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2016-10-21 23:39魏振尧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改造技术低产

魏振尧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技术展开了研究,对油茶低产的原因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一系列低产林的改造技术,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油茶林;低产;改造技术

油茶作为我国主要的油料树种之一,在我国有着大面积的种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有油茶低产林。因此,为了改善油茶的低产环境,我们就需要认真分析油茶低产林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技术做好改造。基于此,本文就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技术进行了研究,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油茶低产原因分析

由于经营管理粗放,技术措施不当,导致大面积老林成为低产低质低效林。因此。改造低产油茶林是我县当前油茶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速度最快、投人最低的获得油茶增产的最经济直接的经营措施。据调查分析。我县油茶低产林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差。油茶低产林大多种植于20世纪70年代,采用实生苗种植,品种多为普通的油茶种类,如寒露子、霜降子。林分参差不齐。开花偏晚,结果性能差,表现为果小、皮厚、出籽率低、出油率低。

2.林分密度不合理。现有低产油茶林植株参差不齐,林相混乱,表现为荒、老、疏、密、杂等特征。有的缺株,有的林分密度过大,约250株/667m2,多数油茶树长成伞形树冠,结果面积小,林内透光性差。

3.病虫害严重。由于林分透光性能差,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落果率达1/3以上,特别是炭疽病、蓝翅天牛、油茶象甲等危害严重。

4.管理粗放。低产油茶林基本上处于荒芜状态,茶农年年只收不管,树木、杂灌混生、制约了油茶对光、温、水、肥的吸收。加上乡镇大多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者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更谈不上管理,只有靠天收。

5.林地瘠薄。历年来不合理的垦复,加上没有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造成油茶林地水土流失、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严重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长。

二、低产林改造技术

近年来,县政府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兴林富民的重要抓手,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目前。从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最多的乡镇来看,经过改造后的油茶林挂果率大幅提高,产量比改造前要提高40%~80%、:根据我县低产油茶的林情、林况,林分改造总的原则是“综合措施、分别对待”。

1.林地管理

(1)林地清理。将油茶林中混生以松类为主的高大乔木、杂灌木、寄生植物和有害杂草清除。挖除老残及病虫的油茶树。同时清除寄生枝、病虫枝以及枯死枝。

(2) 劈山松土。每年6、7月间,将油茶林内杂草灌木砍除,平铺地面使其自然腐烂。结合劈山进行水平带状松土,留50cm生草带,只劈砍不松土,松土深度5~10cm,以减少病虫寄生场所,为油茶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3) 垦复 垦复方式有全垦、带垦和块垦。全垦即在梯带平地和缓坡地以及杂灌密度较大的林分进行,深度30cm左右,将林地的树蔸以及竹蔸、竹鞭挖除,为油茶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带垦宜采取环山带状轮流整地,带宽8~10cm,除去土中的石块、杂灌树蔸和草根等。对坡度30°以上的陆坡油茶林地。结合施肥进行环状或块状整地。垦复每2a一次,在冬季或早春进行。2.林分管理。油茶喜光,进人结果阶段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强,有机物合成积累多。着生于油茶树冠外层枝条上的花朵占54%、果实占91%;着生于中间层枝条上的花朵占27%、果实占8%;着生于内层枝条上的花朵只占19%、果实只占1%。可见,油茶开花数同树冠受到光照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低产林的林况是密度过密或过稀,为增加光照、5支善林内的小气候,对过密过稀的油茶林必须进行密度调整。调整的措施是:

(1)隔行间伐沿水平方向砍一行留一行。即砍去50%的植株,同时修去保留行植株的下脚枝、病虫枝、下垂枝、衰弱枝、枯死枝。通过适当的疏伐,使其形成良好的树冠。

(2)隔行嫁接低产劣株。对低产林分进行透光间伐后,用优良植株上的枝条作接穗,嫁接于保留植株上,以提高保留株的品质和产量。

(3)选留优势株在丛株林内,把每一丛株的受压株或劣株砍除,保留优势株或优良株,砍去量约为20%~30%。

3.品种置换。油茶低产林多为早期采用实生苗繁殖营造的林分。一般低产植株占全林的50%以上,品种置换应视林分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预栽更新对林分中的劣种低产植株,结合林相改造,去劣留优;稀、老、残林中的劣种。选用良种补植和预栽,逐步达到林分良种化。

(2)高接换种生长良好的劣种低产植株,采用高接换冠的办法来改良高接换冠以夏、秋两季为宜。夏接宜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秋接宜在9~10月,每株砧木选3个分枝角度相当、干直光滑、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主枝作砧木。在离地面30~80cm处截断,选择良种接穗,采用切接或插皮接法嫁接换种。

4.整形修枝。整形修枝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进行。修枝时要做到上下不重叠、左右不拥挤。一次修剪不宜过大。以疏剪、轻剪为主。主次分明,枝干结构合理。对无主干的丛生植株,原则上每蔸不超过3枝健壮的枝条。修剪方法为先剪下部,后剪中、上部;先剪冠内。后剪冠外;要求小空,内饱外满,通风透光。剪去枯死枝、衰老枝、下脚枝、病虫枝、蚂蚁枝、寄生枝等生长势强的轻剪,生长势弱的重剪;幼年树强枝应重剪,弱枝轻剪,剪口要平滑。

5.酌情施肥。结合垦复,增施一次肥料,是大幅度提高低产油茶林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油茶林施肥以农家肥(冬季施用)或速效化肥(生长季施用)为主。根据油茶生长发育过程按季节施肥,4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施抽枝肥、促果肥等,也可于春季萌動前每树冠一次性施复合肥0.3kg。

6.病虫害防治。油茶林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烟煤病、油茶尺蠖、金龟子、天牛等。在防治方法上,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在防治措施上,一是种植抗病虫品种,二是加强营林措施,改善林区环境,提高植株自身抗逆性,同时加强营林管理。及时清除病虫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油茶作为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而对于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油茶低产的原因,以采取相应有效的技术进行改造,并要加强林业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油茶的种植产量。

参考文献:

[1]程军勇、邓先珍、李金柱、黄和平、刘力萍、刘兴平.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3(03).

[2]张乃燕、陈国臣、江泽鹏、陈林敏.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效果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9(01).

猜你喜欢
改造技术低产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晚秋黄梨低产果园改造技术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低产劣质枣园高接改优增效技术
低产“金丝4号”小枣密植园的改造
三网融合中广电网络双向网改造关键技术探讨
陇东山地低产核桃林改造技术试验初报
果树高光效树形改造技术及管理要点
低产低效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