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中的应用

2016-10-20 06:56吴新校
新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穴位脑梗死

吴新校

庆元县人民医院内科,浙江 庆元 323800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中的应用

吴新校

庆元县人民医院内科,浙江 庆元 323800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中应用。方法:82例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治疗。1疗程为10次,治疗4疗程。结果:2组症状消失时间、血压恢复到正常时间、实施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血压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压水平恢复时间。

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中药穴位贴敷;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属于常见慢性病之一,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在心脑血管病中占主要危险因素[1]。高血压并发症脑梗死则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一级发病率高的特点。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等。近年来,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该治疗方法是通过中医经络理论对病人进行施治,再选择合适的药物在患者的相应腧穴上进行贴敷,使穴位有效吸收药性,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2]。本次研究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治疗高血压并发症脑梗死,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3]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①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血脂病史等脑卒中危险因素;②有突然或急性起病的局灶脑功能丧失;③经过CT扫描,脑梗死灶呈现低密度灶;④经过磁共振扫描,脑梗死灶呈现长T1低信号以及长T2高信号。

1.2纳入标准患者未接受过其他高血压药物治疗;患者无靶器官损伤以及其他并发症,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同意进行,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内科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1~83岁,平均(62.1±2.3)岁;病程2~21年,平均(11.5±1.6)年。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2~84岁,平均(63.2±1.4)岁;病程2~22年,平均(12.1±1.1)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Hcy检测

2组患者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具体方法:患者在空腹12 h以上后,抽取其静脉血进行Hcy检测,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抽取患者静脉血的3mL,离心分离血浆后,使用奥林巴斯5421全自动化分析仪[奥林巴斯(中国)有限公司]以循环酶法对血浆Hcy含量进行检测,试剂为浙江康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同型半胱氨酸为Hcy>10 umol/L,且分为3级:轻度增高为10~30 μmol/L,中度增高为31~100 μmol/L,重度增高为>100 μmol/L。

3 治疗方法

3.1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辽宁味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 mg,国药准字H21020990),口服,每天1次;美托洛尔(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规格 0.1 g,国药准字H32025167),口服,每天1次,每次50 mg,治疗2周。

3.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双侧涌泉穴为主穴。方药:川芎、吴茱萸各10 g,牛膝8 g,夏枯草12 g。药物研磨至极细粉末混合。贴敷时使用醋将粉末调制成糊状,于双侧涌泉穴及配穴贴敷,贴敷时间3~5 h,24h更换1次,1疗程为10次,1疗程结束后间隔1周再进行下1疗程贴敷。治疗4疗程。

4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4.1观察指标①2组血压改善情况;②2组总有效率;③血压水平恢复到正常时间、症状表现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实施总时间;④不良发应发生率,停药后的复发率。

4.2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5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5.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判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且在正常范围,或下降>20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且在正常范围,或较治疗前下降10~20 mmHg,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达有效标准。

5.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92.8%,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32组症状消失时间、血压恢复到正常时间、实施总时间比较见表2。2组症状消失时间、血压恢复到正常时间、实施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症状消失时间、血压恢复到正常时间、实施总时间比较(±s)  天

表2 2组症状消失时间、血压恢复到正常时间、实施总时间比较(±s)  天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n 40 42症状消失4.12±1.13 2.71±0.91①血压恢复到正常8.47±1.75 5.26±1.04①实施总时间13.32±2.64 9.51±1.37①

5.42组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比较见表3。治疗前2组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见表4。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3%,对照组17.5%;高血压复发率治疗组23.8%,对照组7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血压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比较(±s) mmH g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比较(±s) mmH g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n 收缩压  舒张压40 42治疗前171.2±14.5 172.2±14.2治疗后154.6±12.7①133.4±9.7①②治疗前99.1±9.6 99.5±10.2治疗后84.6±9.2①77.6±6.8①②

表4 2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例(%)

6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主要为晕厥、言语障碍以及自理障碍等,具有发病急,无前驱症状临床特点。部分脑梗死患者会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其发病机制与加速动脉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对高血压有严重影响。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这两种危险因素同时并存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因此通过检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并降低血浆Hcy,对预防患者的高血压并发脑血管病以及其他靶器官的损害有重要作用。

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学独特疗法,在治疗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时有良好疗效[6]。其治疗机制为:①刺激与调节穴位;②吸收药物的药效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用药简单且安全,作用直接,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经络学认为,经络可联系脏腑、沟通内外、气血运行以及营养全身的作用,在穴位贴敷药物不仅能对激发穴位的经络之气起到积极作用,还能使药物通过经络准确达到脏腑,对疾病产生根治效果。

本次研究对82例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分别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治疗以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显示,2组症状消失时间、血压恢复到正常时间、实施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血压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治疗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能有效减少患者实施治疗的总时间,降低血压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血压复发率,同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治疗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可有效避免口服药物对患者胃肠道的刺激,延长药效时间,并长时间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同时还具有操作方便、无创无痛等优点,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药物。

[1]沈瀚彬,谈巧玲.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5,47(2):34-35.

[2]Hiroki Usuku,Yasuhiro Izumiya,Seigo Sugiyama,et al.Lower Framingham risk score and the absence of hypertens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morning peak in thecircadianvariationof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 onset[J].Hypertension research,2014,37(3):239-245.

[3]刘力生.高血压防治指南[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McBride,CA,Hale SA,Subramanian M,et al.The relationshipofafamilyhistoryforhypertension,myocardial infarction, or strokewith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y in young women[J].Reproductive sciences,2014,21(4):509-516.

[6]吴清,姜方义,毛明鸾.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明目复元汤辨治急性视神经萎缩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5,47(1):211-212.

(责任编辑:马力)

R743.3

A

0256-7415(2016)09-0018-03

10.13457/j.cnki.jncm.2016.09.010

2016-04-26

吴新校(1979-),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诊治内科疾病。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穴位脑梗死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