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or Another(“物物交换”手机APP)的分析与探讨

2016-10-21 22:03曲智凤吴欢欢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闲置物品大学生

曲智凤 吴欢欢

【摘要】One For Another是针对以福州大学城的大学生为主体的全部人群,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人与人之间商品或服务自由交换的app软件。针对目前好多人对自己的未损闲置物品的处理问题,我们将设计一个以“同城物物交换”为目的的手机APP。可利用不同阶段学生在需求品和闲置品上的互补互足,迎合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鍵词】物物交换、手机APP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发展进步很快,就服装来说,近期,复古服装又开始流行起来。物物交换这个在货币被发明之前的原始交易方式势必会借助当今的高科技得到 “新生”。而APP就是一个很适应新时代的潮流的平台。所以物物交换必将在新时代中独占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 物物交换手机APP发展的背景

(一)背景

最著名的一个故事新闻是别针换别墅。2005年7月14日至2006年7月12日,加拿大小伙凯尔·麦克唐纳德以一枚红色大曲别针为资本,经过16次物物交换,最终不仅实现了换别墅的梦想。他成功换物的主要流程如下:一个红色曲别针→一支鱼尾形圆珠笔→一件骷髅头把手饰品→一台野营微波炉→一台旧的家用型发电机→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啤酒桶+一张欠单(要装满啤酒)→一辆雪橇摩托车→一个免费度假安排→一辆旧的两用货车→一份录音棚的合同书(50小时录音、50小时混音制作)→美国凤凰城免费租用一年的双层公寓→与著名摇滚歌星艾丽斯·库珀一起喝下午茶→电视演员科尔宾·伯恩森在新片中提供的一个演员角色→一幢别墅的一年使用权。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物物交换都要做到最后的得到比交换物品贵重的东西为终止,而是以物品得到最合理利用为结果来满足自身的要求,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目的。

截止2012 年 2月,根据“ 中国换客网” 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网累计“ 换客”已达 139539人,易物总量239774件,成功交换 15268次。随着易物风潮的兴起,国内其他几家类似网站,如易物联盟、易登网、易贝等专门物物交换平台以及58同城、阿里巴巴等也不断地发展。时下国内的易物业务由同城、同区范围的实物交换引导主流,涉及13常用品、数码产品、交通工具、艺术收藏等,并由学生、白领、准白领构成换客主体,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40岁之间。而现在已经是2016年,物物交换平台不退反进。所以项目决定以大学生为主体,并且由同城同区涵盖各大种类供大家进行交换,符合当下时代潮流。

据做过的市场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闲置物品较多,并且并不是因为其破旧不堪而闲置,有的是由于买后不喜欢闲置,有的是因为不合适但是懒得退货而闲置等等。调查结果表明82%的大学生拥有闲置物品,而且拥有3件以上的大学生最多,达到31%,只拥有1件闲置物品的最少,所占比例仅为2%。大学生对二手物品的处理方式大多是两种,第一送人、第二扔掉,分别占到了42%和40%;由于没有合适的二手出售平台及供需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大学生选择出售的比例仅占4%。捐赠的比例则更少,这就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利用大学生对需求品的互补性、周期性、普遍性可以使得在大学生中流行起来。而且,大学生因为年龄相近,具有相似的消费心理、共同的生活环境、生话方式,所以许多物品在大学生之间都是可以通用的,因此交换或者售出的门槛极低,交易商品具有共性。特别地,对于大四学生来说,他们即将离校,各种服装服饰用品、交通工具、图书音像、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体育用品考虑到携带的不方便,大多数物品不会带走,但是又不舍得扔掉,但是因为大学城中处理途径极其少,短期内无法处理自己拿不走又扔不掉的物品,造成很多困惑。所以,就实际而言,物物交换对于实际生活来说还是很必要的。

(二)应用分析

如今手机 App 第三方应用程序已经成为当下新媒体的大趋势,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它的优势来为社会为人们服务。在这前提下,我制作了200份“物物交换APP”的纸质市场调查问卷,在大学城地区分发,并且采取了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校内一些同学进行了调查。最终回收问卷总计184份,其中无效问卷为16份。对其整理可以得出:

