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传承川端康成作品的中的表现

2016-10-21 03:03亓琳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川端康成作品继承

亓琳

【摘要】在日本的文学界,有不少的文学作家都作出了十分不错的成绩。在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中,其作品中带有浓郁的日本文化特色。这种传统的文化即成包含了四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对“物哀”的继承,二是对日本文化中“风雅”的继承,此外还有对日本禅宗文化的继承,以及对自然美的继承等。这种独有的对日本文化的继承特色,造就了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以独有的特色。

【关键词】川端康成;作品;日本传统文化;继承

1、引言

日本的文化发展进程中,其有着自身特殊的文化发展特色。首先是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日本文化的这种包容性,塑造了日本统一的文化发展特色。也正是由于这种独有的包容性,才造成了大河民族在文化发展进程中既包容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独有特色的文化艺术特点。而这种文化特色又往往直接在其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得以有效的彰显和体现。所以本文在探讨的过程中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在日本的文学创作过程中,文学创作者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日本的众多文学作家中,川端康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其许多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其带有浓郁的日本当地文化韵味。通过对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阅读,本质上也是对日本文化的一种认知历程。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选择了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为例,就他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浓郁的日本文化意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2.对“物哀”文化的继承

在日本的文学作品创作中,“物哀”思想基本上已经成为日本文学创作的代名词。日本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古事记》中,就带有这种十分浓郁的“物哀‘情调。这是许多日本文学作品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常呈现的一种文化思想内容。在日本的文学界中,其对”物哀“思想的理解更为全面和广泛,其并非仅仅指的是一种简单的悲伤情愫,同时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悲惨、凄凉的意境,同时也有哀怜与感动的情绪在里面。所以在日本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对“物哀”思想的这种深刻的追逐已经成为其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元素。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知名的文学作家之一,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也将这种“物哀”文化融入到其自身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其这种“物哀”思想的源头,是源于对《源氏物语》的理解和参悟。如同其自身曾说过的,“《源氏物语》是深深地渗透到我的内心底的。”因此在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其往往都是将日本文化中的这种“物哀”美看作是日本文化美的一种源头。所以在自身的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川端康成将一种最真挚、最朴实的感情融入到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同时用一种怜爱和哀赏的情愫去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这种表现其实也是源于作家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延承,以及其自身对生活的审美感知。所以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无论是《千纸鹤》,还是《雪国》,亦或者是《舞姬》等等,这些作品中都有着其对“物哀”思想的把握和表现。

在川端康成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贯穿着这种哀伤。这也是其文学作品创作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川端康成并没有过多的进行人物的描述,而是通过人物的真实经历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其所塑造的形象,又往往多数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的。所以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创作中,是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其作品中浓郁的“物哀”情愫也是其对真实生活的感悟。

3.浓郁的“风雅”文化体现

在日本的文化发展历程中,“风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乃至当前,往往一提到日本文化,我们也常常会想到日本文化中的这种“风雅”特色。生长在日本的川端康成,自然也是深受日本“风雅”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其许多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都离不开对“风雅”文化的描绘。在日本,所谓的“风雅”指的是一种文化的代名词,其中包含了男性的风流,好色,同时也包含了其追逐美的思想情调。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川端康成将这种文化的韵味融入到作品创作中,同時也有效的实现了对审美的感悟和体验,将其个人对“风雅”文化的理解融化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历程中。作为男性来说,川端康成对男性骨子里的情感把握十分到位,同时也能够十分精准的将其对女性的喜好和感悟通过笔触描写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其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风雅”文化往往贯穿于其作品创作的始终,成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和代名词。这种“风雅”文化的体现事实上也是源于日本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宽容,对性文化的欣赏与宽容。所以从日本的文化传统来说,其所谓的“风雅”文化不同于一般的色情文化,其是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于其中的一种思想体现。同时也是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物哀”思想保持一致的。在日本的“风雅”文化中,这种情色的体现源于对女性美的感悟和追逐,同时也是日本传统审美文化意识的展现。

应该说,在川端康成的许多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其对“风雅”的理解是源于日本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渲染。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川端康成也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文学的创作中。在其文学作品《千纸鹤》的构思过程中,就有这种“风雅”文化的体现。当然,在其许多文学作品中,其对“风雅”的理解并非是简单的停留在风流、好色层面,而是通过这样一种文化的渗透来展现一种社会现实,对当前社会的现状予以揭示。所以在川端康成的小学作品中,其对“风雅”文化的描绘是源于对文化思想的一种深入探究。在《千纸鹤》中,菊治就是一个风流、好色的男人。在进行这个人物的塑造中,通过太田夫人、文子、近子与其的关系来塑造了这样一个好色、风流的男人形象。在进行这部作品塑造的过程中,川端康成几乎是将人与性的理解融入到文学世界中。在他到笔下,“风雅”成为一种美的体现。而能够体现这种“风雅”之美的,毫无疑问是有着美好的体态和相貌的女性,这也促使女性成为川端康成小说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描述对象。

