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背景下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探讨

2016-10-21 23:05幸燕琼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效管理北部湾产业集群

幸燕琼

【摘要】本文研究了产业集群背景下现代物流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北部湾物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以及相关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问题,比照海内外高级物流人才管理的理念,来探求产业集群背景下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并构建其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唯有实现产业集群框架内更优秀的人才培养及管理模式,方能带动北部湾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整个北部湾物流产业体系在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北部湾;产业集群;人才培养;高效管理

一、引言

物流产业集群指的是以物流企业为主导力量,集聚在相同区域范围内为其它行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所有企业、机构群体的集合。物流行业的产业集群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也可看作是物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有过战略性思考的学者及同行业友人们,对北部湾这个地名一定不会陌生,更有甚者,谈及产业集群背景下的物流行业,言必称“北部湾”。北部湾(Beibu Gulf,旧称东京湾),位于中国南海的西北部,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

二、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在此略作剖析。

首先,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需求。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的物流业是由仓储行业转型发展所致,故而对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较低,有些物流企业甚至只关注从业人员的体魄健康,是否愿意加班,从根本上缺乏现代公司管理机制对员工的约束理念。然随着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物流产业为核心力量的产业链环节逐渐丰益,加之第三方物流迅速崛起,第四方物流亦呈方兴未艾之势,凡此种种,无不对传统的物流行业机制带来冲击,触发了全行业内管理层人员的深度思考---人才选拔,管理机制的变革在此环境下显得迫在眉睫!产业集群背景下的物流行业急需一支受过专业岗前培训,由以体能为工作导向转向以专业技能为工作导向的生力军。

其次,物流业高素质人才的供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当今国内许多高校,其中包括不少国家211工程的院校,纷纷在本科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旨在吸纳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储备人才。遗憾的是,很多大学所在的大中型城市,因为各种原因,就业形势吃紧,人才招聘市场运作机制混乱,致使许多资质不错,又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物流预备人才在求职时未能得到正确的就业指导,也无从向对路子的岗位推荐自己,造成了企业找不到人才,人才找不到企业的两难局面。因此笔者认为一个更深入,更体系化的人才招聘机制至关重要,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才能开展后续的人才培养工作。这个招聘机制包括合法劳务合同的拟定,岗前带薪培训,完善岗位权责制度等。

最后,笔者认为,鉴于北部湾有着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战略位置,那么培养物流人才的机构不妨就设在当地,最好能由当地政府扶持,配合相应宣传,在广西境内临近北部湾地区自行开设储备新型区域性物流人才的高职高专。参考西方发达国家蓝领工人的收入水准,就不难得知,这一举措不仅对物流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大有裨益,同时也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就业新方向带来福音。

三、产业集群背景下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

放眼当下,北部湾地区正遭遇产业集群发展的转型期,换言之,物流业正在登上整个区域经济产业集群中的主导地位。反过来,产业集群也带动了北部湾地区物流产业的调整,使得物流产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1)汇集三方力量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产业集群背景下需要培养的,乃是应用型物流人才。将高等院校、物流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地方政府等结合在一起进行人才培养,各方力量互补,不仅可以使储备人才得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还可邀请行业内的资深人员开设讲座,现场答疑,从而能够尽快步入实操,节省教育培训成本。·

(2)重视英语的培训 和国际化物流体制接轨

北部湾的战略地位可谓有目共睹,在不久的将来,北部湾将不仅仅是中国的北部湾,物流产业集群下的北部湾,而理应是世界的北部湾。那么对于这个发展背景下的物流人才,则有必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跟上国际化物流管理的标准,在全行业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讲习,英语的培训工作也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口语培训和国际物流行业专用工作术语的培训。

(3)构建适应产业集聚背景下物流人才需求的测评机制

物流人才測评体系是物流企业人才培养的指向标。现代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的物流人才,因此需要注重物流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要以这两种能力为依据构

物流人才测评体系。另外,产业集聚背景下,北部湾地区物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对物流人才的需也不同,因此,物流人才测评体系构建过程中还需要针对不的人才分别进行规定。本文参照北部湾地区物流人才的培状况,借助相关理沦研究成果,主要选择物流人才的理论知、实践能力以及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测评物流企业人才的综合能力。

(4)为预备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北部湾地区开设物流相关专业院校,不妨借助一些物流实践教学设施去提升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通过构建一批实操基地,包括校内物流供货与采购基地、物流销售策划、物流与货运代理实践基地、北部湾港口物流集装箱配送管理实践基地、物联网信息技术实践基地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物流理论在最短的周期内应用到模拟实践中。此外,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校企合作化发展,将学生派送到物流企业中去实践与学习,使学生的物流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得到提升。还可以通过物流沙盘模拟实验室等实训平台,使学生在模拟仿真操作进程中,提升知识面和技能。

四、人才培养的后续工作展望

北部湾产业集群成熟于2006年前后,该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在总体上呈现出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空间式集群规模日益壮大,然其中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产业集群机构不合理,其间内部的无序竞争倾轧,港口功能定位尚不明确,区域管理权责不明晰,产业层次有待发展,高科技产业力量薄弱,工业结构性问题突出等。简言之,整个北部湾产业集群结构略显虚化,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笔者希望看到这些大环境下的问题逐步通过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完善和解决,从而为人才培养提供稳定坚实的先决条件。

结束语

本文对产业集群背景下物流企业人才需求与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北部湾的战略地位以及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探讨北部湾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深人分析了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产业集群背景下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的新方法若干,为北部湾地区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贡献个人的一点浅见,诚恳希望与各位前辈同仁共襄北部湾物流繁荣前景之盛举。

参考资料:

[1]唐国丽.产业集群背景下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物流技术,2014,23:20-21+27.

[2]周鹏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港产业整合研究[D].广西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效管理北部湾产业集群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我国LNG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关于“鲶鱼效应”在学生小组学习中的运用与反思
近观北部湾“南北钦防”的圆桌式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