(1)与网页相比,同学们绝大部分喜欢手机APP的形式进行交换。

(2)现在在福州大学城中没有物物交换的平台,有的只是58同城之类的网站;如果在大学城中实行物物交换的话,绝大多数人会支持并参与。

(3)一部分人有在网上进行物物交换的经历,结果较为乐观。而没有在网上交换的另一部分人认为如果进行物物交换时间地点合适的话愿意尝试,说明在大学城实行物物交换市场前景较大。

二、发展的前景分析

(一)优势分析:

1.需求分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潮流的狂热追求者,对各种新生代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类未知或者感兴趣的商品等都有着极大的需求,再加上社会自身更新的速度快,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几乎是全新的闲置物品。而在福州大学城内并没有物物交换的场所或者平台,只有在每年一度的跳蚤市场上会有一小部分同学在毕业之际在校内摆地摊或者偶然校园贴吧等一些社交场所留言等方式来处理二手物品,成功换到心仪物品的同学少之又少。因此,建设一个服务学生的闲置物品手机APP是十分必要的。

2.环境分析:大学城校区的宿舍,一般为四人间,放置物品的空间不大,大学生有很大的购买欲,所以东西永远有增无减,总是存在柜子满满的,东西无处容身的状态,所以交换就显得十分迫切。绿色环保,迎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便与践行低碳生活,号召大学生这个群体响应这个时代潮流,有利于得到大家的支持。

3.软件优势:我们制作的物物交换APP软件是免费为大家服务的,所以更能被大众所接受,而且大学校园是一个多渠道的信息交流网络,高素质的大学生客户群又是高素质群体,大学校园环境的专业明确,更容易让信息进行传递与交流,同时也可以加强大学生交流,提高社交能力。

4.前景分析(潜力分析):后期多元化发展机会:在高校易物平台获得一定号召力的基础上,后期可以开发闲置物品的租用、拍卖、援助贫困生无偿使用、试用申请、商家产品推广等多种业务,使易物平台满足学生的多方位需求,在大学社区内获得高度影响力。在“需求决定价值”的主旨下,模糊“价格”概念,实体物品交换。

(二)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1.问题一:同学们普遍对于网络交易恐惧,我认为应该加强我们项目的可信度。具体措施如下:

(1)此款APP是专为同学们服务的,增加APP的宣传,并在使用中的过程中让大家逐步接受。(2)增强本身的服务性,在同学使用的过程中要不遗余力的给与帮助。(3)选择交换地点时要尽量选择人数较多的安全的地方,如食堂等。

2.问题二:物物交换的物品与网上图片可能有些出入。

对此,我认为要加强对物品图片与实物的考察。本站对所传图片严格管制,并且上传图片必须对物品的三面进行拍照,并且添加物品的详述。

3.问题三:关于交换成本高、时间有限等。

相对于网络交换的时间性,地域性的限制,同城手机APP很好的克服了这些难题,使交换变得更加快捷与便利。

4.问题四:关于知名度问题。

加强宣传,在食堂、学生街等地方推广我们的软件,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加入我们,即可快速享受便利的服务。

三、总结

该平台是校园社区的服务性平台,必将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服务学生,引起学生群体的响应,从而整个平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莉莉,高贺.大学生闲置物品 C2 C交换平台的SW O T分析及模式探讨[J].浙江:商情,2015:96—145

[2]朱鹏媛.大学生手机App应用行为及心理分析[J].陕西:东南传播,2015:5

[3]杜婉璐,韩延伟,王辉.浅析高校内成立闲置物品交换平台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商情,2015:5

[4]王田甜,孙玉涛.手机APP应用开发布局设计[J].安徽:设计应用,2013:147

[5]白露.网上物品交换系统设计[A].山东:理论广角,2009:316

[6]方霞.校园閑置物品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新疆: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4:33

基金项目:闽江学院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One For Another(“物物交换”手机APP应用)

猜你喜欢
闲置物品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鸵鸟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图画捉迷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
全球集装箱船闲置运力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