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群众合唱的社会意义及其现状研究

2016-10-21 21:50谭建国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会意义文化活动

谭建国

摘 要:本文介绍了基层群众合唱的社会意义以及它的现状与提升策略,如组织和人员结构的不合理,我们则需要形成与完善组织管理机构。

关键词:群众合唱;文化活动;社会意义;缺陷与方案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经济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对于物质生活满足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次方面的文化需求,参与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来丰富、滋润心灵,这时基层群众合唱就极大地得到了发展。群众合唱属于一种集体活动,它可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又可以让人们在闲暇时间愉悦、放松身心,基层群众合唱推动了社会积极发展。

一、基层群众合唱的社会意义

(一)群众合唱能全面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群众合唱其实就是一种少则十几二十人,多则上百人的集体性歌唱活动,它分为指挥、伴奏和唱歌人员。粗浅的说群众合唱就是让人们在闲暇时光聚集在一起唱唱歌、聊聊天,放松放松身心、愉悦愉悦心灵;而从深层次来说:群众合唱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可以提高人们自身音乐修养、丰富文化内涵。如今,许多工厂、乡村、学校以及机关单位在一些节假日、文化活动和大型比赛中都会开展群众合唱,它不仅可以营造热闹的氛围、烘托胜利的喜悦,更在无形中推广和宣传了大众文化,使人们修身养性,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二)群众合唱能使参与者从艺术创作中获得美的享受,更加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群众合唱最重要的是把每个个体融合为一个整体,达到整体和大于部分和相加的一种至高境界。为了达到良好的合唱效果,人们会根据声部、音色的不同而进行反复的训练、不断的思考和调换,使人们在歌唱时力度、速度、音量从开始的碰撞到最后的巧妙融合,但又因为人音色的不同使听者听觉上感到丰富多彩,极具满足感,并使其参与者可以享受到独唱者没有的声音交织和旋律交错美;而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人们相互帮助、互相扶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共同成长,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更学会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技巧,所以基层群众合唱能使参与者从艺术创作中获得美的享受,以及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的建设。

(三)群众合唱能有效提高社会凝聚力,展示城市良好文化形象

群众合唱属于一种集体文化活动,它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育集体荣誉感、提升对集体和社会的奉献心,并且集体合唱歌曲的选取一般采取积极向上、励志的曲目,使歌唱者在唱歌时“放声高歌、斗志昂扬”,给人以积极进取的力量,同时每一次基层群众合唱活动也是一次大众文化宣扬的机会。例如,在全国开展的“唱响红歌”活动就将红军文化与艺术思想教育相结合,从而起到了提高社会凝聚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的作用。

开展群众合唱活动,不仅可以展示市民的歌唱实力,展示团队的合作精神,营造热闹氛围,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形成城市良好文化风气,展示城市的文化形象。

二、基层群众合唱的现状与提升策略

(一)基层群众合唱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虽然我们看到了群众合唱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都积极组织开展基层群众合唱活动,非职业合唱团体遍地开花,但其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非专业始终是非专业。

1.组织结构不合理。基层群众组织多数是自发组织在一起,只是由于对音乐的热爱,然而缺乏合理的组织管理。多数合唱团既没有固定的场地练习也没有活动经费,只有出演人员自筹经费,常常连器具和服装都是演出前夕东拼西凑得来的,只有极少数组织拉的企业赞助或者承包一些商业演出作为收入,但也过的紧凑,没有经济来源就没有相应的管理者,就更别谈组织结构的合理。

2.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的不合理也是限制基层群众合唱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老龄化,大多数合唱人员为退休的人员,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而加入合唱团,但这就制约了合唱团体持久性和高水平的发展,二是男女比例失调,通常的合唱团里三分之二人员都是女性,从而影响混声合唱作品,使得选曲方面受到极大限制。

3.音乐基础知识薄弱和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参加群众合唱的绝大多数人之前没有任何音乐学习经历,没有一点音乐知识和素养,不识简谱,需要领唱者逐字逐句教,极其浪费精力和时间,加大了排练难度。并且很少队员可以找到自己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问题,更别说在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和谐更高层次问题上有所突破,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合唱水平的提高。

(二)提升基层群众合唱的对策

1.形成合理与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合唱队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机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要多争取社区和企业的支持,凑足活动经费,租用固定的场地,才能使其各个活动得到有序的发展,并且要建立合理的人员选拔机制,确保出演人员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为保障,开设免费的音乐相关知识培训班,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

2.充分重视日常及定期的基础训练及音乐素质的培养。任何一种艺术都需要专业技能为基础,想要合唱团有进一步的提升,就必须要有专业的训练,包括乐理、练耳和音乐鉴赏等。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后再做音准、节奏、速度、和声方面的深层次要求,所以不专业人员在学习中可能产生对专业知识学习抵触,辅导老师则应该细心教导,解释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习更加生动。

3.积极搭建加强交流和演出的平台。一般来说,群众对演出的积极性当然比排练的积极性大,舞台实践可以使整个队伍的综合能力增强,更加团结一心,队员们也可以长久保持热情,所以需要政府和各级部门对合唱事业加大支持,组织更多的交流平台。其实演出不仅可以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还有助于学习经验,共同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合唱不仅有利于让人们在闲暇时间放松身心,消磨时光,还有助于提高人们音乐素养、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大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岚.浅谈群众合唱与和谐文化建设川[J].中国校外教育,2012(2):164.

[2]田玉斌.谈合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J].人民音乐,2008.09:16 -19.

[3]邓钦芳.关于训练专业合唱与群众合唱的实践与思考[J].大舞台,2010(06).

[4]马革顺.合唱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社会意义文化活动
专业变迁:源自意义的多重追寻
浅析如何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状及创新发展
论如何加强基层村级文化建设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意义
论电影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