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16-10-21 11:17宋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影响

宋琰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深化的程度逐渐加深,这从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要介绍我国近年来金融深化的情况,而后分析了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这对于我国未来金融业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深化;经济增长;影响

1.我国金融深化情况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金融行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深化与改革是十分必然的。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下,国内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金融的深化程度日益提高,很多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出来,发展规模日益扩大。金融深化难以避免地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金融深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改革开放的深化带动了国内的金融改革。1978年,国家不断调整银行的结构体系,成立了工商银行,充分行使商业银行的职能。同时,也建立起一批商业银行及信用社,努力完善当时的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体系。除此之外,金融市场也逐渐建立起来,金融业的工具朝着多样化的形式发展,包括股票、票据等。金融机构逐步壮大,除银行之外,很多保险公司、证券机构逐渐涌现。但是,这一时期,我国中央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并不能灵活地调控宏观经济的发展,部分商业贷款仍然处于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之下,大量坏账的存在影响了金融改革的进程。

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金融业发展逐渐进入深化阶段,银行体系日益完善,功能日益增多。中国银行不但能够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还能够对其他的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同时,国家还成立了证监会、银监会以及保监会等,对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機构的发展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再者,金融市场日益扩大,市场形势也得到进一步规范。很多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出来,市场机制日益成熟。之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贷款利率全面放宽,市场在汇率决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总之,金融改革以来,我国的银行体系日益完善,金融的社会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虽然金融发展呈现数量上的增长,当前金融业进行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还没有全面发挥出来,金融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2.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金融业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科学合理的金融体系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反之则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业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收集散户资金,并将其投资给所需要的单位或个人。金融业在其中起到沟通联系、转移或者规避风险的作用。金融业的这些功能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提高社会储蓄率,金融深化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就当前来说,影响我国社会储蓄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利率水平、金融资产的货币化水平及居民的可持平收入等。金融深化形势下,各种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处理,能够保证储蓄者有效地分散和化解风险;金融市场发展秩序良好,市场价格真实,金融产品的收益及风险都被曝在“阳光”下,机构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这些都促进居民将自己的闲散资金投入金融机构,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储蓄金额,保证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及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是影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储蓄向投资转化,金融机构能够从中获得较大的收益,也能促进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要合理的分析投资项目的风险及收益,从而保证资金偏向收益较高的项目,满足投资者的偏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投资者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情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能够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也有利于提升发展资金的效益。

再次,金融深化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的发展机制日益完善,金融工具多样化发展,合理的证券交易机制促进了资金的合理配置。金融中介机构有能力化解各种分散流动风险,投资者也可以从中获得固定收益,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资金向优势企业靠拢,也提高了资本的产出率,带动经济增长。总之,金融深化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收集各种闲散资金,保证资金充足;同时,还能保证资金投入到效益较高的地方,提高社会产出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也就是说,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金融深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

3.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

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质生产要素配置率的提高;第二,生产要素产出率的提高。所谓实质生产要素就是指实质资本,只有实质资本的产出率提高了,经济才会增长。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和配置实质的生产要素,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而信用工具是调动生产要素的主要手段,运用信用工具促进经济增长是十分重要的。相关企业通过信用工具进行存款和贷款活动,购买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同时,还利用信用工具置换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传统的货币储蓄投资理论要求市场上所流通的实质资本要与流通中的货币相对应,并利用这些资本来生产相应的货币。为了不影响货币的规模,金融机构可以增加股权,并扩大信用工具的规模。对于那些还没有进入市场流通的实质资源,就要将这些资源调配到社会生产中需要增加信用,从而使得资金的持有者和需要者之间能够建立信用关系,用来应对生产活动及生产的扩大化。金融信用工具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实质资源的高效调配,促进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储蓄率和货币的比率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金融发展过多地依赖货币和银行。这种传统的方式必须改变,要加快信用工具的创新,充分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

信用工具可以调配实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实质资源的产出率,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因此,信用深化是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而信用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工具的种类多样化发展。信用工具不单单指信用货币,很多新的信用工具涌现。票据具有迅速贴现变现能力,股票能够直接参与融资,信用工具数量的增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手段。第二,信用工具的媒介力量逐渐增强。现代化的信用工具会指导实质资产的流动,并对实质资产的配置产生间接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支付方式的变革,原来的产出低下、配置效率较低的资本被再次配置,从而致力于提升实质资本的效益。第三,信用工具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实质资本不断增加必然要求信用工具的规模扩大,新型的信用工具也加入到资源的调配中,信用关系复杂化发展。总之,金融深化必然带动信用深化,信用深化会促进经济增长。

总结

尽管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加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信用活动有序进行。良好的信用环境能够保证信用交易的顺利进行,能够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合理调配实质资源。第二,要创新信用工具,完善信用工具的交易机制。要放松管理机制,创新信用工具,建立信用工具的质量保障机制。要完善交易市场,提升信用工具的流动性。第三,要建立政府监督、自律等机制,利用行政约束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政府要明确定位,积极维护币值的稳定,做好监督规范与惩戒的工作。第四,要充分发挥非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金融活动提供更多的中介服务于支撑,合理配置资源。在信用工具发挥媒介作用时,要减少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过多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总之,金融深化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金融深化要依赖于多个方面。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挖掘促进金融深化的因素,把握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而充分发挥金融深化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梅.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04)

[2]戴世昌.金融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佟振环.基于VEC模型的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11)

[4]吴利利,蔡风景.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7)

[5]朱慶武.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基于我国的实证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2016(08)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