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6-10-21 21:45苏晓明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发展问题改进策略高职院校

苏晓明

摘 要: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走访法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状态,发现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失衡、课程内容缺乏综合应用能力、教材内容不够丰富等发展问题。对此,结合基本教育方针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提出基本改进策略,从教学目标构建、 特色教学内容、 多种教学方式上进行主要策略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发展问题;改进策略

高职院校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院校类型之一,其教育重点是帮助国家培养具有生产、服务、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由于高职院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晚,再加上硬件等配置上的落后,使得高职院校起初发展缓慢。直到上世纪末期,我国高职院校数量不断攀升,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在这一阶段里,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对其办学质量来说有了很大的要求和难度。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各工作也在不断地改进和落实中,其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只有充分地认知到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专业性人才。

一、研究主体与方法

(一)研究主体

主要研究主题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走访法来搜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前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以及教学成效,并走访了数十所各类高职院校,与相关课程的教师和领导进行沟通交流,明确当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获取相关建议。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失衡

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其差异性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培养计划是帮助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其培养计划有明确的职业导向,帮助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岗位能力相对应,通过课程学习和内容补充来获取基本职业技术。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上来说,需要重视课程与实际岗位技能需求之间的转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办学质量。但就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来说,在目标培养计划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相关部门并没有重视到这一内容的重要性,忽视了课程目标制定与岗位人才对接的有效关联。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陈旧,形式简单

除总体教学目标以外,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还有许多方面都与普通高校的课程教学无实质性差别。比如教学内容上,高职院校也是以几个主要的运动项目训练为主,包括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等。根据调查内容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的开展下也与普通高校相同,并没有开设一些针对职业性质的项目训练。从一定角度来说,目前不同职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都有所侧重,譬如对于一些经常出差和考察较多的职业来说,要求下肢力量较好。而对一些文案工作来说,更需要肩颈训练来满足岗位所需,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

(三)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从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反馈方面来说,高职院校往往在这方面做的不尽人意。不仅没有重视到对学生个体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的了解和考察,并且在技能训练等内容评价方式上过于陈旧、单一,无法真正考量到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忽视了课程上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课程评定上并不真实、有效。并且大多数体育课程最终的考核评价都采用同一标准对全体学生进行统一性评价,完全忽略了个体发展。

(四)课程资源匮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相对较为匮乏,没有专业化的平台给予课程充分的教学素材和信息参考,并且在配套设施上来说也相对欠缺。尽管,仍旧存在大量的教材编写,但基本上与普通高校的内容相似,没有针对高职院校的性质进行内容编写,因此都不具有参考意义。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建议

(一)重新构建体育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需要兼并基本的体育课程内容,同时根据职业性需求进行课程改革。首要内容就是需要找准课程定位,将其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相区别,重新审视和定位,制定一套符合职业性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案。重新构建体育课程目标内容有以下几点:掌握运动技能,养成运动习惯;改善体质状况,建设体育文化;明确职业岗位差异,针对性设计课程;培养体育精神,强调运动育人。

(二)分析职业类型,形成特色教学

职业病是目前社会工作人士无可避免的问题之一,为了预防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也产生职业病,必须在校期间做好预防工作。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对不同专业和岗位输送进行分类,明确不同岗位所会面临到的职业病,了解预防此类职业病产生的基本需求,再来对不同职位的身体需求和能力要求进行整合,从而结合这些内容来对设置不同的体育课程,使其具有多样选择性,让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了解到职业身体素质需求,来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和练习中去,从而预防今后会出现的各类职业病。

(三)丰富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需求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开创出新的模式来调动学生的热情。为了让学生能够投入到体育课程其中,需要搭理开展“三自主”的教学模式,包括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个体自主学习。在实现这种模式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课程老师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再来开展三自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来领会到课程要点,掌握到课程基础知识,最后感知到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道理。这种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的教学资源和课程制度规范,因此当前的高职院校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该课程的未来发展,并尽早进行课程定位,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课程内容,构建完整的课程教学制度和形式。

参考文献:

[1]刘守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12.

[2]陈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若干概念界定与教学设计[J].浙江体育科学,2013(06):15-16.

猜你喜欢
发展问题改进策略高职院校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