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对中国动漫产业影响的启示

2016-10-21 02:31梁泽桁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影响研究

梁泽桁

【摘要】日本作为动漫大国向世界上其他国家输出动画、漫画及周边衍生产品。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人,更是对于中国动漫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影响。但同时,日本动漫的成功对于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冲击。对日本动漫对于中国动漫产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本动漫;中国动漫产业;影响研究

一、日本动漫成功对中国动漫及文化产业影响的发现

动画以及漫画在日本获得了极大地成功。伴随着日本动漫在日本国内的成功,其对外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我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且文化上的交集很广,受其影响巨大。随着文化创新的不断推行,我国在原创动漫领域也会获得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日本这样的动漫大国的冲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动画制作方面平均水平较高,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比如脍炙人口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日本也通过向中国学习动画制作来完善自己的动画制作技艺。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日本在動漫制作的平均水平上已经超过了我国。动漫在日本甚至成为了一种经济效益巨大的产业。有目共睹的是,近年来中国动漫作者所创作出的动画以及漫画(低幼向作品除外)中的日本元素众多。由此可见,日本动漫获得的成功对于中国动漫产业具有一定的影响。日本动漫也实现了由向中国学习到对全世界输出这一转变。

二、日本动漫的成功

日本动漫的巨大成功与其高度的产业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极其发达和完善。由于“动漫”范围相当广泛,所以此处只分析漫画业和动画业这两个主要的分支。

1、日本漫画业的成功

以日本的目标读者为青少年男性的漫画杂志为例:2002年日本有这样的的漫画杂志21刊,这21种漫画杂志同为少年漫画且是周刊或半月刊。对于周刊或半月刊漫画杂志来说,刊登作品的话题性以及喜爱的读者多少是重要的数据。在作品连载的过程中,出版社会以排行榜或调查表的形式征求市场对该漫画的反馈,如果长篇漫画继续受到读者欢迎,那么有可能会被改编为动画。但如果读者认为该作品不够引人入胜,那这部作品就面临着停载的风险,即“腰斩”。这一过程,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所创作出的漫画有很大的可读性与可看性。因为漫画杂志大多使用周连载或是半月连载方式,所以为了能吸引读者,画面质量就必须优秀,漫画内容也要有“干货”,且漫画作者还需要懂得如何留下悬念。因为漫画杂志所刊登的漫画是由读者的喜好决定的,所以就很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可以说,日本商业漫画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适应读者的需求。

这些漫画杂志所刊登的漫画一般是从独立漫画家或是动漫工作室创作而来。20世纪60年代以前虽然也存在类似于集英社这样的漫画周刊杂志社,但当时日本的漫画制作几乎都是由漫画家一人完成。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伴随着周刊、半月刊漫画杂志的大量出现,日本漫画的产生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个人创作漫画转变为工作室形式的漫画创作。诸如剧情创作、构图、草稿、描线、上色等原本需要漫画作者独自一人完成的工作分工给漫画家的助手。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在一周或是半个月的时间里创作出足够的漫画内容,保证连载。另一方面,现在日本的独立漫画家这一职业并没有消亡,画短漫画参赛,获奖后收到杂志社邀请合作出版短篇漫画,好评多的话就创作长篇漫画。只是这样集剧情、原画等等工作于一身的创作者越来越少,大部分独立漫画作者最后还是要转型为漫画工作室。漫画工作室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日本的漫画产业逐渐从工匠模式转型为“工匠+工业”模式。工业模式下的创作,作品数量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在日本,各种不同的漫画出版社出版的漫画刊物达到了4000余种之多,发行量约占整个杂志发行量半数。这其中竞争的激烈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可以说,周刊漫画杂志的涌现推动了日本漫画创作模式的转型。而周刊杂志涌现的现象又是由于他们的上行出版社看到了这其中的巨大利润,想要抢占日本漫画市场。从本质上来看,日本漫画产业成功的原因还是在于竞争。

2、日本动画业的成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尚处于成长期的日本动画就找到了规避风险的好办法——改编。日本的独立动画不乏精品,大家熟知的作品诸如新海诚导演的动画作品、宫崎骏导演的动画作品。但纵观整个日本动画产业,不难看出独立动画的数量要低于“漫改”(由漫画改编而来)动画的数量。前文中提到,市场反响好的作品才有机会被改编为动画,这是动画制作者规避风险的很好的一条路。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的手冢治虫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创作了一系列动画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作品莫过于基于他的漫画作品改编的动画“铁臂阿童木”。即便是日本国民级动画“海螺小姐”,也是由原作长谷川町子以4格漫画连载于《朝日新闻》的《海螺小姐》改编而来的。

1974年,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日本的独立动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动画不依托于漫画或是文学作品。其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其中最被我们所熟知的大概就是富野由悠季,他执导的“机动战士高达”、“机动战士高达-夏亚的逆袭”、“Turn A GUNDAM”等动画电影在80、90后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当然,同一时期也有着很优秀的独立动画作品,比如中国人熟知的动画大师宫崎骏。可是,即便独立动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面临的风险也高于“改编”作品。例如2011年,由Production I.G制作,荒木哲郎导演的独立动画“罪恶王冠”播出后誉毁参半,虽然并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该动画的播放量以及周边产品的贩卖情况,但这还是给后来的独立动画制作人敲响了警钟。

