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肾气不足遗尿症临床观察

2016-10-20 06:42江呈暘
新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推拿法遗尿肾气

江呈暘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7

温肾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肾气不足遗尿症临床观察

江呈暘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7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推拿法治疗肾气不足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肾气不足小儿遗尿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缩泉胶囊治疗,观察组施行温肾健脾推拿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遗尿次数及膀胱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遗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遗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P<0.01),观察组的遗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3项膀胱功能指标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健脾推拿法治疗肾气不足小儿遗尿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膀胱功能,减少遗尿次数。

小儿遗尿症;肾气不足;温肾健脾;推拿

小儿遗尿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已达应控制排尿年龄(≥5岁)而入睡后有不自主的排尿(每月≥1~3次),不伴有先天或后天性的尿道疾病[1]。该病常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及生活质量。临床主要采用抗胆碱能药或抗利尿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效果并不满意,且部分药物存在毒副作用。鉴于此,近来临床医师常采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无创、无痛,能被多数患儿接受。为进一步观察温肾健脾推拿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95例肾气不足小儿遗尿症患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5例肾气不足小儿遗尿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5~9岁,平均(7.8±1.5)岁;病程5月~6年,平均(3.1±0.5)年。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3~8岁,平均(7.2±1.6)岁;病程4月~5年,平均(3.3±0.8)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符合2013年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夜遗尿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肾气不足遗尿的辨证标准。症见睡中遗尿,尿多,尿色清,熟睡,不易叫醒,面色淡白,精神不振,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持续症状3月以上;年龄5~10岁;患儿监护人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近期接受过其他治疗者;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患精神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给予缩泉胶囊(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每天口服3次,每次0.9 g,10天为1疗程,共服3疗程。

2.2观察组施行温肾健脾推拿法治疗。穴位选取:上肢取脾经、肾经穴位加外劳宫;躯干部取脾俞、肾俞、丹田、八髎、脊柱等穴;下肢取三阴交及足三里。操作方法:以滑石粉为介质,根据患儿耐受程度选择推拿手法及力度,患儿取坐位或卧位。补脾经:医师拇指从患儿拇指尖推向拇指根,时长3 min;补肾经:医师拇指从患儿掌根推至小指尖,时长3 min;揉外劳宫:以拇指揉患儿外劳宫2 min;躯干部位:以拇指揉压患儿丹田3 min,揉按脾俞、肾俞、八髎各1 min。从患儿长强穴捏至大椎穴,自下而上进行,平捏7遍,捏三提一法3遍;腰骶部行擦法,以透热为度;下肢:揉按患儿双侧三阴交及足三里各1 min。1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观察2组遗尿的改善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遗尿次数及膀胱功能(包括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的变化。膀胱容量采用膀胱容量测定仪(辽宁汉德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最大尿流率采用尿流计(上海精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定;逼尿肌压力采取Laborie尿动力仪[Life-Tech公司(美国)]检测。

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治愈:遗尿消失,随访1月无复发;好转:遗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1次,但随访1月内有复发;未愈:遗尿次数无变化。

4.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2组治疗前后遗尿次数比较见表2。治疗前,2组遗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遗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P<0.01),观察组的遗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

表2 2组治疗前后遗尿次数比较(±s)  次

表2 2组治疗前后遗尿次数比较(±s)  次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48 47 t值 P值治疗前5.69±1.58 5.71±1.49 0.0652 0.9482治疗后2.05±0.47①4.03±1.01①12.2917 0.0000

4.42组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比较见表3。治疗前,2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3项膀胱功能指标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n 48对照组47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膀胱容量(mL)151.21±10.98 201.36±15.64①②152.01±10.47 172.62±12.08①最大尿流率(mL/s)6.01±0.15 12.12±1.25①②6.05±0.18 9.85±0.72①逼尿肌压力(cmH2O)42.65±4.12 38.54±8.96①43.01±4.58 39.02±6.42①

5 讨论

小儿遗尿指5岁以上小儿无器质性病变却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的常见儿童疾病。因多数患儿病程较长,治疗难度较大,且病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虽然治疗遗尿的方法很多,但仍有部分患儿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有许多针灸治疗遗尿的报道,其原理为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其与植物神经及周围神经的联系,以调节膀胱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

肾气不足小儿遗尿是小儿遗尿最常见的证型之一,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主尿液贮存与排泄,依靠肾阳滋养。肾气充足可固摄膀胱,使膀胱开合有度。肾气不足则温化、闭藏功能失调,致下元虚衰,膀胱失约,从而产生遗尿。治宜以补肾为主,兼固涩止遗。本研究所用中医推拿手法,补脾经可补肾健脾,益气养精;揉按外劳宫可升阳举陷、温里散寒;揉按丹田可温补下元,固本培元;脊柱为督脉所行,统摄一身阳气,督脉旁1.5寸为足太阴膀胱经,故捏脊可补益肾阳,提升元气;八髎穴可调节人体交感神经,加强膀胱感觉传导功能,对遗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足三里为保健要穴,可助运化、健脾胃;三阴交可调节三阴经气,可通调水道、健脾利湿。以上诸穴合用,可固本止遗、温肾健脾。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遗尿次数少于对照组与同组治疗前(P<0.05,P<0.01);膀胱容量以及最大尿流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温肾健脾推拿法治疗肾气不足小儿遗尿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膀胱功能,减少遗尿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冯晶,肖咏,林广裕,等.小儿遗尿症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医儿科杂志,2007,3(6):46.

[2]中国儿童医疗疾病管理协作组.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10):970-97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

[4]文建国,贾智明,吴军卫,等.儿童遗尿的评估和治疗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5,20(1):4-9.

(责任编辑:吴凌,刘迪成)

R272.6

A

0256-7415(2016)09-0127-02

10.13457/j.cnki.jncm.2016.09.057

2016-05-14

江呈暘(1982-),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推拿。

猜你喜欢
推拿法遗尿肾气
抗衰老名方“金匮肾气丸”的妙用
脑瘫患儿便秘应用护理干预结合推拿法治疗的效果研究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四十九)——小儿眼保健推拿法
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医学研究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650 nm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观察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