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应届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6-10-21 11:32张瑞雪王涵刘红梅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就业难大学生

张瑞雪 王涵 刘红梅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本文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多维视角;就业难

作为社会新鲜血液的大学生,大学生的就业不仅涉及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更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而大学生就业难也存在多方面原因,所以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前景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失业人数还将继续增加,发达经济体就业率需要到2018年才能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各地举办的招聘会总是人山人海,甚至出现几百上千人竞争一个就业岗位的情况。在众多的数据和事实面前,大学生的就业道路显得灰暗曲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1、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无法融合

第一,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许多新职业,但是高校只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及师资条件来设置专业,盲目设置热门专业,未能积极进行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导致一些大学生失业。第二,某些高校的教育只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模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导致大多数学生只能“纸上谈兵”。第三,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就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

2、就业市场供求错位矛盾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二是人才结构失衡。 供求矛盾加大随着近年来全国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一方面,很多中小型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而倒闭,近年来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也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下降,面对急需就业的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来说显得“杯水车薪”。另一方面,每年都会遗留下众多未能及时就业的大学生,而这些群体又会成为来年就业人潮中的一员,大学生逐渐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供需市场的矛盾,就业的缺口,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3、大学生准备不充分,职业规划迷糊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一,依赖性强,创造能力弱,都存在“一步到位”“好高骛远”等思想;二,知识陈旧,转化率低,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运用率不足百分之四十;三,理念滞后,能力危机。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缺憾,学业不精,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或者与人沟通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四,观念单一,缺乏远见。很多大学生选地域,挑单位,倾向于铁饭碗或者向发达城市发展,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的认识。

4、用人单位选人用人,过于苛刻

一些用人单位条件过于苛刻,普遍青睐于有工作经验或者是学历耀眼的大学生,但是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没有工作经验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学历,并且有些用人单位盲目要求选拔全方面发展人才,不给一般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针对大学生自身来说,可以从多个方面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

第一,就业观的端正。面对目前艰难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客观评价自己,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脚踏实地,在求职择业时,量体裁衣,合理定位,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第二,自身素质的增强。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非名校的大学生来说,首先在专业问题上有一技之长,其次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求职时就会有自信,这点尤为重要。第三,树立动态的主动出击的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实现弹性就业、灵活就业、择机就业。第四,树立个人就业风格。大环境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仍然优势明显,大学生应学会积极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来主动出击,不是在就业时出现怨天尤人的心理状态、求职心切的欲速不达和求职不成的悲观情绪。

2、高校的改革

第一,在教学方式上,高校应该强化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举行一些新颖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高校应该对从事就业指导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高校应该做好就业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改革高校课程设置,设置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对于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应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在调整专业结构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第四,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取向。

3、政府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市场经济也要有计划”,就业计划就是政府最重要的计划工作之一。政府应切实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要根据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的就业,完善就业市场体系。一方面,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应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消除就业中存在的地区和性别歧视,减缓大中型城市的就业压力。例如,政府还可以出台更全面系统的政策,引导、帮助大学生到人才严重短缺的西部基层去。仅以“热门”的法学专业为例,全国现在有600多个法学院系,每年大量毕业生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导致看起来热门的法学专业,就业率却十分糟糕。可整个西部都严重缺乏法律人才。最后,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在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项目中尽量多招收一些大学生参加,一方面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贮备人才。

4、用人单位思想的转变

“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总是不愁找工作。”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文凭,不要认为有工作经验就一定有工作质量,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同时要消除招聘人才时的地区和性别歧视,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要认识到不仅要找到人才,更要使用好人才。其次,有针对性地与一些高校合作,通过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大学生见习实习等方式,既为单位考察招揽人才,也为大学生就业做出了贡献。

就业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并是严峻的问题,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让大学生有机会就业、创业,逐步减缓市场就业压力,并最终做到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相信在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终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万 茗, 刘淑英.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 职业教育研究, 2009,(5).

[2] 杨 丽, 龙 梅. 试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0,(4).

[3] 徐思义.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1).

猜你喜欢
就业难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影响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三维分析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