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社团活动的作用与建设

2016-10-21 22:34张强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警校社团活动意见

张强

【摘要】高校社团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大学生活,培养学生个性和发展特长,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然而當今高校社团活动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健全地管理机制,负责人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高年级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因此,基于以上基本情况,笔者通过资料查阅、调查访谈等方式,研究高校尤其是警校社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同时对加强高校社团组织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社团活动 警校 作用 意见

一、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现状

高校社团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形式,是在学生时代提升综合能力较为合适的舞台。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真实状况,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之上,制定了调查问卷。在得出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和仙林其他高校关于参与社团活动的调查报告显示,有53.17%的同学在校参加过两个及两个以上社团,学校社团数量总和在30个以上占到调查人数的48.78%。这充分表明了当今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是一种极为普遍现象。

二、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丰富和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强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和积极的心态,能够正确系统地评价自我。在参与活动中发现不足,带着不足继续投身到学习当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良性地“负反馈调节”循环。即使在校大学生没有正式地步入到社会中去,却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的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

1.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社会服务意识

高校中爱心服务类社团比比皆是,社团成员通过参加社团开展的各种传递社会关爱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与他人沟通、交际等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服务意识。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警察的服务职能愈加彰显,警校生通过参与社团的活动,能够提前锻炼该方面的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做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2.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交际圈和开阔自己的视野

大学社团,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能力开发和交际拓宽的公共平台。因为其专业的交叉性、组织的社会性、活动的实践性而具有了较高的实践和教育的功能。警校学员每天的生活、学习、训练都是以中队、区队为单位的。而参与社团活动,通过成员之间的共事、交流和相处,在社团活动中,他们可以大放异彩,放飞青春与梦想,展露个性和光芒,交际圈得以打开,视野也会随之开阔。

3.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创造和传承

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完善能使得学校教育功得以延伸,同时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警校的校园文化更多需要传承的即是警察精神。正如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校训所写:忠诚、团结、严谨、勤奋,这就是这所特殊的公安院校需要弘扬的一种校园精神。而国旗护卫队、爱国者军事协会、警务搏击社等社团很好的起到了弘扬警校精神的作用,社团成员通过参与此类社团活动,了解学校历史,传承森林卫士精神。

三、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

纵使高校学生社团在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参与社团活动能够带来很多的积极作用,但通过笔者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社团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社团内部管理机制不得力、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高校社团的负责部门一般是团委,团委本身承担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放到学生社团上的精力、物力只能是一小部分,对于团委而言,投入精力和时间少了,难出成果;投入时间和精力多了,又难以承担,甚至会影响其本身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与此同时,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出自由”,进社团直情径行,离开社团随心所欲。由于社团发展太快,管理部门要不断面对新问题、发现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因此,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目前社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社团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学生负责人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

从访谈反馈的结果笔者得出了以下讯息。其一,各高校目前基本上没有配备社团工作的专职指导老师。其二,部分社团学生负责人在社团的建设和管理生没有尽心尽力。无论是社团本身的建设、发展和创新,还是社团成员能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得到多少锻炼,都对社团负责人的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拥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真正负责的社团负责人也是当今社团建设和开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低年级同学是主力军,高年级同学参与人数微乎其微

当今大学社团普遍存在低年级学生是社团中坚力量,社团活动的参与度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递减趋势的现象。从大一刚进校时的对各种事物充满新鲜感,到大二的热情逐渐减退,再到大三的激情消失殆尽,最后到大四为工作、考研、公务员考试等事情忙碌而无暇顾及社团活动,高年级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参与度极低。

四、加强大学社团活动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以上通过调查探寻到的当前社团存在的问题,围绕着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发展、学生本身在社团发展和所获等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咨询相关专业老师得出如下具体措施:

1.完善社团制度建设,规范社团内外部管理

为了保证社团运作井然有序,必须完善社团联合会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会和其他社团管理机构的关系,保证社团工作的决策科学运行有序;积极搭建工作平台,加强交流互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竞争合作环境;科学制定《社团联合会管理条理》、《明星社团评比条例》等规定制度,举行社团星级评比活动,提升了各个社团的能动性和营造了各个社团的良性竞争氛围;提高对社团负责人选择的标准和要求,制定严格的社团负责人考核标准并对其定期进行考核,低于考核标准则实行罢免政策。

2.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学生社团发展

科学指导社团发展,始终保持学生社团的先进性与旺盛的生命力。要大力扶持贴近学校性质类社团,以此类社团为龙头,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正确引导志愿服务类社团,培育警校生“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核心价值观;积极鼓励体育健身类社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到文武并蓄。

3.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能够吸引高年级参加的活动

社团负责人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更多适合高年级同学参与的社团活动,提高高年级同学参与活动的热情。如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的人文艺苑社团,每年就会举行“公考人风采”大赛活动。而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活动的开展模式和设计思路,开展“考研人风采”大赛,“创业者风采”大赛等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比赛。这类活动的开展,既能丰富高年级同学的课余生活,又缓解了他们因面临毕业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压力。

参考文献:

[1]薛璐.中学生社团活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素质作用的影响与研究——基于对青岛市部分学校的调查.青年教育.2013

[2]朱郑汇.学校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13

[3]吕春风、应飚.扶持、引导、管理——浙江大学社团培育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4(12)

猜你喜欢
警校社团活动意见
阿富汗:警校生毕业
评“小创”,送好礼
评“小创”,送好礼
初衷
初衷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