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导入日语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2016-10-21 14:29陈洋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化导入日语教学

陈洋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成功的交际除了具有良好的语言知识外,理解和掌握隐含在语言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知识的导入直接影响语言教学的深入发展,在日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在当今新时代已经非常重要。主要分析了文化导入的概念、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的导入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日语;教学;文化导入

引言: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在跨文化领域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开展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桥梁,日语教学的目的也正是如此。根据最近几年的实践研究和观察发现,目前很多日语系的学生都掌握着较扎实的日语基础,而且还能讲出一口流利的日语。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与日方进行真正的语言交流时,表现极为不适应,究其根本,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将语言交流与文化人为的分割开来,单纯的把语言当做工具,没有融入日本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二者结合不好,日语的真正熟练运用就无从谈起。对于这种现实情况,就要求我们的教职人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方面的培训,还应从文化的导入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加深对日语及日本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一、文化导入的概念

所谓文化导入,就是在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的前提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引入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使社会文化融入到语言教学中。

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包含了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语言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并对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的语言行为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探索到许多文化奥秘,不同的文化对相同的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外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所以就应该立足于理解所学语言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和观点,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那么,文化导入究竟指的什么呢?文化导入又被称为“文化移入”,结合日语教学的实际,本文将其定义为:在对学习者传授语言及语言结构知识的同时。通过分析语言的结构、意义,发现隐含在其中的文化结构,设法让学生了解以及习得所学语言中隐含的文化背景和应遵守的文化规约,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实际的交际能力。

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中日文化差异,让学生课后主动去认识中日文化差异,建立学习者自己的对比框架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日语这一语言,同时避免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移植到日语表达中去,以日本人的思维去思考与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日语教学一直强调挺、说、读、写、译等五项技能的训练,去忽视了文化因素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即使有文化课程的设置,也今单一的从文化角度进行知识的阐述,而从语言相关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实践的较少。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存在的文化背景,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且其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于跨文化的交流来说,语言与文化知识密是不可分的。文化知识的导入直接影响到语言教学的深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目前的教学与应用存在脱节现象

外语教师应该能够通过日常的教育工作得到这样的一种经验: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包括词汇量的增加,还包括实际的应用。只有把应用好,才能做好实际的文化交流,实现语言的真正掌握。但是在日常的教职工作中,很多教师都是把教学的重量放在理论的学习以及影视方面,然而应用方面的运用长期得不到重视,最终导致学习和运用脱节。

(二)促进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学习日语这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得跨文化交际更加顺利的进行。众所周知,在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中,日语学习者是不可能只围绕日本国家的文化跟日本人大谈特谈的。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的互动交流,是交流双方在进行彼此国家文化的分享与对比的交流过程中相互增进友谊、相互了解以及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熟悉。当日语学习者在交际中遇到不会表达的本土文化知识时,就给本土文化提供了最佳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同时,本土文化针对语言学习者而言,是第二种语言的基础。由于中国与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家,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交流源源不断,经久不息。然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中国与日本在行为、价值观、思维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对日本及其本土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我国和日本文化对比,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学习。通过日语的学习,既能增加对日本文化和语言的学习,又可以有效提升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目前日语语言教育中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日语的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日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课堂集中例解单词、精讲语法、辨析各种近义词的区别及分析各种语法现象为主,处理课后练习巩固复习为辅。对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辨识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生不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知识,常常会出现一些看似正确实则不符合日本人习惯的误用。

另外,虽然不少学校也开始了“日本概况”“日本世情”“日本文化”等相關课程,学生也能学到不少关于日本文化的知识,但是这并不能够涵盖所有的日本文化知识,教师还需要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导入。

(二)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

由于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甚至老师还存在着考试成绩至上的看法,教师课堂上采用传统教学法,往往比较重视学生做题的准确度,学生也更加在意考试成绩如何。很多学生学了几年的日语,只知道“武士道”读作“ぶしどう”,“歌舞伎”读作“かぶき”,但是当问及武士道的内涵及歌舞伎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却知之甚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怎么讲,也不涉及考试。

