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2016-10-21 14:29鞠蓓蓓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理念

鞠蓓蓓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必然。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深度、广度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积极探索更有实效的对策,以建设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导向,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促进办学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育理念的国际化。进一步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水平。

【关键字】高等教育 国际化 发展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选择和追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科尔就曾明确提出,“学习的进一步国际化是全世界高等教育机构的两个运动规律之一”。

作为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中国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而言,中国距离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合理实施策略,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历史机遇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1. 有利于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办学理念。高等教育国际化打破了国与国的界限,任何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在本国范围内独自发展,必须主动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人才。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打破固有的定式思维,打破狭溢的本土观念,不能仅仅满足国内的改革与发展,孤芳自赏,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去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束缚,主动参与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合作与竞争。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到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浪潮中,促使我国高等教存更加开放,发展得更好。

2. 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我们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在国际化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向国际大市场,制定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高等教育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了解他国文化、具有处理相关领域国际事务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调整相配套的是要从国际化培养目标要求出发,结合实际要,重构课题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加快我国教育改革步伐,避免走弯路。

3. 有利于優化高等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由多个层面构成。首先是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其次是组织层面的资源,包括教育结构、课程结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等;再次是物质层面的资源,包括资金、教材、教学和科研设备等;最后是理念层面的资源,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等。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揚总协定的规定,“教育服务”被纳人服务贸易范畴,国际教育资源可通过跨国教育或合作办学方式进入成员国。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也解决了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我国作为的成员国,自然也会从中受益。

4. 有利于开发国际教育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一个大市场,高等教育同样也变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大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将更为密切。要在这个大市场中生存下去,扩大影响,必须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同样需要了解中国。作为拥有亿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大国,中国孕育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这其中孕育着巨大的国际教育市场。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国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作为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也是绝无仅有的文化资源,存在着潜在的巨大文化市场,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就是很好的证明。而且,汉语教育已经逐步走国际市场。

5. 有利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

高等教育国际化将我国高等教育置于世界教育大环境中,各国教育部门、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交流与合作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利于各国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时间长,水平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办学理念的国际化

其中首要的是要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尤其是各级管理干部和一线教师,要用国际化的办学思想武装己的头脑,用全球化的视角去思考人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国际化的课程,传授国际化的知识,将国际化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意识的高层次人才。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树立了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具备了国际化的意识,并将这一理念外化成国际化的管理实践和教学实践,我们的教育事业才可能沿着国际化的方向前进,才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上海交通大学在其国际化战略中提出,要建立融汇世界一流大学先进办学理念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与机制,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指出,一个国家的事业,能够决定他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一所大学的视野,能够决定他施教的广度和深度。由此可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决定了一所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能走多远,能走多久。

树立国际化的理念和意识,就是要从全球的角度看待高校的价值和功能要有国际化的战略思维和全球的眼光要有国际竞争意识与国际交流意识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国际上领先高校成功经验使管理、科研、教学方式等等达到国际水准的决心。我们可以通过各类国际化理念和办学机制方面的讲座和培训来加强师生员工对国际化的理解,鼓励师生员工放眼国际,以国际上领先的管理、学术、科研和教育水准要求自己。

2. 培养方式的国际化

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合作战略,开拓人才的双向培养模式,与国际名校开展2 + 2、3 + 1 模式辦学,吸收国外优秀办学经验与成果,多种组合形式灵活办学,充分实现国内与国外的先进教育接轨,让学生融合外国文化,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多方创造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短期交流访学项目、到海外高校进行研修及到跨国企业进行海外实习的项目,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水平。高校可以与海外高校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发科研项目,整合办学实力,扩大高校的整体实力和知名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培养目标提出的总要求。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未来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目标就是前进的方向,只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能让高等教育国际化落到实处。此外,学校应着眼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利用以及优秀文化成果的国际推广,将国际化办学与当前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学院招收留学生的积极性,总体设计、分层实施,使国际化成为各个学校办学新的增长点。

3. 课程体系的国际化

高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必须按照国际潮流的发展趋势,优化已有课程体系,调整适应国际化的教学内容,不断创新培养目标并创建创新型教学培养方案。通过借鉴英美名校的教学培养目标与手段,提出以提高学生创新性与培养批判性思维为目标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有效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为培养的综合目标。另外,建设相关领域国际化发展特色教材,增加国际化课程模块,构建国际优秀课程整体植入体系,通过校际交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健全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文化教育、学科教育五大模块的内涵,解决课程的纵向深度问题。

加强课程改革,建设国际化的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内容。陈学飞教授认为课程的国际化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正如伯恩教授所说的,国际教育要求在国籍的框架下讲授一个学科,以便使学生意识到所有国家的相互联系以及诸如贫困和种族歧视等问题的普遍性。二是开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如有些大学创设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新系科,或是增设信息科学、比较文化学等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三是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如在教材上或釆用国外教材,或自编教材中大量吸收国外同类教材中的内容,或指定相当数量的国外教材和有关论著作为教学参考书目。在内容上紧密关注国际上本学科的最新动向,及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四是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如环境科学、航天科学、能源科学、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等等。五是注重地区研究。地区研究不仅对于加强和促进学术发展必不可少,而且对于国家利益也至关重要。六是建立校际联系,把到国外参观学习与课程联系起来。

4. 教育管理的国际化

让学生通过 MOOC、微课堂、多媒体等多角度、多渠道接触国际优秀教育资源,聆听国际大师讲座与授课,与国际精英面对面地交流,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改善学习途径与方法。此举可整合国内、国际优秀教育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当前,我国“幕课”平台的组建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加快了知识传播的速度,开阔了外语教学的新思路,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生学习能力。

国际化办学除了在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确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国际化的课程和师资队伍,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还需要提供国际化的管理和服务。国际化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是正相关的。要严格落实“每年选派赴海外学习交流的管理干部比例达到管理岗位总数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加大选派的规模,开拓管理干部的国际视野,提高提供国际化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同时可以邀请海外学者、专家参与学校的抉择,担任学校发展的顾问;可以招聘优秀海外人才从事管理工作,为学校的教育管理注入新鲜血液。高校创新国际化教育在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下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国际化教育成为了海外和国内人才供给的源泉。

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加强高校学术沟通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文化的融合,有益于借鉴先进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治学之道,有利于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虽然当前国内普通高校在创新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商榷,但我们应该看到普通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前景是光明的。

一些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规模日趋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想必有朝一日通过不断的践行、研究发达国家国际化的相关成果,我国的普通高校必将找到一条符合规律、适合自己发展的国际化教育发展路径,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培养大批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大学教育国际化:走向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2年第2期

[2]吴启迪.关于中国高教国际化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1年第4期

[3]刘健夫、张大超.关于高校国际化问题的思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4]陈厚丰.高等教育国际化·西方化·美国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2卷第2期

[5]李莹.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年6月号上旬刊

[6]石磊.高校国际化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J].文教资料,2010年8月号上旬刊

[7]奕凤池.略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8]王为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表现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理念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用心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