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究

2016-10-21 22:34叶书瑞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创新

叶书瑞

【摘要】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微时代”,微博与微信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应用,有效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微时代”不但有效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也使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创新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应用新技术与新手段,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最好的效果,创建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3G网络、新媒体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与接受,成为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同时催生了以微信、微博、微网站、微小说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发展。利用当前网络,大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新信息,开展信息交流,进行休闲娱乐,加快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很多学生的思想认识上出现了新问题。

一、微时代的内涵与特点

1、微时代的内涵

“微时代”主要是指大量应用微信、微博与微网站的时代,主要特点就是篇幅短小、内容精湛。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感到需要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前人们利用开心农场这一游戏方式使自己的身心获得了短暂的放松,从而加快了微时代的发展,最早出现的是微博,利用微博访谈与微博打假使人们大量接触了微时代,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推出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出现了大量的“微”开头的词语,从而标志着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也表示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参与人员更多、社会透明度更强,但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虚假信息,以及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2、微时代的特点

进入微时代以来,人们可以实现更加快捷的交流,发挥微博、人人、微信等信息交流工具的作用,人们可以随时获得最新信息,同时表明网络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信息内容也丰富多样,传播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民族、政治内容、经济内容、生活内容、时事等都可以在微时代进行迅速传播,微时代网络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不利于实现监督与控制,出现了多元文化共同在信息系统中传播的局面。

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法分析

1.建立高校网络信息动态快速干预机制

一是高校应该具备舆情研究制度,要分别配置相关机构与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明事实真相,根据不同事情的发展情况,将信息舆情进行分级,同时应用不同的干预方案。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传播的信息丰富多样。二是还需具备处理舆情的制度,要还事情一个真实的面目,防止虚假信息传播,争取向大学生提供真实的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掌握我国思想政治发展方向,认真选择与过滤各种信息,与大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真实信息要及时传播并加以宣传,对那些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舆情,要及时改正,防止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因此在高校当中实行网络信息动态快速干预机制可以有效防止不良信息的进入大学生的视线,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最好的效果。

2.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微素质”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各种手段,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接受新知识新理论,进入社会了解民情,亲自考察各种社会问题,才能得到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微课”,是一种改革当前教育模式的先进做法,而要想真正上好“微课”则需教师具备高超的录制能力与拍摄能力,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如何拍摄,如何选择灯光,如何进行后期制作等。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微课”使理论课不再枯燥无味,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健康发展。它不但开创了新型教学模式而且也具备了一种新型创新理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应用“微课”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反,如果高校教师不能有效应用“微课”开展教育活动,不能帮助大学生及时处理网络信息,那么则一定会阻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常进行。

3.加强正面引导,强化教学实践

建立“微化”长效应用机制,是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教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开展学生体验活动,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同于理论教学但具有一定联系的教学手段。

开通大学生解惑微博,可以解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大学生认同自己的学校,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师生共同进入“微时代”,创造大量的微产品,如大学生可以自行创办电子杂志、创办微电台,让大学生应用具有时代特色的技術工具,从而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大学生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实现师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

4.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工作方式方面,可以发挥微博与微信等新媒体互连功能的作用,快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学习理论的网址发给学生;在开展理论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播客等媒介传播我国名著,以及国务院发布的最新政策等,保证大学生利用网络随时开展交流与互动;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借助微博与微信创办微论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设置讨论话题,引导大学生就自己的亲自体会与实践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工作方法方面,可以全面应用“微时代”的各种传播工具,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更容易为社会群体所接受。利用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现信息教育内容的思想性,使广大人群更加关注传播内容,使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育实现平等,使广大大学生团结在党的周围。

5.创设有利条件,整合多载体混合教学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同时结合多媒体的应用、视频材料与网络信息的应用,将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还需重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将大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微时代”大量新载体的作用,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容装进大学生的脑中。课余时充分利用各种新载体,帮助学生解答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利用微博微信开展互动,针对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展讨论,大力借助“微时代”各种可实操性载体,如制作“微课”,拍摄“微电影”,开展“微公益”,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开展实践活动中,鼓励大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回报社会、感受社会。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具有较高的情感。因此,综合应用多载体教学模式,使载体在课上课下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微世界当中、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光姝瑜.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

[2]姜畅.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6(03)

[3]张智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0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创新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