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发展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21 23:34许燕芬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教育模式

许燕芬

【摘要】个性化教育方式是教育进行的高级阶段,是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主要基于在个性化教育的基础之上。实现个性和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是以个性化,特色化为教育基本,以实现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各类课程结合为教育基础,以科学的教育模式为基本条件,以合理化的考评体系为检查手段,以具有个性化教育能力的教师为教育资源,以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为背景进行个性化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模式;中职教学;教育模式

前言:国内传统的教学多是以社会需求被教育根本,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性的发展,牵制了全方面社会人才的发展速度。现代化社会的形式需要不同特色的人才,如何在教学中形成个性化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学理念进行以人为本的方向调整。如何以人为本的进行特色化的教育,探索更适合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中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潜能,是现代中职学校需要重视的研究方向。全文对个性化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对个性化发展模式在中职教学应用的研究意义进行了解释,同时对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中职教学模式组建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涵

(一)个性化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定义

个性化教育的核心是个性的问题,对于人类个性的概述是:个性是人心理上一种倾向性特征的综合。在人的个性发展中,学生所处在的阶段是个性具有明显的特征,也就是差异性与可塑性的出现,这个阶段出现的个性差异往往形成了一个人对未来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化教育就是基于学生这个时期的个性进行的个性化的、使其拥有发挥创造空间的培养教育,为使其能够在潜能、智力、体能等方面都能够按照自身特性进行发展。个性化教育属于教育进行的高级阶段,逐渐发展为现代社会各国教育的主流方向,同时也必将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目标[1]。

(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定义

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基于个性化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个性化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现代教育事业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个性化的特点,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给足学生个性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教育方向。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通过不同模块相组合的方式,设计个性化培养的课程安排体系,使学生能有充足的按照自身特点及兴趣进行选择的空间。

二、个性化发展在中职教学应用研究的意义

(一)促进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中讲到,“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最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个性化的发展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道路。中职教育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一人为本的原则,中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向个性化、全面化方向发展。基于个性化发展的模式,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要配合不同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生个性形成的各种因素,在激发学生各项潜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二)提升中职教学质量

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学校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与灵活性。在进行课程安排与实施过程中未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导进行教学的特色,课程内容缺少实用性,课程材料偏离实际,不符合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以上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现在国内多数中职学校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课程建设的改革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研究多元化的個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与知识面范围,为学生个性化形成提供充足的空间[2]。

(三)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学生的综合实力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止关乎到个人的未来,更关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在教学时期不能限制任何一种特色的学生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应做到引导但不限制,为学生的个性化潜能开发提供足够的空间。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态势,需要学生做到全面性的提升,中职时期的学生是个性发展最明显的时期,极容易在此时期形成控制未来发展方向的个性特征。所以需要教育者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尽可能的使学生在此时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个性化模式在中职教学使用的模式组建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科学发展观的中心,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原则。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育面向学生、一切的教学目的为了学生,充分的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中职学校教育中无论是什么专业,都应该坚持以人为主导因素进行,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兴趣培养方面。

(二)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是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主流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要选择。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课程安排更具科学性与灵活性。引导学生作为教学课程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合理的利用现代教学工具进行课程讲授,例如多媒体教学工具、思维导图教学工具等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授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

(三)制定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体系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的质量,但是评价体系又想像一把“双刃剑”,合理的使用教学评价,可以是教师更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从而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反之不科学的教学评价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挫折感,形成厌烦的心理。所以需要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中充分的考虑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使用先进的教育经验进行评价体系的搭建。

结论:从新时期社会发展中国家与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国内中职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中职学校在未来教育中需要进行调整的地方,例如,改善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中职学生的培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传统课程安排的调整、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要转向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主导进行等等,通过对中职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时期个性化发展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邵亚萍,沈亚强.中职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15,02(07):16-19.

[2]沈建国.中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33):238.

[1]何燕.对中职技能训练中色彩模块化的教学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01(20):110.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教育模式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