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发展研究

2016-10-19 10:02刁山景
文化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博物馆创新发展

刁山景

摘 要:在现代文明的作用下,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功能发生了全新的转换,审美与教育、体验和传播、休闲与娱乐已被囊括于博物馆展陈职能之中,陈列设计创新是赋予现当代博物馆全新陈列展示功能的动力和源泉。陈列设计创新贵在设计理念创新,以理念创新带动博物馆设计思路创新,从而使现当代博物馆陈列设计摒弃陈旧、呆板的模式,开创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新颖独特的陈列展示形式。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发展;创新

理念创新决定着陈列展览的成败,要使博物馆的陈列能够长期吸引观众、持续发展,就要从理念创新开始,不断创新,不断推出好的陈列,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求知欲望。在陈列理念上应放弃传统的观念,要以提高观众兴趣为主要目的,拒绝枯燥的说教;在陈列内容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刻意追求全面、系统,要科学提炼与展示主题相关、观众有兴趣的内容。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博物馆展示艺术设计应在理念创新方面下功夫,制作出精良、好看的精品陈列展览来。博物馆要发展,陈列艺术设计理念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设计理念是博物馆发展的动力,创新才能制胜。

一、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理解

首先,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是博物馆面向社会展示文化、体现研究水平的载体。把文字方案变成形象的陈列展览,需要设计师根据内容方案、展品、场地、设备、材料等基本方面,参考陈列主题、艺术形式、实用功能、多个因素等要求综合考虑才能完成。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不仅只是满足准确有效的表现内容,而且同样具有自身的审美性和艺术价值的追求。诚然,陈列艺术设计应该服从陈列内容,但现代的陈列艺术设计观念决不能局限于满足这点,具备艺术上独特的审美价值,传播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同时也要让观众享受艺术风格之美。其次,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和其它艺术创作最大的不同是它没有统一的模式,不但没有世界模式,即便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也不尽相同,这正反映了陈列艺术设计本身的特点(即风格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因为设计的服务对象不是个人而是市场和社会,这两个因素都因国家、地区而有很大区别,国与国不同,地区与地区不同,社会状况也各异,加之设计对象的范围广泛,从历史到专题的、艺术的、名人的、纪念馆类的等等,对于这样的复杂对象,没有可能形成国际统一的设计风格或形式,因而陈列艺术设计只能因地制宜,因内容设立,因市场需求而发展,并且随时都处在一种为应对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而改变的状态之中。那种希望建立一种稳定的、标准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面临的形式和风格相似、雷同、缺乏个性,需要做新的探索和进行理念创新研究。

二、我国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在实践中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历史类博物馆在陈列设计方面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陈列理念和方法,进而使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步入系统的发展过程。在近现代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领域,影响较为深远的是设计师费钦生先生。费钦生师从刘海粟,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最后一届毕业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博物馆陈列设计。他四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不断推进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程。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博物馆数量的不断增多,西方理念的不断传入,我国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方式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推进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理念创新,增强博物馆的发展活力

(一)陈列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观众

以观众为出发点,并以观众的参观效益为最终目标的,它强调根据观众的心理、生理需求进行陈列设计。陈列者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博物馆藏品看得见,摸得着,最具感染力和最易见教育效果等特点,设计出适合观众接受的视觉结构和知识结构,用动态化、生活化、戏剧化等手法激发观众能动的理解联想和审美,让观众走进展览,自己感受历史、品味文化、欣赏艺术、增长知识、认识社会,而不仅仅是把文物的价值告知观众。

(二)挖掘文物的人文内涵

文物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具有证明人类所处环境及其状况与变迁,证明人类各种文明史发展的能力,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新的陈列理念,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展览内容和形式的人情化设计上,它也要注重文物的人文内涵的发掘,引导观众对陈列 内容进行提问、思考,让文物的人文内涵真正发挥出来。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陈列设计的互动体验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科技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陈列设计领域,尤其在历史类博物馆,设计师力争通过多媒体技术复原历史场景,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在藏品的展示活动中获得体验,当然这种陈列设计也是目前博物馆陈列设计的难点之一。现代博物馆在陈列设计中大量运用的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交互性设计。多媒体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它集文字、语言、音乐和图像于一体,融合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形成多媒体和观众之间交流互动的介质。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大特点,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营造互动交流的操作环境和身临其境的场景效果,改变了传统博物馆展示信息传达的单向性,使博物馆和受众之间的沟通更为有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现当代博物馆陈列设计人员应该认清这样的形势:任何一个陈列展览都不可能永远为观众所青睐,在高新技术的影响下,陈列展览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如果一个陈列设计者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那他设计的展览内容也终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实践没有止境,创新就没有止境,只有符合時代精神,为适应观众欣赏品位的提高而不断创新的陈列展览,才会具有永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徐鸿斌.以嘉定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视角谈我国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设计的问题[D].南京艺术学院,2014.

[2]王丹青.博物馆陈列艺术探究[J].地球,2014,(10):350-350,324.

[3]周彦丽.情感化设计在博物馆陈列中的体现[J].美术界2015,(7):8-78.

[4]汪宇.以文化为主导的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495-495.DOI.

[5]王爽.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时代风格的构建探究[J].才智,2015,(29):264-265.

猜你喜欢
博物馆创新发展
博物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露天博物馆
教师发展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