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康熙光环,难以加持于现在

2016-10-20 11:32
南都娱乐周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小钟通告康熙

《康熙》尚在时,通告咖们在节目上时常露面,看起来人气不低。尤其是配合度高、容易出效果的“通告王”,频繁的曝光让他们如同炙手可热的当红明星。然而,潮水褪去之后才能够看出来谁在裸泳。原本依托于《康熙来了》而受到大陆网友关注的通告咖们在《康熙》落幕之后呈现了不同的发展势头,但总体而言发展状况都不算突出。在他们的新浪微博上,转发个位数甚至为0是常有的事,评论数有两位数已经值得欣慰,即便老咖如小钟钟昀呈、赵正平,都是如此。跟大陆网红动辄转发几百或过千的人气相比,作为艺人的通告咖们交出的成绩与一般素人已经没有区别。

网综常客,能上卫视

代表:黄国伦夫妇、瑶瑶黄乔歆

《康熙来了》临近停播时,做了一期12年通告王的主题,当期嘉宾有高山峰、黄乔歆、小桢、小钟、张克帆、小甜甜、NONO、小钟。以“网综常客、能上卫视”为筛选标准,这批康熙通告王中能够进入第一梯队的仅有瑶瑶黄乔歆一人,外加一对虽没被评为12年康熙通告王但也因为康熙走红的黄国伦夫妇。

知名音乐人的身份是黄国伦的独有优势,从几年前到现在,他都是大陆各类音乐节目的常客:今年超女回归,黄国伦是工作量较为吃重的评审之一;作为新一季《蒙面歌王》前瞻的《我要上蒙面》,由《奇葩说》辩手董婧、DJ阚晓君等组成的“猜评团”由黄国伦率领,在乐视播出。黄国伦的太太寇乃馨因为出身台大辩论队,颇受演说类节目青睐,与黄国伦先后登上过江苏卫视的《说出我世界》,夫妻俩也合体登上过《暴走法条君》等热门网综。

台湾盛产各类“宅男女神”,而几乎每一任宅男女神都曾经是《康熙来了》的常客。她们通常肤白胸大,可以接受性感暴露的穿着,就算口条不太突出但好在擅长撒娇卖萌。瑶瑶黄乔歆就是其中一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康熙》露面过的众多宅男女神里,如今的瑶瑶算是进军大陆发展得不错的一个。在谢娜主持的《偶滴歌神啊》节目中,她与张大大、李斯羽等共同组成固定班底,而且在网络上有不错的讨论度。这档节目由爱奇艺制作,第二季不仅在爱奇艺播出,还登陆了深圳卫视。除了这档节目,瑶瑶还在今年4月做客了青海卫视的一档明星做饭真人秀,被称为“瑶瑶的大陆综艺首秀”。

穆熙妍在康熙时代扮演的就是白富美、时尚名媛,而她的这个定位也延续到了现在。在林志玲主持、东方卫视播出的时尚真人秀《我的新衣》中,她以时尚买手的身份入驻节目,出手十分豪爽。大平台的大节目,稳定的曝光量,虽然担当的不是最主要角色,却也可说表现亮眼了。

网综轮着上,卫视暂时没机会

代表:沈玉琳、小甜甜、赵正平、纳豆

台湾早期不少借鉴日本的综艺节目,尺度令人咋舌,玩法常常花样翻新。在台湾综艺节目中受欢迎的通告咖通常敢说、敢玩,豁得出去,深谙制造效果之道。位列第二梯队的沈玉琳、小甜甜、赵正平,正是台湾综艺训练出来的综艺感很强的艺人。

沈玉琳和赵正平原本就是由幕后走到幕前的艺人。这类艺人对于节目组的需求早已了然于心,就算转战大陆,也能将自身特质发挥到极致。于是乎,赵正平依然是那个与小S动不动抬杠吵架的易燃易爆炸男子,米未传媒出品、马薇薇主持的《黑白星球》邀他上了两期,与别的嘉宾吵嘴对骂、一言不合就飙脏话还是他制造效果的主要手段。

和陈汉典一起上《暴走法条君》的沈玉琳,也保持了语言浮夸的风格,以极为夸张的方式演绎他的自创段子。这些段子让大陆网友颇为受用,沈玉琳还在自己的微博上将以往节目上他说段子的截屏做成长图片,数千乃至上万的转发量相当可观。不过,除段子外,他汇报日常生活的微博关注寥寥。在康熙时期以泼辣大胆而脱颖出线的小甜甜在大陆的工作不算多,除了曾经和赵正平一起上过《奇葩说》当辩论嘉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其他表现。

