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技能教学策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6-10-21 06:28张加莎刘菁杨媛媛侯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6期
关键词:表格动作技能

◆张加莎 刘菁 杨媛媛 侯敏

动作技能教学策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张加莎刘菁杨媛媛侯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大多数知识点需要学生上机练习、动手实践。动作技能教学策略是在动作技能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程序、方法和组织形式及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结合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技能素养得到提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出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模型,以期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参考。

中小学信息技术;动作技能教学策略;教学设计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6.113

1 引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基础是技术素养的培养,就是培养计算机操作技能。加涅指出,动作技能指习得的、有意识地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因此,技术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自己上机练习、动手实践,才能将这种操作技能内化成自身的能力。这部分的教学应该结合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进行,动作技能教学策略即在动作技能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程序、方法、组织形式等因素的总体考虑。笔者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必要性,提出动作技能教学设计模型。

2 从课程标准看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在全国普及,从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课程重视计算机知识,到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甚至现在人们提倡的培养计算思维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正在以很好的势头发展。很多学校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配备了很好的硬件设备,但是也存在学校、教师和家长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现象,新课标强调将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辅助性工具,引导学生有效地将计算器、计算机用于学习中。

到目前为止,中小学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依然在沿用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2003年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评价和运用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根据课程标准,笔者得到图1所示信息素养结构图。

图1中,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技术素养,即计算机操作技能,只有熟练掌握技能,才能获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内化。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对于技术素养的培养,最好的教学策略即动作技能教学策略,以学生练习为中心、讲解为辅助。只说不练,只能让学生对课堂失去耐心;只练不说,更是让学生没有目标地练习,此两者都无法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同样,信息获取、加工、管理也需要学生亲身实践,这部分的知识应该结合动作技能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信息技术思维。

图1 信息素养结构图

3 动作技能教学设计过程和例子

动作技能教学设计过程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步骤通常是讲解、示范、练习。讲解即针对某一个操作技能点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解释,讲明白是什么、怎么做,启发学生思考,如教学生使用电子邮件时要说明其概念及如何使用。对于“怎么做”,可以向学生进行示范,启发学生将脑海中的原理与示范操作进行结合、内化,最后实际操作,反复练习,评价反馈。只有这样,学生所得的技能才是真正自己习得的技能,才能在这些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鉴于此,笔者提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建议,图2是使用该策略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图2 动作技能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模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当教师面对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结合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这种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信息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而且当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时,会大大提高其自信心,帮助其树立自信。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学生和教学的重难点,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即要清晰地知道需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判断该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图2中,在核心环节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理论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的先后顺序,决定是让学生自学还是讲解,决定是由学生讲还是教师讲;如果让学生讲,需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

案例笔者以七年级信息技术课中“学会在Word2003中插入表格”中的自动制表为例,采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不包括引入和总结)的设计。

1)讲解基本知识,认识表格。教师以班级的座位为例,讲解行的概念和列的概念,并向学生展示一个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有几行几列,之后可根据情况再展示两个表格让学生分析。展示的表格如图3所示。

图3

如果学生分析对了,教师继续下一步:重新向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用表格做出的电子板报实例,让他们分析该例子中的行和列。(用讲的方式让学生熟悉表格。)如果分析对了,开始插入表格方法的讲解;如果错误,再次讲解、引导。

2)表格的“自动制表”插入方法。

①教师讲解步骤:在Word中依次点击“表格”“插入”,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行和列的值(几行几列)。基础知识可让学生自学或学生之间协作学习,也可让学生或教师讲解。

②教师请学生示范。教师将三步骤写在黑板上,并请学生上台按步骤操作示范,教师在旁边指导。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或教师示范。

③练习。学生操作完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先回忆刚才的步骤,回忆同学在台上是如何操作的。输入行和列的时候,想想刚才讲的行和列的概念。接着给学生展示一个表格,让学生分析有几行几列,并插入到Word2003中。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看看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具体情况布置任务。

④评价: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将刚才巡视过程发现的情况进行点评。如某学生做得很好,可以重新给个任务,让他上台为大家演示,加深记忆。在这个环节,可结合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进行全面评价。

4 总结

动作技能教学策略即在动作技能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程序、方法和组织形式及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操作性的知识需要让学生上机操作。在本文中,笔者强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结合动作技能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技能素养得到提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本科时教育实习的经历,提出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模型,并以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学会在Word2003中插入表格”的核心环节教学设计为例,讲解了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笔者希望本文能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1]吴岳军,王明芳.高职教育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5):58-60.

[2]单美贤,马万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探析[J].职教通讯,2003(9):50-51.

[3]苏坚贞,毛坚刚.动作技能的三维分析[J].体育科技:广西,2000(4):6-8.

[4]董玉琦,刘向永,钱松岭.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最新发展动态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2):23-26.

G434

B

1671-489X(2016)16-0113-03

作者:张加莎,首都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刘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 杨媛媛,首都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侯敏,首都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智能学习系统(100048)。

猜你喜欢
表格动作技能
高级技能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本刊表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