另外,我们绝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因素,这甚至可以说是文化导入的根本性问题。如果教师自己对日本文化都不甚了解的话,谈何去给学生讲解?所以教师也必须多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知识以提高自身能力。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比较强调词汇、语法的掌握,而轻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常常有很多学生考试成绩很好,词汇量也很丰富,但说出来的话却支离破碎,有的看似正确却不符合日本人的习惯表达。

四、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

第一,选用正规的日本原版会话教材。原版教材简单易懂的对话自然会涉及到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日本人编写的教材,相比国内出版社的教材,对日本文化的渗透更加深刻,学生对日本传统文化与社会现状、人际沟通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与体会。原版教材中的会话为日本人编写,大多是日本人之间的对话,所以自然都遵守既定的文化行为,因此对话能够表达出他们正规的相互响应。日语教学初级阶段,应选择一定比例涉及日本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知识的日文原版书作为会话教材。有了这种教材,教师进行文化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就有了出发点,文化知识的导入就变得很自然。

第二,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设施通常是黑板、粉笔、黑板檫。而现在包括专业的培训学校在内的都是利用多媒体教学。现在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问题。教师的口头讲解不能直观的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比如日语。而现在通过网络和多媒体很快捷的帮助学生了解到日语的文化背景,通过这些途径可以直接看见、播放相应的图片资料或视频影音,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社会的风土人情、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就比如,很多日语学习者都会看一些日语电视剧来学习日本的文化和语言语境的运用来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第三,积累相关日本文化知识的材料。教师应该大量阅读日本文学作品,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日本著名的文学作品,这是一种学习日本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因为无论哪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都是该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积累,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内心世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交际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另外,要大量阅读日文报刊、杂志,除此之外,网上阅读是迅速获得最新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了解日本当前社会动态、社会问题及社会关系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上阅读等形式,留心积累日本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有关文化知识的材料。

第四,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必须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还要重视日语运用的恰当性。培养学生中日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修养和中日两国的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知识,减少汉语习惯对日语交际的干扰。另外,及时纠正学生的失误,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表情、用词甚至手势等都要不断更正或提醒。在讲授知识文化的同时要加大交际文化导入的力度,增强学生的文化感悟和辨别能力。

第五,充分發挥日语外籍教师的作用。日语外籍教师地道的发音和表达,相对丰富的日本文化背景知识、适中的音速、适当的音量、抑扬顿挫的音调,都能对学生未来的语言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教师被派往国外学习,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和语言专家来到中国讲学,各种流派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被引进中国,外籍教师是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的接受者和受益者,他们懂得学生在接受这些教学方法时的心理变化和必要的环境因素,能够及时地对这些方法进行调整和变通。

第六,运用实践教学,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学好日语抓住几个关键,而发音就是关键之一,学生课堂上开口讲日语的机会不多,大都是老师在讲解。鉴于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说日语的机会。如:举办日语专题讲座、开办日语角、搞日语演讲比赛、编导日语短剧等,制造日语学习的人为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以上是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知识的六种基本途径,无论哪种途径或方式的采用,导入的文化内容要与所学的语言内容、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性质因素,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循序渐进。教法要得当,内容要适度。

五、结语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镜像折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就体现在语言中。日语在各种外语中受到重视的程度逐渐加大,这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我们学习日语,不仅要会怎么运用,而且要精通,这就需要我们对日语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也就是把文化导入到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语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日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了解文化又能学习日语,一举两得,同时也能开拓了自身的知识面,满足了社会对跨文化国际交流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石晶.论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孙满旭.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3]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4]林娟娟.论日本语言与文化交叉研究的必要性[J].日本学习与研究,2009

[5]王冠华.试谈跨文化交流在日语教学中的导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

[6]杨冬雪.日语教学中如何兼顾民族文化差异[J].文学界,2012

[7]秦娟.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考试周刊,2009

[8]曹晓娜.论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1

猜你喜欢
文化导入日语教学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文化导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析商务日语教学中日本企业文化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