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柔道技术训练共性问题与发展

2016-10-21 02:31韩维燕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展

韩维燕

【摘要】文章结合目前柔道运动的发展趋势,对当前我国柔道技术训练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积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现代柔道技术训练规律,并积极改革原有的技术训练思想,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才能真正提升柔道技术水平。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对我国柔道技术训练共性问题及发展方向展开进一步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柔道技术训;共性问题;发展

柔道自從1979年被引进我国以来[1],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柔道运动发展的更加成熟,使这项运动的发展更添活力。但是与日本及其他柔道强国相比,我国柔道从总体水平上来看始终存在较大差距,在技术上的差距更加明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少系统研究是关键,缺少有效的系统训练方法及理论指导,因此柔道训练的科学性训练水平并不高。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我国柔道技术训练的共性问题展开分析。

1柔道实战技术训练特点研究

柔道技术是一种非同场竞技直接发生接触的格斗性运动项目,由两名运动员的徒手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己的力量、技术、耐力、速度等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贴身格斗,将对手制服,从而战胜对手的一种项目。所以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体能、智慧综合能力的直接较量。柔道赛场中比较的不仅是选手的力量、耐力呢速度,更是选手的毅力、智慧及完全等心理素质的综合运用。所以,运动员要想在柔道比赛中获得胜利,就必须将比赛过程中所有的因素处理好,在比赛过程中对每个细节进行把握[2],及时发现每个进攻机会,将对手的失误抓住。同时还要对比赛规则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解,由于不同比赛的规则、地点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应该在精神上注意对运动员敢打敢拼、勇敢顽强的比赛作风进行培养。

2有关柔道技术、配套训练的共性问题

2.1躯干肌群综合力量能力问题

在技术与配套训练过程中,可以利用对躯干肌群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以及不同方向,特别是水平扭转方向上的力量训练,来提升运动员在中心保持、身体对抗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2.2脚下灵活性与目的性问题

通过对脚下灵活性以及步伐移动目的性的训练,加强对进攻技术有机连接能力的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固定把位摔法、散手摔法的进攻路线,以提升运动员的进攻有效性,使对手放手的难度得到增加,利用运动战来提升防守能力,使对手进攻的难度得到增加。

2.3耐酸能力与连续比赛能力问题

在连续比赛或者耐高酸条件下,有效使用技术可以提升运动员的比赛能力,这是训练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创造一种耐高酸性训练环境,展开耐高酸训练,或者有针对性的安全一些提升运动员重复训练的活动,对于提升运动员高强度比赛能力非常有利。

2.4运动智能开发问题

运动员的专项智能可以指运动员技战术能力和体能的有机结合提供“平台”,这一“平台”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优秀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的水平。运动智能训练主要包括技战术的意识和感觉,项目特点、训练规律的把握及解读能力,技术的自我判断与分析能力,以及比赛过程中对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的能力等等,这一系列的基础和专项运动思维能力都属于运动智能的范畴。对运动员运动智能进行提升,是当前我国很多运动项目中提升综合竞技水平以及训练水平的共性瓶颈问题。

3有关发展柔道技术及专项素质的建议

3.1积极改革训练结构与方法

首先,应充分重视对训练计划节奏感的加强。为了进一步提升阶段训练的效果,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对训练节奏的把握,通过对课计划、阶段计划的合理安排,减轻运动员在心理上的疲劳感,充分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这对促进运动员生理疲劳的快速恢复非常重要。其次,改革课训练结构。为了提升训练课的质量,应积极改进不合理课程的训练结构,例如缩短准备活动的时间、提高准备活动的强度等,注意训练课的主题一定要突出,充分考虑各训练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转化,课与课之间内容的安排应该对相互之间效果的转化进行充分考虑。第三,在力量训练结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了提升专项力量的训练效果,可以对传统力量训练结构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创新[3],例如可以加强基础力量朝着专项力量的方向改进,减少基础训练的比重,以专项技战术风格为核心对专项力量训练计划进行设计,利用辅助器材设计来强化专项力量训练的质量与效果等等。

3.2提升对抗条件下的技术应用能力

要想对运动员技术能力进行衡量,应该从比赛实际需要开始出发,建立起强对抗条件一级比赛环境下的技术应用能力,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与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这种情况下他要求运动员应具有非常优秀的专项心智能力,具有较强的对抗性技术能力,还要具有非常强大的全面专项体能等等。

3.3积极创新训练方法系统

为了使技术训练效果得到提升,应该对现有的技术训练手段进行积极的改进,使运动员提升对训练技术规律的认知及把握能力,在理论指导下对当前的技术训练方法系统进行创新,不断提升技术训练中的科学技术含量,促进技术诊断与分析能力的提升,最终提升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现代柔道运动逐渐朝着体能训练的方向发展,体能在现代柔道运动发展趋势中尤为突出,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现在柔道技术训练中普遍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共性问题,例如躯干肌群综合力量能力问题、脚下灵活性与目的性问题、耐酸能力与连续比赛能力问题等,这种情况下必须明确柔道技术训练发展的方向和目的,然后与当前国际柔道技术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同时将国际柔道技术和散手摔法有效结合在一起,对散手摔法进行进一步完善,这样我国柔道技术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赞,田麦久. 试论竞技训练中的非同步性特征及其训练学要求[J]. 中国体育科技,2010,(2):51-60.

[2]胡祖荣,王道杰,杨明明. 对我国散打运动员进行“其他搏击项目”训练的初探[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255-258.

[3]禚丽丽. 试析培养少年柔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要途径[J]. 经营管理者,2014,(28):380.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