川端康成自幼流连于日本传统的古典文学中间,因此这种对女性的审美传统是深藏于其骨血之内的。在川端康成看来,女性,尤其是少女,处女,其代表的是一种神圣之美,一种纯真之美。在川端康成的作品创作过程中,其将少女比喻作拥有传真的声音、纯真的形体以及纯真的精神等。因此在其作品中也有着对这种女性纯真之美的向往。虽然在其作品中也有着对性的描述,但是其更多的强调对女性美的抒写。其作品中有着深入的对女性身心之美的感悟,有着自由穿梭于女性身心间的洒脱。这也是川端康成作品中对“风雅”的最真实感悟。

事实上,不仅仅是川端康成。在日本许多文学创作者的文字中,都有对“风雅”文化的体现。这是一种社会的现实,也是日本文化的一种写照。因此作为川端康成来说,其在进行小说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只是将这样的一种文化以更为贴近真实的视角进行了描述。通过其作品,也能够让更多人深入体会到这种文化背后深层的社会内涵。所以川端康成的小说作品在进行“风雅”文化的延承上是为更多的日本现状的揭示做一个铺垫。

4.对禅宗文化的延承

在川端康成的文化作品中,还有一部分是源于对禅宗文化的传承。川端康成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渗透着浓郁的禅宗文化思想,在其作品中,始终存在一种“生灭生”公式为中心的无常思想影响。同时在进行川端康成作品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在美学的意识上更多的重视对无常感和虚无理念的融入。这种思想在川端康成早起的作品中就有展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始终洋溢着一种虚无、超脱的心灵境界。这也是近年来日本文学中的主流趋势。

川端康成本人与佛学文化、禅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许多作品中都有着这种对禅宗幽玄文化的呈现。通过这种幽玄文化的呈现,也赋予了其文学作品创作以更多美的体悟。在其作品《雪国》中就曾有过这种文化的呈现。其作品中叶子虚幻之美就是这种文化的最好呈现。川端康成认为,通过这种幽玄文化的呈现,赋予了文学作品创作以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带给了其文学作品创作以特殊的情调美感。所以在其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中,都將幽玄文化融入其中,并成为贯穿作品创作的重要线索。

在作品《千只鹤》中也有这种浓郁虚无思想的主导。在进行美的塑造上,川端康成打造了雪子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从人物的名字,到人物的行为再到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呈现出一种空幻飘零的美感。在进行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川端康成有意的将其塑造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从其超脱和空灵营造出一种虚无空幻的独有个性特征。而这些都是源于其骨子里对佛学思想的理解和体会。在川端康成一生的文学作品创作中,这种对禅宗思想始终如一的追逐也成为近代日本文学创作的一种趋势代表。所以通过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创作,在进行其作品阅读和感悟的过程中也是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一种体感。其将禅宗思想融入文学作品创作,赋予了文学以飘零和多样的思想韵味。

5.对自然美文化的延承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点文化传承之外,在川端康成文学作品创作中,还有一种对自然美始终如一的追逐存在。川端康成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并非将环境当作一种衬托,甚至有时候其将环境也当作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内容来进行打造。这些也是源于其自身对周边环境的感悟和理解。其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将环境与作品本身融为一体。甚至有许多时候,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不同心境、结合对事务的独特感悟和理念来进行作品的打造。其认为自然美是日本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其在作品的塑造中也将这种传统的美感融入其中。

川端康成所生活的日本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有着十分美丽的自然风光。川端康成本身对细节的感悟十分到位,所以其在作品的创作中,也将这种细致呈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中,往往更多的将人情与自然相结合进行作品的创作。这一点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又是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自然是一种生命的载体,而人自然也成为是自然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川端康成将对自然美的这种体悟,融入到作品创作中。其认为美是一切的根源。而其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自然美思想,也构筑了其文学作品创作的底蕴。通过对川端康成的作品解读,可以发现其作品中深藏的对自然之美的崇尚和追逐。在作品《千纸鹤》中,其就将自然环境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通过自身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营造出独具韵味的小说背景环境。同时在作品《雪国》中,其对自然之美的描述更为到位。所以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其是用心在进行大自然的描述,用心感悟自然。而在对自然之美感悟的过程中,其同时将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都融入到自然之中。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创作呈现“物皆着我之色彩”。所以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其将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呈现出独有的文学发展意境。

即便是在后期的作品创作中,整体的创作风格有所改善。但是其对自然之美的这种追逐,始终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其对自然之灵与人灵融合的这种美学追逐,始终是其文学作品创作的核心灵魂体现。

总结

文学创作是一种历程,更是一种感悟和一种体验。作为日本文学史上的巨擘,川端康成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往往是将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进行作品本身的打造。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洋溢着浓郁的日本文化特色,其将日本的传统文化融入文学,丰富了日本文学作品的风格,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有的文学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叶渭渠著,《川端康成传》,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2]川端康成著,叶渭渠,唐月梅译:《雪国》,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

[3]谢志守著,《20世纪日本文学史--以小说为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4]张石著,《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1页 。

猜你喜欢
川端康成作品继承
赢在账单里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评析张学英诉蒋伦芳遗产继承案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