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二届美展中文人画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2016-10-21 01:10詹荣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文人画艺术教育

詹荣

【摘要】本论文主要为了让人们清醒的看到文人画有其存在的价值,民族艺术的精神是不能丢弃的,中国应该在艺术教育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随着国家之间交流越来越密切,中国人世世代代赖以安身立命的儒道传统受到了西方新文化的强烈冲击,致使中国文人画越来越不受重视,西方写实的油画却越来越受到人的喜爱。此次的美展上面真正值得人深思的有价值的作品少之又少一是表现国画真正的手法并没有施展到极致,中国民族精神的成分也很少。二是作品画的微妙逼人,栩栩如生,却缺少活力。三就是其中一些写意画远看花的让人称道,但事实没有嚼头。此次的展览无不给我国现当代艺术教育一个警示,让我们紧张起来。至此不得不反思中国的艺术教育。

【关键词】文人画 民族精神 艺术教育

在看十二届美展时不难发现,在列出的中国画中精致的作品很多,但是打动人的却少之又少。虽然在这次美展中可以看出,整个美展中不论是创作技法还是用笔的成熟度都是相比之前有所提高,入选的每一件都值得仔细考量。但是细细品味,却道不出好在哪里。但是中国画最可贵的地方莫过于折射人的思想感情,让人在看后会有所触动。而不管是在作品的构图技巧上还是因为作品实实在在触动人的思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的内心有所感动。在艺术家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和感受到艺术家自己的心理活动,从他的作品中了解他所要表达的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从这次美展上来看,大多的艺术家只是关注了社会发展,却并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关注到生活最底层,透过小细节来剖析现在的社会现实,从而折射现在的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情况。在国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它的笔墨了,它是表现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载体。但从这次的十二届美展来看,并没有看出笔墨相比之前好了,而是变得更差更少了。国画弱化笔墨,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并不是学国画的一定得达到像齐白石,徐悲鸿那样的境界,但是最起码要吸收中国画的精髓,不能丢掉中国画的气节,学习优秀画家的优点,学习他们的道路以及精神。在思考文人画是最重要的就是品读作品内在的东西,以至于到达作者内心的东西,从而更作者达成共鸣,产生交流,站在作者的历史背景中,作者的心理上,而不是表面肤浅的东西。

当现代高校在国画教育中,学生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基本功弱,对中国画真正的精神认识不够,对民族文化缺乏自信心。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多样的,有学生自己的原因,有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历来的教育体制。一直以来,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教育体制就是应试教育为主,使得学生不在以求知,弘扬中国伟大精神为主,而是为了考学为了眼前利益。高考的美术考试始终以素描为主,学生在考前集中时间练习西方的绘画,大多数被招进大学国画的考生本身是没有国画基础的。但是西方画和中国画的差距其实是很大的,表面看它们的工具,用色,构图,追求效果不一样,最主要的它们在精神上是大大不同的,西方画主要塑形,只要型表现的好就可以说是一副不错的作品,但是中国画缺少追求的意境,如果简单的为了追求当前利益,内心浮躁,是怎么也不可能创造出好的作品的。

在2009年十一届美展中入选的中国画有500多幅,参展的作品画幅巨大很具有视觉冲击力,但是其中写意只有四五张,在画中过分注重技法,而忽略掉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完全脱离了中国画强调的“写”的要求。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很大的,在当代画家中,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中国画的最重要的东西,一味的强调创新,注重吸引人的眼球。

在艺术生的培养上,之前的教育制度是首先要改变的,如果继续接着以前的教育制度,不管报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考试科目都是素描和色彩,这样不仅会让中国画水平越来越弱,而且还会让许多真正热爱国画但是素描油画基础却不好的人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有可能错失本来可以在中国花坛大放光彩的奇才。所以在考试时应选择学生要报考的专业来确定他所要考试的专业,油画就是素面色彩之类的,书法就考毛笔字,国画就考白描写意之类的。这样每个专业就可以选到自己想要的人才了,也不会让他们不停地换专业,有利于他们专精一门。

陈师曾先生还是20世纪以理论形式肯定中文人画的第一人,他就十分强调文人画的教育价值,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生平更是让人佩服。梁启超曾说过,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吾之损失,乃为精神。现在的中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的地位也从之前所谓的不重要变成每个人不得不接触的一门课。最终让素质教育真正普及开来,健康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关涉我们每个人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人才的发展结构发展规模,还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体制,以及生态文明,所以它的生长必须适应现当代社会的状况和现实。先当下,艺术教育发展的越来越好,地位越来越高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所以说,要发展好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占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艺术教育办不好,素质教育就办不好。不管是艺术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能学会别的做人的道理和积极面对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勇气。让生活中永远有阳光。我想,具有"艺术的心"(宗白华语)的人,首先能够赋予客观事物以积极的、艳丽的色彩的,是能够用爱心对待别个事物和人的,这是艺术的美化功能的体现。

综上所述,从十二届美展中我们必须得到启示,来反思我们现当代的艺术教育现状。首先艺术教育不是个简单的事,它是由艺术和教育两方面组成的,既不能缺一,也不能把两者割裂来看,无论哪种做法都违背了艺术教育本身的意义。要被培养着在没有束缚的环境下受到艺术的熏陶,从内心改变其性情,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到艺术理论知识,打好艺术基础,真正会看画,会画画,做有意义的自己喜欢的艺术。其次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现在的艺术教育也不能同日而语,要跟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一个时代的教育要适应一个时代的教育,当然艺术教育也是。所以在突出文人画的教育地位时,要注重吸取先辈的经验时也要海纳百川别国有益的经验,在别国的教育制度确实达到想要的结果时也要在改进后引用。不管以后的教育制度随着时代怎样变化,都要貼近时代,做人民大众喜欢的艺术,高雅的艺术,而不是为了商业而艺术。

参考文献:

[1]李运亨 张圣洁《陈师曾画论》

[2]刘中玉《元代文人画学研究》

[3]程明震《文人画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文人画艺术教育
“文人画”里写春秋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研究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