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满架”之“借”疑为“厝”之讹字

2016-10-21 01:10何春学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项脊轩归有光借书

何春学

【摘要】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借书满架”的“借”疑为“厝”之讹字。

【关键词】借;厝;讹字

对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借书满架”的“借”的理解,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此处“借”即其本义。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便采用了这种意见;也有人认为“借”与“籍”通,有“狼籍”之意;还有人认为“借书”应为“积书”,属互训法。对于以上几种理解,笔者均不敢苟同。我认为,“借书”之“借”疑为“厝”之讹字。

第一种观点,“书非借不能读也”,“借”应是其本义。我认为,只要注意一下归有光的家世,就不难发现问题,归有光祖母曾说:“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這说明归有光祖上应是显宦,家庭殷实。再加上古代缙绅士大夫都有藏书的习惯,即便到了归有光这个时候家道中落,但藏书应该还有不少。借书很正常,很有可能,但“满架”均借于理不通。

第二种观点,“借”与“籍”通,有“狼籍”之意,即“错乱不整貌”。此种观点于情不合。看看此句语境便可知晓。此处作者叙述了自己修葺阁子,杂植树木,尽享独处项脊轩的静美。应是物事整齐,畅悦心志的情景,怎么偏偏架上书籍“错乱不整”呢?难道不影响心情吗?

第三种观点,“借”与“积”互训,在意义上我是赞同的,此处“借书”实为“积书”,就是把书整齐地“放置”在架上。于情于理均通。但对于是否用“积”字互训,我倒觉得一是古奥难懂未免牵强,二是形意不近,难以信服。

因此笔者认为“借”疑为“厝”之讹字。“厝”作动词有“安置”“措置”之意,《考工记·梓人》中有一句“故书则必如将废厝”。此句中“厝”即为此意,整句意为:“那么书就一定会被闲置”。看来归有光用“厝书”并非无据。那么“厝”怎么成了“借”呢?我认为这是在刊印、传抄中发生了讹变。只要大家稍微注意下,“厂”如果把上面的“一”稍稍变短变斜,就成为“亻”了。这种情况在刊印和传抄中是有可能产生的,而用“厝书”解释,于情于理均通。“借书满架”即“厝书满架”,就是“书架上都放满了书”这个意义。

猜你喜欢
项脊轩归有光借书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借书去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钟繇学书
上海:从书店里借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