21世纪后,一种全新的小说形式“轻小说”开始慢慢被大众所接受。诸如《Gosick》、《魔法禁书目录》等众多轻小说的成功,让一些动画制作者看到了新的制作方向。由于小说不像漫画,在大多数主要情节上都有原作者创作的画面,所以对于轻小说的改编更考验着动画制作者对于描写出的画面的理解与再现。而这也让某部轻小说的粉丝有了可能合自己口味的动画可看。小说原著读者的巨大基数也使得根据其改编的动画风险率大大降低。除了改编漫画与小说,日本动画业也存在着对于游戏的改编。由Game Freak和Creatures株式会社开发,任天堂株式会社制作发行的RPG(Role Playing Game)游戏“口袋妖怪”系列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都获得巨大的成功。该游戏随即被改编为漫画与动画,并且与游戏一样大获成功。游戏改编动画另一个巨大的分支就是文字恋爱冒险类游戏,文字恋爱冒险类游戏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原画以及场景模板,更是有着完整的剧本和感情丰富的配音,所以对于大受欢迎的此类游戏的改编往往会也会很成功。“key社”的动画《air》、《Clannad》等作品就是如此。

一般而言,动画制作公司改编的漫画、轻小说、游戏等等一般都是拥有很大人气的作品。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制作出的动画的收视率以及周边产品的贩卖的可行性。日本动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漫画、游戏、出版等行业的支持。那些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作品才有可能获得被改编的资格。日本的漫画、游戏、出版物等等数量众多,被读者所喜爱的读物等也各不相同,这样,对于动画制作公司而言,如何选择好的作品进行改编与使用怎样的风格,请到怎样的配音演员就显得尤为重要。想在众多的“漫改”作品中脱颖而出,对于动画制作公司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多数动画的制作目的是盈利。那么好的制作方法可谓重中之重。在过去一段时间之内,剧本、日程、分镜、设定、原画和导演由企划公司完成,而制作公司则负责描线、上色、特效、校对、摄影、冲印、编辑和配音等工作。但是也存在同一企业分兼二职的情况。动漫制作实现了动画产品的手工+工业化制作。日本动画的制作方式不完全等同于美国的动画制作模式。目前大部分的日本动画还是由人工手画出来的,使用高技术手段制作的内容远远少于手制部分。时至今日,日本动画业也在悄悄转型。从天津某动漫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得知,日本动画已经开始有一些动画制作公司将原画制作、音乐制作等工作外包给中国等动画劳动力廉价的国家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在不断增加,日本方面只负责创意、导演等工作。而这也说明了我国的动画缺乏的是新鲜的创意和优秀的动画导演人才。

三、日本动漫的成功给中国动漫产业影响的思考

归根结底,动漫产业还是依靠创意的。需要大量的创作型人才。日本的动漫产业的成功源自于各种优秀创意的激烈竞争。在竞争中获胜的作品往往创意新颖,受人喜爱。对于日本动画业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日本动画的成功源自日本发达的漫画、游戏、出版等产业的依托以及独立动画制作者新颖的创意和精良的制作。竞争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适应读者、观众以及玩家心理的作品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动漫业已经实现了产销分离。曾经,日本动漫的盈利模式集中在播放以及出版,其经济效益有限。现在,日本动漫行业不只把精力局限于播放与出版,而是主要关注原始作品的筛选和获得市场认可作品的周边衍生产品的推广销售。比如对于漫画、小说或是独立动画的剧情,作画的筛选以及CD、手办等产品的销售。日本的动漫产业为日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日本的思维模式与日本文化推向了世界。这是所有文化产品的特性。

日本动漫的成功转型给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也让中国的动漫工作者有了学习的方向。近年来,中国动漫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日本动漫的影子。中国的动漫尚处于向日本学习的阶段,中国动漫自己的风格尚未建立起来。如今日本一些动漫公司将工作外包给中国的动漫工作室,也说明了我国在动漫制作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我国所缺乏的是动漫作品的趣味性和原创性。而要想提高我国动漫的原创性和作品的趣味性,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完善:一、建立和完善动漫以及影视产品的分级制度,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分级制度。建立健全分级制度,既可保障动漫市场的年龄层划分明确,不至于在某一年龄段上出现作品空缺,又可防止低年龄层过早接触成年内容。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开放和完善动漫文化产业自由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竞争,选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动漫作品。三、鼓励支持创作型人才,提升动漫产品的平均水平。

四、结语

动漫产业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能将本国的文化推向世界。近年来随着网络的爆炸式普及,文化产品的传播速度也呈指数倍增长。动漫作为当代年轻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在普及中国文化和中国式价值观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动漫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美日韩等动漫大国的冲击。这是中国原创动漫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学习借鉴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中国与日本在文化上有这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深入研究日本动漫成功的原因,必将有效推动我国动漫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常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博.《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J].日本学论坛,2008(3)

[3]孙旸 .《日本动漫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楼文高、孟祥辉、姜丽.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出版与印刷,2008(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4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日本动漫的成功对中国动漫产业及文化产业影响的研究”(項目编号:14C22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影响研究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影响研究
适龄人口变化对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投资者情绪短期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论个案串联教学法在影响研究教学中的活用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体育电视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农村发展中农村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