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讯时代数字博物馆对传统博物馆的冲击

2016-10-19 04:11童丽娟
文化产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冲击分析

童丽娟

摘 要:新资讯时代数字博物馆对传统博物馆的冲击是越来越大,经过对比和认真的分析可以发现,传统博物馆的一些设备以及建筑、陈列、参观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成为新资讯时代博物馆发展的客观性需要。当前,在加快对传统博物馆建设发展的道路中更应该借鉴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情况。这篇文章结合实际,主要研究了新资讯时代数字博物馆对传统博物馆的冲击下应该怎样紧跟时代发展,这对于我国博物馆建设来讲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数字博物馆;传统博物馆;冲击;分析

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又提出了实施智慧博物馆项目。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已经被正式列入“十三五”时期重大项目。政策的利好无疑为“互联网+博物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博物馆工作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用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将传统做法与新兴技术和新型理念有机结合,科技将更多的融入博物馆领域。

近年来,全国不少省(市、区)和城市都相继成立了数字博物馆平台,其基本职能是负责宣传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承担部分社会教育功能,为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2015年文化遗产日当天,笔者所在的衢州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衢州市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5000余件,部分藏品曾被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借展,另有部分文物精品分别被收录《中国美术全集》及《中华文物精品鉴赏》等书籍。这么多的历史文物要全部在现实场地公开展出是不切实际的,单一的线下展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衢州数字博物馆”的上线解决了实体博物馆的不足之处,打破场地、安保的限制,运用丰富多样的展现手段在互联网上全面的展示衢州博物馆——一座真实的、数字化的博物馆,与实景博物馆形成资源互补,本着“传承衢州历史,弘扬儒家文化”的宗旨,以“文物根本,观众核心”为服务理念,把衢州博物馆打造成真正的“对外文化交流、弘扬传统文化”重要窗口。

尽管数字博物馆在我国只有一二十年的探索发展历程,但在强大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它却对传统博物馆产生了较大影响和冲击。传统博物馆将如何面对数字博物馆带来的强大冲击,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想法。

一、传统博物馆的现实状况

传统的博物馆主要在于历代久远,其具体的设施状况还要受制于当今时代是数字化的信息发展,信息数字化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疑也会对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在进行科学化的不断探索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传统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方向性,因为具体的方向感也会造成对于传统博物馆的不断冲击,从而加速传统博物馆更新换代。这是一种应允时代发展的只需要,也是迎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理论性研究课题。从而为推动整个新资讯时代数字博物对传统博物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数字博物馆的概况分析

数字时代带动了新媒体的出现,作为新兴载体,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新的方式,带来了区别于传统展厅实物展示的文化展示平台虚拟展示――数字博物馆。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奇越博士的定义,数字博物馆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构造出分布式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超越时空限制,为文物提供永久的数字化保护,以及各种修复、管理和展示手段。数字博物馆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欧洲国家陆续开始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推广工作。比较突出的有以色列戴维森展览中心重现古耶路撒冷项目,东京博物馆的唐招提寺项目,大英博物馆古埃及项目,以及中国的数字故宫、数字敦煌等。数字博物馆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博物馆所必须的建筑、陈列、参观时间等条件的束缚,消除了时空限制,同时可以扩大服务对象的数量,提高文物展出率,改善展示效果,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所需的藏品信息。它使传统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和信息查询更加方便合理,更是有效摆脱实物博物馆馆藏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等局限。如下图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方法:

三、数字博物馆对传统博物馆的冲击分析

(一)加快了传统博物馆的陈列更新

传统博物馆的展陈基本是通过“通柜+实物+说明书”的展陈手段,难以全方位的展示展品的内涵。在新资讯时代数字博物馆的冲击下,传统博物馆不得不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并且进一步完善好各方面的陈列状况。在一定的时期研究过程中,不得不紧紧抓好对博物馆的优化设计和服务方式上下功夫,这也是对于我国的传统博物馆进行革新思维观念的突出问题所在,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将一些有利于传统博物馆建设的方式方法给予充分的利用,这才是解决传统博物馆陈列问题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博物馆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的谋求发展。数字博物馆是解决传统博物馆一些具体的管理和参观流程的借鉴,同時该种博物馆的建设不能够脱离现实,一定要从强化落实陈列更新的方法和步骤。

(二)传统博物馆的建筑迫于更新

传统博物馆的建设相对于数字化的博物馆而言还处在于一些缺点和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创新的发展思路是根本。建筑方面比较落后,设施不够齐全,从而缺乏创新的动力,所以要从最基本的传统博物馆发展思路上下功夫。要做好这些传统博物馆的更新换代是相当的不容易,更是进一步做好日常博物馆建筑建设的关键性研究课题。当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化,这就形成了新旧的对比,从而使得传统博物馆不得不要革新建筑设施,这是一种应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传统博物馆被迫接受新资讯时代数字化

传统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带来了人们对于新资讯时代数字化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将会有效的推动整个传统博物馆接受时代数字化的运用。因为在具体的实际规划中,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传统博物馆被迫接受新资讯时代数字化发展实际时,就得从严整治好传统博物馆的陈旧管理办法,往往一些陈旧的管理方法还处于一种被人们高度重视的状态。而在这种新资讯时代数字化推进的过程中,让我们真正接受改变传统博物馆发展现实的重要性。改变理念,创新思维,这将成为推动整个传统博物馆被迫接受新资讯时代数字化博物馆的关键。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数字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几个先进大馆,在数字化研发和实践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于基层且数量巨大的中小型博物馆来说,由于受到技术、人才、经费等多项因素的制约,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并不是很成熟。为了有效的促进数字博物馆的快速发展,通常情况下,主要给予我国的传统博物馆发展的最佳宝贵时间,让其逐步开展市场调查。具体的传统博物馆建设离不开数字化的冲击。因为数字化的建设发展都是依据传统博物馆建设发展提供的各项发展路径,为了不至于走弯路,逐步建立健全传统博物馆的科学化管理发展模式。通过详细的深入分析讨论后,我们发现要改变该种实践发展对传统博物馆建的影响和冲击,我们目前要做的事在于追求市场发展的平衡方向,这才是真理。我们应以先进的博物馆的经验为借鉴,在建设数字博物馆时,应有一个整体、长远、符合本馆实际的发展规划以及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不断的探索传统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的有效结合,不断创新文物展示的途径与手段,实现文物数字化、可视化,对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走出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立平,韦凯.数字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新模式研究[J].艺术与设计.2009-12.

[2]刘学荣.基于数字博物馆的文物元数据研究[J].软件导刊.2009-04.

[3]罗葆森.从传统博物馆到数字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N].中国文物报.2002-02.

[4]刘刚,郑新.敦煌石窟壁画大型数字展示技术选择[J].敦煌研究.2005-10.

[5]陈刚.数字博物馆与数字展示[R].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冲击分析
漂浮光伏电站受到流冰冲击影响的研究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外出就餐对英国餐饮业的冲击
体验文化冲击
分析:是谁要过节
色彩冲击
阅读理解
回头潮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