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肺逐饮经验方治疗肺癌胸腔积液饮停胸胁证临床观察

2016-10-20 06:23刘秀珍
新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胸胁胸腔积液

刘秀珍

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泻肺逐饮经验方治疗肺癌胸腔积液饮停胸胁证临床观察

刘秀珍

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目的:观察泻肺逐饮经验方治疗肺癌胸腔积液饮停胸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均给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对照组给予卡铂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泻肺逐饮经验汤治疗,2周为1疗程,2组均连续用药3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65.85%,高于对照组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EA、CA199和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A199和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卡氏(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肺逐饮经验方治疗肺癌胸腔积液饮停胸胁证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

肺癌;胸腔积液;饮停胸胁证;泻肺逐饮经验方;肿瘤标志物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症状隐匿,病死率高,发现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1]。胸腔积液是肺癌常见并发症之一,误治或失治均可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致呼吸窘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结合肺癌胸腔积液的病机特点,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泻肺逐饮经验方治疗饮停胸胁证肺癌胸腔积液,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3—7月收治的82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5~75岁,平均(61.7±4.2)岁;鳞癌14例,腺癌27例。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平均(62.3±4.0)岁;鳞癌16例,腺癌25例。2组性别、年龄、癌变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2]中肺癌的诊断标准;符合《恶性积液诊断与治疗》[3]中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标准。经B超、X线、CT、痰液、胸水涂片、肺活检等检查确诊。

1.3辨证标准辨证为饮停胸胁证。症见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闷,喘息气促,吞咽困难,胸胁疼痛,咳嗽,面色苍白,神情倦怠,咯痰,饮食欠佳,二便量少等,舌质淡、苔白,脉细滑。

1.4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胸水中发现癌细胞或癌胚抗原(CEA)>201 g/L;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排除标准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依从性差;过敏体质;资料欠完整;患精神疾病或痴呆者;合并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者;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等导致的胸腔积液患者。

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2.1对照组给予卡铂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L∶100 mg)200 mg加生理盐水20 mL胸腔内注射治疗,每周2次。2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3疗程。

2.2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泻肺逐饮经验方治疗。处方:太子参、黄芪、葶苈子各20 g,白茯苓30 g,白茅根、车前子、当归、桃仁、半枝莲、瓜蒌各15 g,猪苓10 g,桂枝、法半夏各12 g,陈皮8g,炙甘草6g。随证加减:气阴两虚甚者加麦冬15 g,五味子9 g;脾虚湿甚者加白术15 g,薏苡仁30 g;瘀血甚者加赤芍15 g;虚热甚者加入牡丹皮8 g,生地黄9 g;胸水量多者加泽泻、石韦各15 g;热毒甚者加鱼腥草9 g,红藤15 g。每天1剂,水煎取汁300 mL,早、晚2次分服,2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3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②观察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CEA、糖类抗原CA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使用贝克曼库尔特UniCel DxI 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检测上述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操作严格按照说明进行;③观察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卡氏(KPS)评分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参考文献[4]中的疗效标准拟定。完全缓解(CR):胸腔积液消失,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维持至少4周;部分缓解(PR):胸腔积液减少超过50%,症状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有所好转,维持至少4周;无效(NC):胸腔积液减少不足50%或增加不足25%;进展(PD):胸腔积液增加超过25%,症状加重,实验室检查恶化。

4.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有效率为65.85%,高于对照组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见表2。治疗前,2组CEA、CA199和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A199和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n 41对照组4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EA(μg/L)204.3±65.3 19.4±3.5①②197.7±64.9 40.6±14.8①CA 199(U/mL)33.6±5.7 7.9±2.3①②32.7±5.0 15.4±7.9①N SE(μg/L)25.5±13.7 9.4±2.6①②25.8±11.3 14.2±3.5①

4.4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见表3。治疗前,2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分

5 讨论

胸腔积液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以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预后最差。现代医学认为,肺癌转移是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但因胸水的掩盖,部分患者早期难以通过影像学发现实体肿瘤或原发灶。大量恶性胸腔积液能够导致肺不张,引发通气功能障碍、心血量循环障碍等。临床上多以CEA、CA199和NSE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作为肺癌诊断、疗效评估的重要标志[5]。治疗上常采用胸腔镜下胸膜剥脱术、全身化疗、胸膜腔穿刺引流、化疗药物等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存在病情反复和副作用多等弊端。

中医学认为胸腔积液属悬饮、支饮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患者多因正气虚弱,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不行血,瘀滞脉道,致水液代谢异常,化生痰饮;或正气不足,易为邪毒内侵,致肺宣降失常,三焦水道闭塞不通,水饮上迫于肺,临床多表现为饮停胸胁之证。治疗宜益气泻肺、利水化饮。笔者采用自拟泻肺逐饮经验方治疗,方中太子参、黄芪主入脾、肺二经,功可健脾润肺,益气行水;白茯苓可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善治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白茅根清热利尿、消肿化饮;车前子、猪苓利水消肿、通利水道;桂枝温阳行气、利水消肿;当归、桃仁主入血分,重在活血以利水,是“血不利则为水”理论的突出体现;法半夏、瓜蒌、半枝莲重在化痰利尿;陈皮健脾之余尚可燥湿化痰;炙甘草可调和诸药。诸药配伍,扶正与祛邪并举,共奏益气泻肺、利水化饮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泻肺逐饮经验方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CEA、CA199和NSE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1] Ugurluoglu C,Kurtipek E,Unlu Y,et al.Importance of the cell block technique in diagnosing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carcinomaaccompaniedbypleural effeusion[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5,16(7):3057-30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2-3.

[3]徐永前,艾麦花.恶性积液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8-59.

[4]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47.

[5]郝素华,郝琳,杨卫华,等.血清CEA、CA19-9、SCC-Ag、NSE、CYFRA21-1和Pro GRP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肿瘤,2012,21(11):852-855.

(责任编辑:吴凌,刘迪成)

R734.2

A

0256-7415(2016)09-0147-03

10.13457/j.cnki.jncm.2016.09.067

2016-05-22

刘秀珍(1965-),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

猜你喜欢
胸胁胸腔积液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漫画:简单搓搓可养生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使劲伸懒腰可养肝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