逢年过节时在小区门前摆放的花坛组合,通过一串红、菊花等不同颜色花卉的组合配置,组成小区标志或“欢度佳节”等字样,起到很好的美化效果。此外,还可以在居住区绿化带中设置常年培植的花坛供居民欣赏,如很多小区中设置的“牡丹园”、“玫瑰园”等,通过培植牡丹、玫瑰等花期较长、美观芬芳的花卉,实现小区景观美化的效果。

2 景观植物配置原则

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不能天马行空,而是要遵循一定的配置原则,方能实现景观建造的科学、合理、高效开展[3]。

2.1 保护生态原则

目前,人们生态保护的意识正逐步增强,因此在居民区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亦应特别注意遵循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原则,这既是小区居民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此,在植物的配置中要特别注重因地制宜,依据小区的地形、土壤状况、水源分布培植相应的植物品种。例如在离水源较远的位置种植抗旱性较好的树木,避免为改引水源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施工改建或水资源的浪费;又如在阳光照射不充足的区域种植喜阴的植物,在达到环境绿化效果的同时实现造景成本的节约。此外,针对目前秋冬季雾霾较为严重的现象,建议园林景观进行植物配置时充分利用好植物吸收粉尘、净化空气的特性,通过植物对园区环境进行自然生态保护。与此同时,也能为居民生活增添更多自然色彩,一定程度上实现帮助居民缓解压力、美化心灵的效果。

2.2 多样性原则

丰富的多样性是植物的一大特点,这使得不同的植物具有各自的生长习性及外观特色,充分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并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充分的尊重植物多样性的特点,这对于景观美化,促进不同植物协调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须依据园区的自然环境引入与之相适应的植物类型,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实现很好的配比,避免造成物种间因生存竞争导致的植物死亡或无法充分生长等后果。

此外,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还表现在引入时间、空间的合理选择。由于不同植物的生长期不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空间大小、阳光、水分等均有差异,因此,在园林植物引进时,须充分考虑到所引入植株的习性,在合理的时间将植物培植到恰当的生长环境中,也只有这样方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这便要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是公共的过程中,须有具备植物学专业背景的园林技术专家、技工进行植物配置指导,对于植物的种植时间、养护方式等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一旦植物出现病态则应及时相专家进行咨询,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虫害防治工作。

2.3 美学原则

美观性是居民对于居住区园林景观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小区中的绿地、树丛、花园通常能起到使环境充满生机,居民身心愉悦的效果。因此,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必须遵循美学原则,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特点,实现园区美化效果的最优化,这是对于园林设计者美学能力的一种考验。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须从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生长习性四个角度进行考虑,将树木、花草更加优雅的组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常见的尊重美学原则的植物配置设计有依据植物颜色的多样性,将不同花草按照一定形状规则种植在一起,并组合成比较美观的色彩搭配或固定的形状。例如将不同种类的黄杨、冬青种植在一起,多种紫色、绿色、黄色交相呼应,对园林景观起到很好的美化效果。又如在草坪上混合播种多种类型的草籽,不同草籽生长、发育的季节、周期彼此不同,由此可达到草坪一年四季都有青草生长的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

2.4 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所不得不考虑的一项原则,只有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充分用好每一笔经费,才能实现植物配置的最高性價比。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进行植物配置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及植物培植技术水平,从而选择合理的引入品种。例如在经费有效、专业园护人员配置不齐全的园区,建议种植当地生长、易于培植、虫害发病率低的植物,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而对于那些以园林景观为特色、养护投资大的居民区,则可以在种植当地生植物的基础上,科学引入其他地区的物种,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养护,从而更好地实现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及美观性[4]。

5 结论

总之,为满足居民对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诸多需求,在园林景观植物的选择配置上多作文章是很有必要的。这便要求设计者对园林造景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把握各种植物的配置原则。只有这样,方能在保证园林景观美观、生态和谐的前提下,经济、高效的开展园林景观植物选择与配置。

参考文献

[1]程袁华.深圳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31-35.

[2]赵博.西安市住宅区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调研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27-29.

[3]陈湘宜.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讨[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47-47.

[4]李艳霞.广州市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51-55.

猜你喜欢
配置分类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简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配置应用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自学习免配置方法
论高校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计算机Linux网络操作系统特点及服务器配置研究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