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影响及实践应用

2016-10-19 03:38薛福亮
建筑与装饰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实践影响

薛福亮

摘 要 在农业机械管理上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用机械的应用效率,在农村的经济规划中,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管理,能够保证农业信息资料的准确性,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性规划使用。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中,农业经济建设也同样加快了步伐,必须要对以往的管理内容进行变革,利用农业机械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建设。下面文章对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具体讲述了实践应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影响;实践

引言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基础产业,其会直接影响到了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有着一定的意义,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完善的产业链,实现经济整体的提升。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农业在目前的市场发展中有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农业的发展中离不开高新技术支持,也应该将农业机械装备提升了到一个全新领域中,促进在全球的市场变化中赢得一席之地。

1 信息技术推动机械管理的进步

进入到新时期以来,传统竞争机制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对于竞争来说只有掌控了信息,才有可能在竞争中有较强的优势。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拥有的信息越多就可以在市场之中得到竞争中的主动权,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以及工业化应该将信息化作为依托,同时也是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选择,应该实现以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建立起完善高效的系统。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造成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办法掌控国际农产品信息的变化,造成信息的落后。农业生产同其他产品生产之间有着一定区别,需要有对市场充分的把控能力以及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我国的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集中式的生产,而是以农户为主,造成其出现了对市场综合信息了解的落后,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比较差,进而造成了农产品销售出现问题,在一个农产品这个季节的销售较为旺盛,那么就会出现农户开始大规模种植,进而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造成的产量过剩, 在市场调节下,其价格也会随之而降低,用户往往会遭受到十分严重的损失,不仅仅在金钱上,同时在精神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目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每一级农业部门需要将信息服务作为主要工作的中心,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及时发布信息,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综合农合信息网络,方便工作的进行[1]。

1.1 统筹规划农业资源

在对其进行管理之时主要应用比较多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将收集到的地理空间作为基础,注重使用地理模型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综合使用动态地理信息计算机技术以及多种空间,进行多角度搜集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实现分析数据、转换图形等等工作。对资源进行管理包括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农户所处地区的生态条件、自然条件对农产品生长所造成的影响,所处地区容易发生的病虫害、幼苗管理相关注意事项等等问题。

1.2 进行土地规划管理

土地规划管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个质量要求高,系统化的工作,其关系到了土地的多个方面,应该做好综合考虑工作,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说资料并不是集中的,而是大部分分散,信息量相对较少,数据的完整性总体较差。在管理过程中,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资料较为分散,数据缺失。与此同时,因为传统思想的制约,在进行土地调查之时往往工作程序是将乡村当作重点,慢慢进行调查,在其进行野外调查过程中,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调查结果,接着再向上级管理部分报告。此种形式,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仅如此,也不方便其提高调查结果的精确度,其他外界的干扰因素总体来说比较多,所以对于目前的农业发展的来说,这种形式工作效率较低,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农业的进步。

1.3 预防农业灾害

在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更为重要的用途是可以帮助控制农业灾害,帮助提升产量。在农作物生长中,因为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会出现多种问题,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则就可以给管理者提供多方面的综合信息,帮助其根据实际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在农作物生长中,为了保证增产增收应该进行多角度的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低其后期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能通过综合应用气象监控资料、灾情遥感以及对于农产品的生长实际情况进行检测进而组成了一个高效的监控系统[2]。

2 目前农机信息化管理工作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农业机械组织过程中没有达到最优的配置

由于农业机械的种类以及型号比较多,而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着多种机种、性能的机械联合作业。农业机械不仅仅会大量消耗购买的资金,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难进行协调到位的特征,导致整个农业生产质量同生产效率之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此做好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的最优配置则是农业机械信息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3]。

农业机械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现场管理缺乏科学以及控制的问题,导致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说机械设备等等待时间过长,重复使用以及恢复时间比较缺乏等等问题。与此同时,诸多农户只有在机械设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故障特征之后才会开始进行后续的修理工作,不是很重视农业机械保养以及维护工作。与此同时,在修理古城中对于修理技术应用的不重视,就会给机械设备造成二次损害。

2.2 缺少较为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

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缺少一些科学的管理措施和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技术措施,而是直接根据已有的经验以及习惯方法对设备进行管理。此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农业机械化早期小规模、单一机种的机械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然而在机械种类逐渐增加,特别是一些复杂的机械数量逐渐加大的背景下,此种管理形式不仅不能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也会有可导致管理成本的提升和管理资源的浪费[4]。

3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实际应用

3.1 电子装备系统概述

电子装配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其可以在机械的内部做好电子监视以及控制系统之中应用。但是其在我国利用范围比较有限,同时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中型农业机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前,收割机等等现代农业机械的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率也在逐渐提升的。

3.2 农业机械间的总线通信技术

在智能化电子控制单元在农业机械上发展的推进,为了实现电子控制单元的通用化以及标准化逐渐加强电子机械的发展。比如说,驾驶室这是可以控制整台机械的操作空间,可以实现驾驶室电子控制单元标准化[5]。

4 结语

在行业发展中信息的进步对于其有着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而任何行业如果在未来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应该使用一些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农业的持续增长,农业的生产安全,在一些我国的大型现代化农场中,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对于小型农场以及零散农户来说,虽然依然是传统的经营、销售、管理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技的提升,人们意识的提高,在未来农业信息化管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彭華.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10):21-23.

[2]薛金林,樊明轩.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4,(04):159-162.

[3]聂磊.浅谈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农垦机械,2012,(26):197-199.

[4]赵松志.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的影响及实践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1):269-269.

[5]吴江奎.农业机械产品形态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6-10.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实践影响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