最近小甜甜与纳豆一起参与了米未传媒出品的减肥健身类真人秀《拜拜啦肉肉》,马东和吴宗宪担任队长,同期嘉宾还有贾玲、柳岩等,整体品质看起来有大热潜质。

偶然出现,几乎失联

代表:游小优、夏和熙、胡小祯

更多通告咖在康熙落幕之后并没有在大陆露面,不再追看台湾综艺节目的大陆网友对他们的关注已经微弱得近乎没有。他们在个人微博依然勤勤恳恳地经营着公众人物的身份,但转发和评论都极为冷清。

比如喜欢在《康熙来了》说老梗、变魔术的小钟,他的新浪微博粉丝为46万,在他最近发出的10条微博中,最高转发量为4。与瑶瑶黄乔歆一样都曾被称为宅男女神的张艾亚也一度是《康熙来了》常客,她最近发出的10条微博中,最高转发量为7。不仅小钟、张艾亚,其他康熙综艺咖比如小祯、高山峰、NONO等也面临着同样状况,他们在微博上与粉丝的交流或喊话,更多时候看起来像是自说自话。

在康熙时代,游小优与夏和熙都称不上“通告王”。然而在现阶段进军大陆的表现上,相对小钟、NONO等老咖的无所作为,他们反而有些许表现——何炅主持、湖南卫视播出的《我是大美人》,他们二人算得上是受邀较多的台湾艺人,参加过重庆站、香港站的拍摄。另外康熙通告王之一胡小祯也曾经在这档节目的某一期中担任来宾。

跑通告不是竞争力,作品才是

多数台湾通告咖的大陆发展之路并不顺遂。可以预见,随着康熙时代的远去,这批通告型艺人也将渐渐被淡忘,直至在大陆完全失去市场,成为素人。

曾经,台湾包括香港艺人在大陆是稀客。除了因为从前的网络并不发达,更因为那时候的台湾艺人是专业型艺人,或者是歌手、或者是演员,都有代表个人演艺水准的作品可以拿得出手。而缺少作品,缺乏真正的才艺或者专业技能,就是通告型艺人的命门。

宅男女神们善于傻笑卖萌、展露性感,然而总有更年轻、更漂亮的女生出现。老牌谐星会模仿、会表演,可惜与大陆观众总是有一点文化隔阂,难以抓住最新最热的网络风潮,也就无法触及广大网友的痛点——小钟可以靠几个老魔术、老笑料加上几句客家方言行走台湾综艺圈,然而,试想一下,假如他仍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大陆综艺节目中,是不是真能制造出节目组期望的效果?

实际上,台湾综艺哺育下的大陆综艺,也已经诞生了自己的综艺咖,大张伟、刘维,甚至像出身于《奇葩说》的肖骁、范湉湉等,都是如今大陆综艺节目频繁出现的面孔。他们同样言论出位、作风泼辣,豁出去的程度相比于台湾综艺型艺人也丝毫不输,同时又比台湾艺人更了解大陆观众,没有文化隔阂,因而更接地气。尽管大陆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网络节目都需要大量艺人,但与此相匹配的是,大陆自身制造艺人的能力也在变得更加强大。

大约在2010年前后,台湾娱乐圈掀起了通告艺人的风潮,各类综艺节目、带状访谈节目对便宜大碗好用的通告艺人敞开大门,台湾娱乐圈竟也开始满足于培养出可以跑通告的艺人就好。如今看来,这实际上是台湾综艺界乃至整个台湾娱乐业开始没落的信号——只要便宜的通告艺人,用不起质优价高的大明星,是因为制作费终究无法支撑了。

具备专业技能,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貌不惊人、说话浮夸的沈玉琳之所以在大陆网综中颇为抢手,是因为他拥有制造段子的技术以及对段子的独特演绎手法。全无唱功可言的他甚至还在出自己的单曲,就是因为幕后出身的他很明白:作品,始终还是王道。这一点,不管在台湾还是在大陆,不管是通告型艺人还是全能型艺人,都是如此。

猜你喜欢
小钟通告康熙
国家药监局关于7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
康熙:阳刚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把目标细分
小钟
关于实行参考文献新规范的通告
关于实行参考文献新规范的通告
康熙下象棋
变更启事
每秒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