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6-10-21 14:29李嘉欣王林玉陈云香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智能手机大学生

李嘉欣 王林玉 陈云香

【摘要】智能手机因其快捷高效的信息传播与应用等实用功能,逐渐成为大学生尽情展现自我和表达自身意见的方便快捷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也在逐年上升。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一方面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思想行为还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智能手机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

【关键词】智能手机 大学生 思想行为 对策研究

引言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智能手机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其思想行为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本文针对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找到解决消极影响的对策,从而让大学生正确对待手机,在不需要手机的时候放下手机,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奋斗。

一、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帶来的积极影响

1、智能手机给的便利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智能手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智能手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打电话、发短信。越来越多的功能被开发,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对大学生来说,智能手机可以听音乐,舒缓心情;可以网上购物,节约出行时间;可以拍照,捕捉美好的瞬间;可以设置闹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等等。

2、智能手机对学习的影响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大学生可以利用一些学习软件自主学习。例如遇到陌生的英文单词,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字典进行查询而不再需要再随身带一本字典。当大学生遇到一些问题难以解决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上的搜索引擎进行查询,不再需要通过去图书馆或者从茫茫书本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3、智能手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如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已经不局限于电话和短信,QQ、微信、飞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通过这些社交软件认识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朋友,扩大了社交面;通过这些软件,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以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也能及时向老师反映一些问题;节假日的互相祝福也增进了朋友间的感情;同学之间一些无法面对面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些社交软件及时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与误会。

二、智能手机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1、对大学生的生理影响

智能手机的普及虽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生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长期对着手机,对眼睛又没有保护意识,得近视眼的学生越来越多,得了近视眼的度数越来越深,出现颈椎病的人群年龄越来越低龄化。而过度沉迷手机也会影响睡眠质量,造成生物钟紊乱等。

2、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虽然政府对网络的监管越来越重视,但是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向大学生传播一些不良思想,诈骗信息让大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不信任,同时一些黄色信息对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严重污染了社会环境。

3、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智能手机虽然一方面能让大学生扩大交友面,但随着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的逐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虚拟化,很多大学生在社交软件中能侃侃而谈,但见面却无话可说。我们发现,聚餐时不再像以前一样有说有笑,而是各自捧着手机,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现实中的交往能力。

三、研究对策

1、大学生

①学会自我约束,在上课或者自习期间关闭手机专心学习。②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避免对手机造成依赖③多增加一些实际交流,不要过度依赖社交软件。

2、学校

①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利用手机更好地学习。②举办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为将来踏上社会做准备。③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机构,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

3、政府及手机开发商

①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及时清理一些不良信息。②开发一些绿色的软件,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③给手机配备能够过滤不良信息的软件,给手机营造一个健康的运营环境。

四、结束语

生活需要手机却不能被它左右,我们需要成长就要懂得取舍,经历万水千山,方得今日生活,若言沉迷于此,便得铅淫浮华。

参考文献:

[1]刘洁;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

[2]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学理论;2011(32)

[3]王小运;伍安春;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潘嘉楠;王悦;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3(19)

[5]陈明;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3)

[6]朱永涛;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M】;苏州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2010(7)

[7]万国平;聂慧芬;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8(2)

[8]周挥辉;沈波涛;蒋永红;手机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影响【J】;中国青年教育研究方法;2011(10)

[9]韩永强;刘莉莉;王宏;智能手机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8)

作者简介:李嘉欣(1995-),女(汉),江苏宜兴人,江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本科生,本文得到江苏大学学生科研立项的资助;王林玉(1995-),女(汉),江苏盐城人,江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本科生,本文得到江苏大学学生科研立项的资助;陈云香(1972-),女(汉),财经学院国贸系教师,项目指导老师。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智能手机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智能手机今年拼什么?
如何在智能手机中安装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