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2016-10-21 01:35何余海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作业

何余海

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过分地依赖教材,只是单纯地以记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为中心来进行布置,完全忽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忽视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这种题海性质的作业只会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久而久之,对数学失去学习的激情,作业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作业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对于作业环节的设计要予以高度重视,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究性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学生课堂所学得到巩固,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充分发挥作业的功用。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浅谈如下几点。

一、作业趣味性 趣味性作业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

二、作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业实用性 实用性作业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着这一目的,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例如,在学习完苏教版第十二册"纳税和利息"这节知识后,我让学习设计一个表格,到当地信用社或邮政银行,把当时的利率表抄下来。设定一个情节,给你们5000元,你们自己决定存多长时间,计算一下,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同学们兴趣盎然,参与热情高涨,很积极的就完成了这项作业。

三、作业探究性 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许多老师困惑“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的深層原因。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效果好。

例如,在教学了“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之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楼房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业五花八门,形状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看着学生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

再如,在学习“折扣”这节内容前,我预留作业,让他们进超市,看看那些东西打折,折扣是多少,打完折后是多少,比原价便宜多少钱。学生很欣然的接受了这项作业,他们自发组成小组,去超市完成作业。到预定的时间,每个人都有好多收获,全班同学不但弄清了折扣的意义,并且会进行相关原价和现价的计算。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自主思考,有的同伴讨论,有的询问调查……我想,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不正是需要这样的效果吗?

四、作业层次性 层次性作业

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一般把作业分成“三星”,“一星”题为每位同学必做题;“二星”题是提高题,班上后10%左右的学生不作要求;“三星”题为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讨论。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每个同学都能从数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让能力突出的同学有“炫耀”的机会。

以上是自己认教以来的一些粗浅认识,很不全面,但我认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能少一分形式,多一点实质,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使其最大发挥作用,促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是我们的追求。

猜你喜欢
轴对称图形作业
《轴对称》巩固练习
快来写作业
“轴对称”复习点睛
分图形
作业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